张秀权
【摘要】本文是本人在乡村工作20多年来目睹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个人教育工作的亲身体会,感觉现在的乡村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师也越来越难当。本文从经济发展层面、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层面、家庭层面以及教育制度的层面来分析边远山区教育发展带之伤痛。
【关键词】山区教育 发展之痛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本人1993年工作以来,教过小学、初中,亲身经历了本地区20多年的教育发展,
20多年前,本人师范毕业就到我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边远山村小任教,那时三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不通,各种信息闭塞,地方相当落后。大部分都是以重体力活为主,因此去的大部分是青壮年。留在家照顾孩子的是妇女和老人,这时地方虽然落后,父母文化素质虽然低,但管教孩子很严,社会比较尊师重教。这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孩子们是需要交课本费、杂费的,所以很多孩子还是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成绩不及格,不能升级,所以当时学生很努力学习,一般考试下来80%能过关,过不了关的也在50多分左右,至于20-30分的情况偶尔有个别智力问题的学生。那时教师工资低只有100多元,虽然很苦,但工作还是很愉快的,特别是看着那些努力学习的孩子的成长进步,感到自身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地区2003年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时不论成绩好坏一批批从一年级升至九年级,还大量去追回那些多年辍学流浪在外的学生到学校来进行补偿教育,那些辍学在外不计他们的学识程度,只按年龄就读那一级。那时学生人数大增,水平参差不齐,校园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这时学校原有的各种管理制度受到冲击,控学保学,入学率成为第一要务,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制度的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孩子们渐渐地尚失了竟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一代的孩子是属于少子现象严重,从小逆来顺受,养尊处优,吃不了半点苦受不了半点委屈。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没有文化的农民工虽然辛苦一点但收入不比我们教师差,加上大扩招后,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有的地方就开始出现读书无用论,有知识没知识收入一个样的误区。各种信息进一步畅通,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法规一知半解,只知道受教育是权利,不知道自己及家庭的义务。一但学生与教师有一点矛盾摩擦,领导为了不让事态发展,往往都要学校和老师先作让步,来息事宁人。加上某些媒体为吸引众人的眼球,对校园问题夸大了负面影响。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尊师重教”只成为一种口号和向往。教师社会地位大大下降。各种教育制度、法规,对教师的义务都是明确的,对教师的权利都是含糊的,对学生的权利都是明确的,对学生的义务都是含糊的。学校尚失了批评惩戒教育的功能,学生我行我素。因此现在社会上出现学生弑师、伤师案也不少,学生当堂辱骂老师已成为正常。
我国国力快速提升,现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边远山区中小教师工作与各行各业一样也在加大力度。校园的建设投入相比十年前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提出区域城乡义务均衡发展以来,县城有的,乡村学校也基本上有,乡村学生更有实惠,中午有营养餐,晚餐有寄宿生生活补助,学校全用办公经费提供桶装饮用水。这是人民之幸,学子之幸。
教师的待遇相对二十年前提高了很多,但工作压力也增大不少。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安全大包大揽,除了正常教学,还要处理留守儿童工作,起初留守儿童对象仅限于孤儿、或家里无监护人的孩子,后来上级要求扩展到跟爷爷奶奶看管的,外公外婆看管的,只要不是亲身父母看管都通计入留守儿童行列,一下子学校有近半人是留守儿童,一个季度要谈几次心、一个学期要家访几次,等等,还有精准扶贫户的学生,因本地区是深度贫困地區,以前当地领导为让百姓多一些面享受国家政策,所以列入扶贫对象的户数很多,逐年有部分脱贫,但政策不脱勾,老师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包保,全校600多名学生,就有200多名是扶贫户家庭,对这部分学生要谈心、家访等等,留守儿童和扶贫学生需要各种资料,有记录、有心得、有图片,有时一个人在与学生谈心、家访,还要找一个“摄影师”在旁边照相。这些工作很繁杂很心累。但最让老师头痛和无奈的是惩戒教育的缺失,现在留守儿童和扶贫家庭子女享受了国家给的各种优惠政策,因家庭意识、素质低,愚昧让他们变得高高在上,我行我素。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爱的蜜罐中成长的,又脆弱,又无责任担当。批评不得,更谈不上体罚、打骂了。各种制度如金箍一般,紧紧地扣在教师头上。这样普及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低。
国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三番五次提到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尊严。这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对教育大业的高度重视。对于提高教师待遇来提高教师地位,这只是生活体面一点,能让人羡慕一点而已。教师还是跪着教书,尊严是没办法得到提高的。我想当下还是把教育的权力还原于学校,还原于教师。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得组织各种升学考试,全免度入学,不准成绩排名,开设重点班,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我国教育法规凝聚了很多专家的智慧,但有些方面我有个人的看法。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以及成绩排名影响自尊这两方面的规定负面影响很大。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很笼统,没有细化,导致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这方面上面我己比较详细说明了。现在重点说说成绩排名和重点班一事,我个人认为,孩子自尊大自然很重要,但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尊是靠努力得来的,不是别人给予的,如果考了30分和80分都一样,不对比,不找差距,怎能激发孩子们努力拼搏,怎能培养孩子的锐意进取精神。今天我们的孩子是否缺少了应有的磨练,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将来孩子一但走入社会,各种挫折随时袭来,那时谁来承担责任,谁来替他们遮风挡雨?没有担当、没有意志、没有一点抗挫折的能力,将来怎能肩负建设伟大祖国,振兴民族的重任呢?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并不缺乏对教师管理的制度,而恰恰缺少的就是对学生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国家尽快完善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制度,有意识的让学生磨练一下意志,将来中华民族意志才能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