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丽
【摘要】洛阳镇家电产业集群以家用电器及家电用微电机为主,拥有一大批优质企业,主要发展制冷、洗衣机、家电用微电机三大系列。为能更好地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要强化行政推动,加大有效投入,完善平台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人才培育,强化智力储备,强化宏观指导,做好发展保障。
【关键词】电机电器 产业集群 三大系列 政策扶持 名牌战略 智力储备
洛阳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为重点,以新产品为牵引,大力实方岔“创新、整合、品牌、环境”四大战略,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微电机、家电产业成为洛阳镇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产业。
一、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现状
洛阳镇家电产业集群以家用电器及家电用微电机為主,以五金配件、模具及塑料制品、家用电器接插件系列、电视彩屏、外壳为辅,全镇有电机、电器企业2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微电机、家电产业集群内制造企业30余家,其中18家企业销售额超亿元,2家上市公司,外商独资企业3家,南方通信、倍科电器实现销售10亿元,预计到2018年底,规上电机电器企业产值达80亿,同比增15%;累计投入科研经费占总销售额的3-4。
二、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目前生产领域
洛阳镇微电机、家电行业发展重点: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动态,巩固提升主导产品,培育发展优势产品,积极开发新兴产品,做强做大产业配套优势,全面提高行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三大系列”发展。
(一)制冷系列
重点发展智能变频分体机、静音窗式空调、单元式空调一体机、嵌入式空调以及小型中央空调。以新科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和管理方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强化技术支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二)洗衣机系列
以倍科电器、常嘉电器为重点,今年形成60万台高端滚筒洗衣机的生产能力,产值达15亿元,力争成为继西门子、伊莱克斯之后中国市场高端品牌。
(三)家电用微电机系列
以永安电机、亚通杰威电机、华阳电器、欧凯电器为重点,产品由家电用微电机逐步向办公设备电机制造、汽车用电机制造等领域延伸,横向拉长产业链。通过进入上下游原材料及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或与下游客户合作研发、生产,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
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材料、人工价格上涨,利润空间下降。电机的原辅材料是硅钢片、钢材、铜、绝缘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且工人工资提高,然而成品价格上涨缓慢,利润空间下降。
(2)汇率波动,国际竞争优势减弱。人民币汇率升降波动较大,出口产品价格成本难以控制。
(3)人才制约。作为乡镇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环境,个人的发展前途等等问题造成高技术人才、中高层管理人员、国际贸易人才引进较难,来了也留不久。
四、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发展手段探讨
家电、电机行业作为洛阳镇的支柱产业,为了能更显著地体现其对洛阳经济的支撑作用,要做到:
(1)强化行政推动,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对微电机、家电产业的运行监控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亮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产业平稳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扶持。
(2)加大有效投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投入质量和投入强度,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从而带动更多的行业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协作,积极做好配套跟进工作,密切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形成“顶天立地”型企业与一大批“铺天盖地”型企业协作共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继续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三年行动,鼓励企业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典型的智能车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完善平台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微电机、家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与国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型单位的合作力度,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加大各级、各类两化融合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工作。鼓励集群内企业申报全国、省、市著名、驰名商标。利用洛凯、华阳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的效应,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知名品牌企业的生产分工和协作体系,发挥品牌效应,做大名牌产品规模。通过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互动促进,全力提升洛阳镇微电机、家电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
(4)加强人才培育,强化智力储备。根据洛阳镇微电机、家电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编制人才引进目录,以优惠政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吸纳企业发展急缺的人才。强化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鼓励人才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工作和创业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择优、激励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海归创业”计划的品牌效应,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5)强化宏观指导,做好发展保障。一要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和传递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宏观指导。二要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制造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三要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发展专业担保机构。四要加快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培育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