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勤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于教育这个问题从来都是非常重视,加强整改,迎合新模式。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教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高校现代化进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就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 信息化建设现状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进入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阶段,不管是整体经济还是各行业发展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进。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中,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趋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模式,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高效运行效率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一)部分高校的信息化观念依然薄弱
首先,部分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其次,部门间的信息化意识和资金投入差异较大,造成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再次,信息化建设理念、思路跟不上需求,没能站在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化。最后,人财物配备有所欠缺,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不顺畅。
(二)资源之间条块分割,形成信息孤岛
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论证和规划,各二级单位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扩展到学校之间也是如此宏观上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高校各自为政,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缺乏协调与合作,缺乏有效共享,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三)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其信息化建设人员基本上都是有高校的授课教师来担任,致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就严重的滞后性,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能力十分有限,信息化效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甚至停留在简单的报表处理或文字操作上,高校教学管理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来完成。并且许多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应用信息化系统时只应用涉及的功能,而对信息系统的其他功能缺乏尝试或扩展,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二、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信息化支持和服务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以前瞻性为原则,全面梳理管理职责与服务业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需求,以管理和服务效能性、信息化发展的健康可持续性为准绳,制订统一的发展规划。同时,高校要建设校级集成平台、共享数据平台,融合软件、硬件、管理与服务,面向用户提供方便易用、统一高效的集成化服务,实现数据智慧化,为高校现代化建设、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全面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高校还要探讨采用“管理、建设、应用”相辅相成的信息化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组建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或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建章立制,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持续挖掘信息化发展潜力,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和发展可持续性。
(二)遵循联邦模型体制
联邦模型是独立与统一的辩证,对各部门来说相对独立的各种应用系统,对用户来说却是一个整体,从宏观来看是一个分布而集成的统一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联邦模型体制,使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依托数据中心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这也符合追求“低耦合、高凝聚”的系统设计思路。应通过建立一个公共平台来集成各分立系统,并确保各种应用系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修改(不需要推倒重做)就可以集成进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本来相對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使新应用能够实现即插即用,使用户能够实现统一访问。
(三)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信息技术等各项技术的支持所以在校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学习,熟练应用并掌握高校现代教学管理办法,掌握重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积极促进自身素质提高。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进行考核,逐渐完善我国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制度考核,形成良好的奖惩分明制度规范。同样,在选拔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方面,我们需要秉承择优录取的准则,应当把一些优秀的从业人士吸引进学校的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庞大队伍中去。
(四)建运并重,提高运维水平
保障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要高效、安全运转,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才能跟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步伐。随着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信息化环境越来越复杂,规范系统的信息系统运维更具重要性、迫切性。首先,高校应提高认识,设立专项经费,建立集成开放、可扩展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设置专业团队负责高校信息化的运维工作。其次,高校要制订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推动信息化运维工作的智能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最后,高校要提高主动性,促进运维团队与用户之间实现无缝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需求,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和硬件条件,不断提高信息化运维水平,促进高校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运行效率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加强高校信息化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旨在满足高校教学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傅宇凡,冀婧岩,高凯涛,等.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2017,(3).
[2]吴晓冰.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J].教育研究,2016,(9).
[3]傅宇凡.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