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庭院里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不大,弯弯的,形似月牙,被小朋友称作“月亮湖”。这个冬天,这小小的月亮湖成了我们最青睐的对象,因为,它结冰了。
下课的时候,月亮湖四周围满了小孩,全都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臂,趴在月亮湖石砌的围栏上捞破碎的冰。够不着的就找来树枝,甚至有人找来砖块,飞快而又狠狠地砸下去,试图制造出更多的碎冰块。好心的老师不停地在学校的管理群里拍照发图,提醒班主任教育孩子不要靠近结冰的月亮湖,以免发生落水事故。
巧的是,这个月亮湖就在我们教室后面,看着那些为了捞到一块薄冰绕着它打转的孩子,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管理者、班主任担心的是安全,孩子们偷偷地砸冰、捞冰是好奇心驱使下的天性。怎么做,才能既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拥有更多独特的体验呢?我想,与其以“玩冰不安全”为由禁锢他们的双足,扼杀他们的好奇,还不如放下身段,化身孩童,有组织、有计划地带他们去砸冰、玩冰,让他们的天性尽情释放。
我一在班上宣布这个好消息,这群二年级的孩子就欢呼雀跃。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月亮湖,只见月亮湖边上的冰早已融化,想一伸手就轻松拿到湖中未融化的冰有些困难。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可伸缩教棒,将其扯到最长,试探着在冰上敲了敲,冰竟纹丝不动。我加把力再敲敲,有了裂痕。“再来一下!吴老师再来一下!”小朋友们激动得呐喊起来!我直起身,看看他们满是期待的眼神,故意夸张地将教棒从高处狠狠地落下,“哐”的一声,冰裂了。
这一幕“疯狂”,被孩子们写进了当天的日记:他们有的满是崇拜地说我“挥舞着教棒就像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有的毫不吝啬地夸我“像《神奇校车》里的卷毛老师”。这样的赞美是真诚的,也是热烈的,更是对我化身孩童释放童心的奖励!有的则在日记里毫无保留地表示了对我的担心,字里行间流露的尽是关心:“吴老师站在台阶上,伸长脖子去砸冰,那样子真让人担心,我紧张地闭上了眼睛。‘咔嚓,冰好像裂了,要不看一眼吧?我偷偷睁开一只眼,原来吴老师没掉到河里去呀!我放心地把眼睛全部睁开,看,吴老师挥着教棒又向水里使劲砸了砸,一块冰被她捞鱼似的捞了上来。”有的则用非常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砸冰”的那一刻:“去敲冰了!去敲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欢呼走向结了冰的月亮湖。吴老师拿着教棒站在月亮湖的边缘,把教棒使劲往上一抬再重重落下,‘噼里啪啦,冰碎成一块一块的,向四处散开,像一艘艘小船向远处开去。小朋友们欢呼起来:‘太厉害了!太厉害了!”
这次体验与观察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与表达欲望,催生了一篇篇生动的日记,甚至有小朋友洋洋洒洒地记录了“看老师砸冰—拿到冰—冰消失”的整个过程:“真没想到吴老师会带我们去玩冰,小池边一片欢声笑语。看,吴老师站在围栏上,伸着脖子,拿着教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我们敲了几块冰,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捧到了教室走廊。我只在手心里放了一小塊冰,不一会儿手就被冻僵了,我赶忙把它放到阳台上,它竟然发出‘滋滋滋的声音,就像油在锅里沸腾。阳光下它晶莹剔透,不停地流着眼泪,冒出缕缕青烟,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关于冰的体验已然很丰富了,但我们应就此止步吗?孩子的好奇心连通着广阔的世界,我们应该将他们引向大海。一次普通的砸冰行动已经转化为语文学科活动,师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总觉得目前发生的一切只是“月亮湖结冰了”这一自然现象的“自然产物”,如何让“月亮湖结冰了”变成一个更加优化的综合课程,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如果能设计出一系列的后续活动,使孩子对冰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认识,引导孩子从对冰的感性认知和理解中走出,在实践、体悟与表达中,使冰变成每一个孩童个体生命中最美的记忆,是不是更好呢?
就在我思考如何着手的时候,恰好有孩子在课间跑来问我“冰在手里怎么一会儿就化成水了”。那一刻,我突然找到了“冰之课程”研究的切入口——“探索冰的‘前世今生”:指导孩子借助不同媒介(电脑、手机、《百科全书》等)了解冰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可以是图文并茂的PPT,可以是一张小小的资料卡,还可以画图展示冰的“前世与今生”,并鼓励孩子尝试用简短、清楚、准确的话,将冰的形成讲给家长听。这个了解、汇报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搜集、整理、概括的能力,也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在此基础上,我又继续指导孩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冰的样子,并亲自示范如何用吸管将冰吹出一个洞。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实践、探究的积极性,我带他们开展了“你能把冰吹破吗”的比赛活动。人手一块冰、一根吸管,比赛一开始,孩子们立马拉开了架势——鼓起腮帮子的,半蹲着的,两面对吹的……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报告他们的杰作与成果,而比赛的经历则成为他们更为深切的体验:“我捧着冰正准备吹,高畅开心地凑过来,于是我俩就一起吹起了冰。我们把吸管对准一个点,我在这边吹,高畅在那边吹,不一会儿,我们就吹出了一个小孔,我觉得这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吹冰的同学,玩得都很开心,好像都忘记了冰的寒冷。”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孩子还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冰的样子,多感官体验冰的滋味,有的说:“我看见一层透明色的冰,静静地躺在河面上。有的被砸碎了,像碎了的玻璃,一块一块的。我拿起一块冰,它薄薄的,滑滑的,冰冰凉,一不小心它就像一条不听话的小金鱼滑到了地上。”有的则生动地描述了冰的变化与透过冰看到的世界:“我像得了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块薄冰,跑到楼上的时候,可怜的冰片只剩下硬币那么大了,是我手的温度让它瘦身了吗?我赶紧拿起它放到眼前看远处的一切,啊,透过冰片,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知不觉间,手上的冰变小了,只有小拇指那么大了,我只能把它放在桌上,眼巴巴地看着它一点一点化去……”陈一诺小朋友还模仿课文《云房子》的思路展开了想象:“我拿起吸管一吹,咦?冰变小了,冰不见了,冰哪儿去啦?没有了,桌子上只剩下一大堆水。天哪!我的冰是不是法力高强的女巫?不然它怎么会从冰变成了水呢!”孩子们看得那么仔细,写得那么细腻。尤其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冰获得的体验与感受,写得真实而又富有童趣。阅读孩子们的日记,你不能不感叹“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情动于衷”才能“发辞生智”!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他们的日记,我决定将“冰之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冰的N种创意玩法”完全交给孩子们去创造:手握一块冰,你能用它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还是把它打磨成一面圆镜?……看,孩子们的创意来了——
“董梓艺把冰一放到阳台上,冰就开始‘走动了。它走的道路就是它融化的水,这真是太奇妙了!我好希望我的冰也长上脚呀,可惜心一慌,冰就掉了。看着碎了一地的冰,我猜想:如果有光在上面,那它应该变成七彩花了。”
“冰滑滑的,就像个调皮的小孩,我们怎么也抓不住它。看着它要融化的样子,我便发明了一种游戏‘用冰画画。看,只要拿着冰在黑黑的大理石台上轻轻涂一涂、抹一抹,就能画出流淌的小河、灿烂的笑脸、弯弯的月牙……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呢!”
生活是多姿的,当我们常常感叹生活的枯燥乏味时,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丢失了“找快乐”的童心。写作并不难,当我们感叹习作的“举步维艰”“无从下手”时,其实是因为我们忘记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围绕“冰”,先后三次让孩子写话,都没有在技巧与谋篇布局上进行过多的指导,所写所记全部是他们所见、所思、所想,一切语言都来源于他们的体验,其中不乏令人拍案叫绝之作——
“阳光下的冰亮闪闪的,如同天上的星星,然而,这却是一个蹩脚的比喻,星星的眼睛会说话,而冰只能默默地融化。当冰要变成水的时候,我突然这样想:我把冰吃进嘴里,它会不会变成小河,在我的身体里流淌呢?”
当我把孩子们的这些日记读给同事们听的时候,我看到年轻的她们,眼中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第二天,第三天……她们也陆续带着孩子排着队向月亮湖进发了。这个冬天,就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玩”冰吧!
(吴海丽,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