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琪
【摘要】银行信货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核心点,信货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信货业务在给银行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小的信货业务经营风险。本文主要针对浦发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其2010年至2016年财务报表中与贷款相关的数据的分析,发现浦发银行信货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关键词】浦发银行 信货业务 信贷规模 信货集中度 不良贷款
一、浦发银行信货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
2016年,浦发银行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最大,个人贷款余额次之,票据贴现余额最少。企业贷款余额中制造业、批发及零售业、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比例虽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但制造业、批发及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在贷款总余额中占比仍较高,合计超过个人贷款余额占贷款总余额的比重。由此可见,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
(二)不良贷款率提高
2010至2016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0.51%上升到1.89%,不良贷款率呈明显较快的上升趋势。2010至2016年,公司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由0.47%上升至2.39%,从各年报可知,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率由0.98%上升至4.87%,批发及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由0.78%上升至5.48%,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1-2016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由。.33%-L升至1.11%(2010年无个人贷款相关数据),个人贷款中个人经营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由0.68%上升至3.12%,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较低。
(三)贷款规模过大
2011至2016年(2010年无个人贷款明细数据),浦发银行贷款余额由1331436百万元增加至2762806百万元,增加了近108%,而近年存款增速放缓。银行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存贷差逐步减小。随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网上支付平台的大范围应用,银行存款减少,银行的部分利益被侵占,为增加盈利及响应国家政策,商业银行逐步扩大贷款规模,导致存贷差减小。若占较大比重的贷款因突发状况难以收回,将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加大,甚至影响到整个银行的经营状况。
二、浦发银行信贷业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信贷审核及内控机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现行的商业银行制度下,银行往往通过给信贷人员分配贷款业务的指标以敦促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但信贷业务指标分配未因人而异,存在不合理现象,而银行未对此问题做出及时解决,可能导致信贷营销人员为按时完成指标、提升个人业绩,忽略贷前审查的一些细节问题。贷中审核及贷后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也会为信贷业务埋下不确定的风险。总行对下级支行的管理难免做不到面面俱到,总行制定的贷中审核及贷后管理机制在一级级传达的过程中会大打折扣,致使信贷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二)对客户的评价授信制度不健全
在向客户提供贷款时,浦发银行如其他银行一样,借款人信息主要由客户提供,一些信用不好的客户为取得贷款,刻意隐瞒或粉饰相关信息,在评价授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就无法了解客户的真实还款能力。银行对客户的评价授信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信用评级方法,无疑增加的新到风险的管理难度。
(三)信贷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信贷业务问题、不良贷款率提高不是突发事件,这往往由一笔笔看似没有多大份额的贷款积累而来。贷前调查需要信贷人员对借款方进行尽职调查,贷前调查是控制信贷风险的关键环节,能够在源头上控制存在风险的贷款。但是在银行实际开展信贷服务时,信贷人员更加倾向于相信用户提供的资料信息,未依据或者不懂得依据专业方法对资料真实性进行评判,造成了信贷人员贷前调查报告不可靠的问题。在贷中审查过程中,信贷审批人员过于依赖贷前审查结果,而未严格审查抵押物、担保人情况等;贷后管理方面,信贷人员疏于跟进贷款使用情况、公司运营状况,未及時更新借款人各方面信息。以上种种,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银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高。
三、完善浦发银行信贷业务的建议
(一)加快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有关数据显示,银行如果能在客户公开暴露经营风险的前期发现风险,同时适时控制借款客户的有效资产,就可以减少一半的信贷资产损失。虽然浦发银行早就形成了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工作体系和环节,但目前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浦发银行需考虑贷款行业、客户群、信贷产品结构等信贷业务特征,及时调整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模型,优化公司和零售信贷业务预警机制,提高预警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浦发银行应将大数据应用到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中,构建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政府之间的信息联通网络,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信贷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二)完善信贷流程,提高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视
完善关于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制度,敦促各级分支机构、信贷人员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每个环节切实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完善信贷业务管理流程的监督机制,相关上级部门对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不良贷款及时清收方案等书面报告,随机检查并核实,必要时可以采取现场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管理漏洞。由于贷后管理不足现象较多,整个信贷业务管理流程中,特别要注重贷后的检查管理。贷后检查要具有针对性,强化风险行业、重点业务的区域差异化管控。
(三)完善和落实统一授信管理
近年来,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提高,贷款迁徙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的统一授信制度不完善,授信限额的管理落实不到位,且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在参与同行业的竞争中,浦发银行应全面清楚地了解市场潜在的风险,始终将“稳健经营”的宗旨放在第一位,强化信贷业务的管理,保证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浦发银行应重新审视授信额度管理的相关制度,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形势等外部因素,调整评判区域、行业和客户的授信标准,降低信贷资金的行业、地区、客户集中度。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及时淘汰专业素养差的信贷人员;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严格筛选信贷人员;在对信贷人员管理过程中,注重因人而异,突出不同员工业务特长。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原则,制定对员工业绩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考虑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将贷款最终收回状况与员工的奖金福利等挂钩,而非只将信贷人员短期办理的贷款数量作为考察指标。分批次激励员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使得整个业务过程中因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