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凤娟
【摘要】银行卡的储蓄和快捷支付功能大大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它已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借货还是日常消费人们都更倾向于使用银行卡。银行卡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其带来的信用和安全问题渐渐成为了我国居民关注的重点,我国居民亟需加强银行卡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是以,本研究将对银行卡常见的信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此寻求加强银行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以此降低银行卡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银行卡 业务信用 风险管理
银行卡的信用风险是影响银行信贷业务收益的重要因素,银行要想增加收益,扩大业务,就要加强银行卡的信用风险管理,这不仅可以让借贷人更加信任银行,使银行的信贷业务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减少银行卡的信用纠纷,保障银行的利益。笔者主要说明了银行卡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以此研究加强银行卡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我国银行卡常见的信用风险
(一)外部欺诈导致的信用风险
外部欺诈是我国最严重、损害最大的信用风险,犯罪分子常常通过网络诈骗、伪卡欺诈、直接骗取现金等手段实现其欺诈目的,其不仅给客户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还给银行带来了很多麻烦,容易导致银行卡信用纠纷,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还有的不法商户提供提现服务导致的信用风险,犯罪分子可能会通过这些商户来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居民的银行卡交易也因此很容易出现风险,居民的财产得不到保障,可能会导致其对银行失去信任,不利于银行提高经济利润。居民使用银行卡时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也是欺诈现象高发的原因之一,有些居民没有安全意识,他们常常会随意点击某些网站并输入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致使其银行卡信息被窃取,最终使其银行卡的交易风险大大增加。
(二)员工素质不高导致的信用风险
银行由于业务广泛、客户人数多招收了大量的员工,导致员工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员工综合素质低、自制能力差,无法克制自己,容易被不法分子诱惑,与不法分子联合挪用银行资金或进行其他违法行为,这不仅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银行账目不清,不利于保障居民财产安全,银行也因此难以进步,因为是内部人员操作,银行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不能及时补救,银行的损失难以挽回,大大阻碍了银行的发展。还有的员工自身能力不足,工作懈怠,他们工作时可能不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做,容易导致银行资金交易的信用风险,银行交易也因此出现混乱,会大大增加银行卡方面的经济纠纷,不利于银行增加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
(三)持卡客户导致的信用风险
有的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之前没有对客户的信用以及经济能力进行评估,他们只注重了信用卡的发行量,没有考虑到客户信用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有的持卡人自身信用低,没有还款的经济能力却使用信用卡大肆消费,导致信用卡额度透支,但是由于其无法还款,导致银行要承担巨大的信用风险。还有的持卡人虽然信用良好,但由于其创业失败或者破产等因素无法承担起还款金额,银行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严格审核持卡人的信息。此外,由于银行之间信息共享不足,他们无法对持卡人的消费和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导致有的持卡人无经济收入却利用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大量提现或消费,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不利于我国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加强我国银行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银行卡交易的监控
银行要意识到加强银行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践行到银行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有利于银行降低交易风险,减少银行卡的信用纠纷,能够促进银行的长期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对银行卡交易的监控,对于一天之内消费额度过高的银行卡进行监控,及时掌握银行卡的消费信息,分析其是否合法,对于不合法的交易要及时报警。此外,还要加强对商户大额度提现的审核,避免不法商户利用此进行不法交易。对商户的日常监控也十分重要,对于商户的交易量暴增现象要及时监控,并加强检查,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商户提现来进行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对于同一客户要控制其持卡量,要和其他银行加强合作,减少客户的持卡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销售假卡或利用信用卡过度消费。
(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银行要加强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向他们宣传加强银行卡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使他们在工作时提高防备心,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员工进行犯罪。还要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让员工明确工作要求,避免其工作的随意性,对不合格的员工要再次进行培训,多次不合格的员工要及时开除,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减少员工操作失误带来的信用风险,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也十分重要,可以设置分级管理,让员工直接互相监督,避免员工与不法分子联合,而且这样还可以及时发现银行卡交易的异常现象,有利于降低银行卡交易的风险,保护居民财产安全,降低银行的经济损失。银行也要注意提高防范技术,避免不法分子盗取客户的银行卡信息,还要培养员工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员工可以及时发现银行卡交易中的异常现象,有利于减少银行卡的交易风险。
(三)严格审核持卡人信用
银行要严格审核持卡人的信用,并对其经济能力进行评估,基于此决定是否对其发放信用卡,对于合格的信用卡持卡人要根据他们的经济能力设置银行卡的额度,在持卡人消费达到最大限度并且未还款之前,不对其提高消费额度,在其还款后再开放额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银行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此外,各银行之间要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银行之间可以互相标记利用信用卡大肆消费却不还款的持卡人,在他们使用一张银行卡过度消费却未还款时,通知其他的银行,避免持卡人利用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过度消费,可以有效减少银行间的经济损失。银行还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及时审核持卡人信息,确认持卡人身份,在发现信用卡交易异常现象时,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这样能够减少犯罪行為的发生,将银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语
银行卡的业务不断增加的同时,其信用风险也在增加,犯罪分子的欺诈手段层出不穷,为了保障居民财产安全,银行必须有所防范,银行要加强对银行卡交易的监控,对可疑的交易及时检查,还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避免员工素质不高导致的资金损失。此外,还要严格把关持卡人的信用,避免持卡人滥用信用卡,有利于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银行一定要重视银行卡的信用风险,不要把它当成无关紧要的小事,必须加强对其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红.对银行卡信用风险的探讨[J].内蒙古统计,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