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孙燕
摘 要: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也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气质于一身的优秀的艺术综合体。尤其是对于高等学府里大学生的体形塑造和艺术气质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以及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探索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课堂教学;课程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追溯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应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算算距今的时间也算不短,可是与国际水平相比,那可就差了许多。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而且艺术教育机制也很健全。例如一些知名的高等学府,他们的舞蹈教育水平可谓精湛,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舞蹈艺术表演。可是目前我国舞蹈教育却“坚持”着中专舞蹈旧教学模式,这当然可归咎于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以及整体教育体制。甚至一些重点高等学校里,教学重点仅仅是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只要求学生达到舞蹈技能的完善和精湛。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之星。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教育观念落后
多年来,高等学府中的舞蹈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舞蹈课堂的主体地位依然表现不出。教师教学方式常是灌输式为多,启发式少,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舞蹈教育只看技术训练、风格训练,对于舞台实践机会、参与基层排练等却往往忽视。教师并不去研究新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这样学生渐渐地对舞蹈课堂的兴趣就会失去。学生往往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附属品,地位仅边缘化,这就造成现今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减。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
(二)师资力量不足,师生互动低效
在高校舞蹈课程初始的早年,通常舞蹈教学都是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诚然,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收专业上的指导。但是不久我国高校就开始扩招政策,当学习舞蹈的学生人数增多后,教师的编制却没有改变。这样高校舞蹈教学就成了这样子了:大班化教学“流行”起来,一个舞蹈教师必须要同时指导几十个甚至上百名学生,这是由于舞蹈教师的数量增长却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所致。试想这样的教学会有多少效果。在这种“一言堂”、“一锅端”的高校舞蹈课堂持续进行的几年里,学生对舞蹈课堂教学的兴趣越来越低,有的甚至产生轻视心理。对于一个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自由独立,他们的身体特征不同、学习基础和人格特征当然也不相同。他们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他们进行互动探讨,从而促进他们舞蹈技艺的提升。然而这种需求在当前高校舞蹈教育却是不能满足的。
(三)课程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过于分散
许多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种种原因,存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缺乏有机结合,甚至有的学校直接重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一概不闻。结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偏科”于专业技能或者理论,并没有实现舞蹈课程应有的理论和技能同步。
二、解决高校舞蹈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作为舞蹈课的教师,应及早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以“生”为本。教学方法上应避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力求更多学生参与和创造,着力培养学生对舞蹈专业的应用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逐步走出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创造出适合学生的和自身的教学新模式。同时高校也可以此来督促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里,教师作为“引路人”是对舞蹈课堂有着一切驾驭权力的开拓者。
(二)加大师资建设投入,培养学生舞蹈兴趣及文化
当前师资建设上还依赖于政府或者高等学府自身。因此应尽一切可能为当前高校引进舞蹈教育者,当然学校也可通过对已有的青年舞蹈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广大青年舞蹈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也能独挡一面。同时舞蹈教学的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勇敢的改革,要拿出“吃螃蟹”的精神,采用一些新颖的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课堂,很容易使學生获得感官上的认同,也激起了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参照动作,然后对照练习来达到标准的技能。对于学生或者这个学科来说,舞蹈文化也应尽可能培养和熏陶,对学生应经常进行美育教育、社交礼仪培养,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对美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高校舞蹈艺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
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几种舞蹈专业,也给各个舞蹈专业配备一些必修课程,然后增设了一些舞蹈艺术类选修课程。诚然,出发点也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的。比如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有《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形态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学生舞蹈专业的素养来说是必不可少,但是仅仅靠这些舞蹈相关的专业课是远远不能塑造好一个优秀的舞蹈人才的。高校还需要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作为选修课程,比如《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心理学》等等。综合来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
但在学习理论课程之余,应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尽可能使学生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比如,高校还可以多组织技能训练的友谊赛,技能训练的竞技比赛等等。这样学生在训练时有“标”可循,有“技”可演,这就使学生达到理论和技能上的双赢,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舞蹈人才。
结语
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一些艺术性“加工”以及提炼肢体动作来展现,并凭借服装、舞台、灯光、布景等来辅助,反应出人的不同思想、信仰和审美观,从而表现出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内在情感的一种人体的艺术。今天它在各个层次学校中尤其是高等学校里,正以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所以说高校的舞蹈教育肩负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报,2003年4月版
[2]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杜娟.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3(11).
[4]王俊丁,高校舞蹈教育过程中的思考[J].学府教育2011(11)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