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翔翊
毛泽东曾经说过:“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武则天并不是大家闺秀,她是居住在陋巷,和邻近孩子们一起玩耍长大的。她经常随便出入朋友家的厨房,也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当时的上流阶层女性,自幼就被隔离,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以外,别的男性一概没有见面的机会,武则天却经常与男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她的性格上也很像男孩子。进入宫廷后,她开始有机会见到皇族和重臣子弟。但她心里经常想的是:街上的男子,远比这些人有气魄。她甚至有了这样的疑问:让这些人负责国家的将来,不会有问题吗?
“需要新的人才……”武则天并不只是说说而己的女人。想到的事说出来后就立刻付诸实行——她有这样的积极的个性,而且己经想到如何招募人才了。
一、創立北门学士
那是还没有发明印刷术的时代,书籍的流传全靠誊写。由于誊写时难免会有误写、脱落之事,而这种原本就错误的书籍又一再被传抄誊写。因此,一本书因誊写者不同而内容互异,乃是常有的事。将许多誊写本加以对照,以制订定本,同时参考古典以选粹方式来编辑文集,叫做“编纂”。
使有学问的人参加编纂事业,并且以此作为人物交谊的机会,更使它成为鉴定人物、选拔人才的场所——这是武则天的构想。而从事编纂事业的人,并不是正式官吏。正式官吏进入宫殿时,通过大门——南门。从事编纂作业的人则由后门——北门出入。北门学士——人们如此称呼他们。
从后门出入的人,除了有“非正式人员”意味之外,也可解释为“自己人”。由于不是正式官吏,发言可以相当自由,这一点,对负责鉴定的人而言,非常好办事。担负下一个时代大任的人,于是陆续从北门学士中产生。
二、发现和提拔狄仁杰
狄仁杰在并州都督府任职期间,他的同僚郑崇质奉命以使者身份远赴突厥。狄仁杰于是到上司府长史蔺仁基处申诉道:“郑崇质有年迈母亲,而且正卧病在床。请改派我到突厥吧!”蔺仁基为此颇为感动:“好,那就由你去吧!”“谢谢。”狄仁杰脸上洋溢起喜色。对申请获得许可他由衷地喜悦,于是以轻便的步伐走出房间。蔺仁基想:“他们的友情多么深厚!我要是有那样的朋友,那该多好。……不,我自己应该那样对待朋友才是。”
远征高句丽的战役刚结束,狄仁杰已为中央所召,担任大理丞一职。大理寺是主司刑罚的衙门,长官为大理卿,次官为少卿,丞在其下,职位约等于今日的检察厅局长。虽然高宗依旧上朝,但健康状态己大不如前。每次他坐到王座,帘幕的后面一定有武则天在那儿。也就是说,武则天才是真正的主政者。?过去的“皇帝”、“皇后”之名已被废除,改称以“天皇”、“天后”。过去的名称给人感觉是,皇后存在于皇帝之下,或为其附属物;而新的称呼则有近乎男女平等的感觉。武则天对于名称非常在意。她的意图是:先改变名称,进而对旧体制有所改革。她开始有以自己的意思推行政治的意念。
仪凤元年(公元六七六年)九月,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和左鉴门中郎将范怀义两名重臣,犯了滔天大罪:他们为扩建自己的宅邸,寻觅大量木材。两人委托樵夫砍伐柏木这件事,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批柏木竟然是从昭陵圣域之地砍伐得来的。昭陵乃太宗陵寝,对唐朝廷而言,这是最重要的陵基。这座陵基由阎立德精心营造,对高宗来说,是父亲灵体永眠的圣地。不过,陵域并未围以木栅,因此很难界定圣域范围。樵夫只是误砍昭陵之木,而这大逆之罪,当然落到要求樵夫砍木的两名大臣头上。判决会议在高宗面前召开。两人应处死罪,这是高宗的意见。至少高宗在群臣面前表示这个意见。实际上,这是天后武则天叫他这么说的。司法单位高级官僚持的是怎样的意见?有没有人敢反对天子的意见、直陈自己的看法?——她想知道的是这些。
处以流刑较为适当。因为两人都是人才,杀之可惜;而且处以死刑,会影响官僚士气。——这是武则天内心的想法。“胆敢砍伐昭陵之柏,堪称目无法纪,罪该万死。如皇上所言,这两人唯有处以死刑一途而已。”大理卿如此回答。刑部尚书(法务大臣)也认为高宗的意见至为妥当。武则天在垂帘后暗暗诧异。难道没有一个人敢对这两个人的死罪表示反对意见?
正当她准备启口说出自己的意见时,有人以清爽的声音说:“万万不该对这两个人处以死刑——”“什么……你是什么人?”高宗连发言者的名字都不知道。“微臣乃大理丞狄仁杰。”x”为何不可论处死罪?不处死他们,不是要使联陷于不孝吗?”“回皇上的话,法律并无砍伐陵域之树木者以死罪论处的条文。”“你胆敢反对联的意见!下去!联不想看到你这个人!”,?高宗勃然大怒。实际上,以死罪论处虽然不是他的意见,但此人竟敢表示异议,这一点触怒了他。体质孱弱且贫血的高宗,激怒时脸色变得铁青,相貌令人望而生畏。
“是!微臣这就遵命退下。微臣现在才知道冒大不匙直谏之难。其实,直谏之难,只对桀纣而言,若对尧舜,则无此事。适用法律无明文规定之刑罚,会使人们不信法律。还有,后世史家将如何批评皇上,微臣也以此为忧。……微臣告退了。”狄仁杰语毕,就准备退下。这一退的后果一定不堪设想,处死是绝对免不了的事,而狄仁杰却毫不动容。
“慢着!”垂帘之后传出武则天的声音。“是!”刚要退下的狄仁杰,当场跪伏。“皇上不是没有慈悲之心。……说实在的,对这两个人的处罚事宜,皇上己和哀家讨论过,似乎处以流刑为宜。大理丞所言甚是,因此,关于本案,宜经过检讨再做定夺,如何?”武则天道。“好,那就改日再议吧!”实际上,高宗内心也松了一口气,他并不忍心处死这两人。翌日,决定将两人流放至岭南(广东)。数日后,大理丞狄仁杰被拔擢为侍御史——这一重要的人事命令出现在公文上。“你日前所言,令哀家深深感佩。在那样的场面敢说那样的话,勇气可嘉,值得嘉勉。”武则天召来狄仁杰,如此说道。从此以后,她一辈子都信赖狄仁杰。
三、重用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生于公元664年,卒于公元710年,陕州陕县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一位硬汉型政客。上官婉儿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女秘书第一人。上官婉儿主要为武则天当秘书。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义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面而已。以后,卜官婉儿遂精心侍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武则天不因上官仪有罪而弃用上官婉儿,而是因为上官婉儿过人的才华而重用上官婉儿,这就是武则天作为一个当权者用人的过人之处,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结语
关于武则天这个人,相信中国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关于这个女人的野史、正史、传说、电影、电视剧太多了。光电视剧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比如刘晓庆版本的《武则天》,范冰冰版本的《武媚娘传奇》,殷桃版本的《武则天秘史》,等等。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对她感兴趣,不惜花巨资把她搬上银屏?答案很简单,因为武则天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传奇!她是唐朝开国大臣武士彟的二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又是李治之后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个女皇帝,也是有史以来惟一的一个有正史记载的女皇帝。在她前后执政的近半个世纪里,政绩斐然。做到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即便死后,她也创造了历史上的唯一——无字碑,任由后人去自由评说!所以武则天是个具有开创性的和颠覆性的人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能凌驾于男人之上,以一代女帝的身份,治理天下,无疑她是个最了不起的女人,也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有权的女人。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的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贾丹丹.诗赋或策文的选择——重探武则天的科举态度[J].江淮论坛,2009,(02).
[2]孙家红.漫谈武则天及其用人[J].新远见,2009,(10).
[3]李志贤.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J].历史教学,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