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恩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成为了整个社会当前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高中生们便可以自主在互联网中获取相关法律知识,以此对其法律意识进行培养。这种方式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本篇文章将阐述当前网络信息的主要特点,探讨网络信息对于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影响,并对于具体改进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网络信息;高中生;法律意识;影响
引言:
法律意识主要是公民对于当前法律条文以及现象的认知程度,通过网络学习法律知识,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高中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法律知识,丰富其知识基础,但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过滤不良信息,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1网络信息的基本特点
网络信息主要依靠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其主要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信息数量非常庞大,内容覆盖面很广,且传播速度极快,通过网络获得知识的资源丰富。其二,能寓教于乐,通过知识竞赛,游戏过关,动画视频等娱乐来学习。其三,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内容,其真实性自然难以考究。
2网络信息对于学生自身法律意识造成的影响
2.1有利影响
2.1.1填补知识空白。当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在高中教学中设置法律课程,因此多数学生缺乏足够的法律教育。校园欺凌时有发生,施暴者不知犯法,受害者也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学生不懂法现象普遍存在,而网络信息的出现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中生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了解法律知识,学习相关法规政策。例如,高中生如果对于“违法和犯罪”的概念认识不清,便可以在网络中所搜索两者的概念定义,以此了解其具体的区别。又如部分学生不了解交通法规,便可以在网络中通过中学生网络安全法规教育,从而明白相关规定,进而提升自我意识。同样,通过网络搜索,学生们还能了解到一些与自己学习生活向关联的法律知识,例如高考作弊所带来的惩罚,以及网络环境中散播虚假信息需要承担的相关责任等。
2.1.2加强法规概念和内容理解。由于学校学习的法律知识以教科书为主,学生们缺乏足够时间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一部新的法规出现,高中生大多数同学概念模糊笼统,而网络信息在这方面有详细解释,高中生可以通过上网了解,可以明白具体知识内容。例如十三届人大通过的新宪法,平时在校忙碌上课中,没时间学习修订的详细内容,在周末休息时间就可以上网浏览网页,深入的学习。例如“正当防卫”这个法律概念,部分高中生对其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仅仅认为只要他人对自己的人身以及财产方面带来损害,此时做出的任何防卫都是正当防卫,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通过查阅之后,学生们明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一定限度,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通过详细了解,学生们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便可以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对自身权益进行捍卫。
2.2不利影响
2.2.1产生违法行为。互联网中的信息内容非常广泛,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具有比较强的复杂性。目前而言,互联网中便掺杂着大量虚假信息内容,而且辨识难度较高。高中生本身法律知识的基础便比较薄弱,因此对其概念的分辨能力比较差。在利用互联网搜索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蒙蔽和影响,从而对其养成良好法律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例如,部分高中生迷恋网络游戏,受到游戏中虚拟的暴力斗殴甚至杀戮等暴力信息的影响,日常做事比较冲动,习惯应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其单纯认为自己属于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无需为自己任何冲动行为付出代价,从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错。
2.2.2降低法律本身的权威性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数量不断增长,整个网络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良信息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高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阶段,通过了解之后,很容易会对法律本身的权威性产生质疑。例如,現如今网络中拜金思想观念越来越严重,导致学生们逐渐改变了自身价值观,认为人的生活目标仅仅是为了获取大量金钱,进而认为只要自己“有钱又有权”便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做出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高中生本身思想观念便不够成熟,经过不良信息的洗脑之后,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
3改善当前局面的主要方法
3.1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知法守法使我们国家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为此,高中生便需要通过网络自己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此,高中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电子书籍,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法律案例,以此对自身法律素养进行培养。
3.2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高中生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在网络中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需要对其信息成分认真识别,通过辩证的视角进行理解,自觉将不良信息完全“过滤”。如果遇到一些无法正确辨别的问题,可以在学校中向教师进行咨询。网络上散布的谣言不轻信不乱发,做到勤学法、严守法。
3.3加强法律实践
法律本身便是对于人们的行为规范予以约束,所有条例内容也全部来自于实践之中。为了提升法律知识的实用性价值,高中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普法活动,提高自身法律认知。同时,高中生还可以自己组建兴趣小组,对法律案件进行模拟,提升实践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律知识是所有高中学生必备的知识基础。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们予以指导,引导其正确上网,获取有用的法律知识内容,将不良信息全部过滤,以此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武元玺.中国高新区.2018(01)
[2]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J].杜欣.法制与社会.2018(02)
[3]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研究[J].宋柏宇.传播力研究.2017(11)
[4]关于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王梓闻.法制与社会.2017(26)
[5]注重培养未成年自觉的法律意识[J].胡咏.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6)
[6]关于如何提高自我法律意识的思考[J].郭梦远.中国高新区.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