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德·蒋作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在其《你一生的故事》中,悖论是其人文反思的一方面,显示了他对人类因与果,自由意志与预见未来的哲学思考。他为读者提供了在这个决定论的世界中保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通过小说中自由意志与因果论相容的可能性宽慰读者。
关键词:特德·蒋;悖论;因与果
作者简介:王清燕(1990-),女,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2
悖论是一种显然的自相矛盾的陈述,但也可能是真的(或同时也是错误的)。有些逻辑悖论被认为是无效的,但在促进批判性思维方面仍有价值。悖论是一个逻辑术语,指的是命题,如果你认识到这个命题,你就可以启动它的否定。反过来说,如果认识到否定,它就可以启动这个命题。当悖论被应用于文学,那么发生了什么?创造视觉冲击还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兼容美感?在特德·蒋的作品中,他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这一悖论,并向我们展示新的哲学观。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基于Karl Marx的著作,事物在变化中演变,而造成这种演变的核心力量就是悖论。当发现这样的哲学实质的概念,我们为何不能把他们运用至美学领域。黑格尔被认为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美学理论家之一,他关注艺术的悖论。黑格尔忠实于他的辩证法,展示了各种形式的艺术已经溶解了“更高”的形式,通过否定,即内部矛盾各自承担这些形式。
因与果,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两组悖论群体如何在特德·蒋的小说中带来独特的审美元素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且影响着人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人们能否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改变原因?人怎么能在有预知的情况自由意志吗?事实上,我们在现实中做不到。但是,在特德·蒋的小说中,他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两类悖论,即悖论是相互兼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提高自己的控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这似乎得出结论,人类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但是,几乎所有的宇宙法则都是由科学来证明的,事实证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摆脱对自然规律的控制,在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把握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我们人类是否事先知道结果并有自由意志?
在他的其中三部作品中,特德·蒋探讨了因果关系,自由意志和预知未来。《商人和炼金术之门》讲述四人穿越炼金术士的年门穿越到未来或过去,在没有改变过去或者未来的情况下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因为过去或者未來都是不可改变的。《前路迢迢》一篇关于预言者的文章:“光在按下按钮前一秒钟就闪烁了”,这使得许多人陷入清醒的昏迷状态,因为预言者提供了一个证明没有自由意志的证据。在《你一生的故事》中,他讲了一个语言学家的故事,她预见了女儿的一生,因为这位语言学家在学习外星人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了解未来的能力。
那么特德·蒋是怎么认为因与果、自由意志和预知未来?他是否相信因或果,自由意志或预知?这些故事对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1、因与果
世界的理论是复杂的,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原因论与结果论。因果关系理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它指出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原因的。“因果”是将一个过程(原因)与另一个过程(结果)联系起来的中介或效能,其中第一个被理解为对第二个过程负有部分责任。一般来说,一个过程有许多原因,它被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原因,而所有的原因都在于它的过去。一个结果反过来又可能是许多其他结果的一个原因,而这些结果都在于它的未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世界的“因”,也指“解释”或“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材料、形式、效率和最终的“原因”,那么“原因”是被解释项的解释前提。按照前后顺序,因果关系,这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当你看到“春、夏、秋、冬”和“自转和公转的地球”,根据人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将地球自转与公转作为了解各事件之间的关系的原因。四季春夏秋冬则被定义为结果。而当人们谈论“春、夏、秋、冬”和“花开花落”时,“春、夏、秋、冬”便成了一个原因。人类将理解所有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人们眼里都有明确的界限,对于未来,人类是无知的,所以他们在某些选择上犹豫不决。然而,特德·蒋并没有走寻常路。
理解《你一生的故事》并不容易,因为女主人公路易丝抛弃了人们的线性思维方式,叙述事件间没有因果联系。他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语言学家预言她女儿的死亡是因为她获得了一种外星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改变了她的世界观,重建了她对时间的概念,使她能够“看到”未来。路易丝在学习七肢桶语言的过程中,深受他们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而更加了解自己,幻想出现实中还并未出生的女儿的一生的故事。 读者不能用线性思维去理解这些事件的后果存在的原因,但从叙事角度分析这些事件,或发现这些事件的顺序,因为故事不希望读者理清它们的顺序,而以一个新的世界观看世界。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部讲述人类与外星人交流的故事,主要强调交际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语言,但很少涉及到语言学的核心。故事的女主人公露易斯·班克斯是一女语言学家,受政府委托,与外星人接触,学习他们的语言。外星人称为“七肢桶”,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其形状有点类似于中国的象形文字。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不是用像英语和汉语这样的单个单词来表达他们的想法,而是把所有的想法统一成一个词。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更多的含义,词更复杂了。
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七肢桶”语言背后感知世界的方式。正如我们所知,人类按顺序感知世界,并将每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视为因果关系。然而,《你一生的故事》中,“七肢桶”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件。在他们的眼中,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界限。故事的主人公,露易斯·班克斯被“七肢桶”感知世界的方式影响后,终于清楚地知道她的未来和她未出生的女儿未来的生活。最突出的叙事技巧是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地巧妙地推动故事前进。通过欣赏“七肢桶”语言的独特魅力,读者也能感受到一种悲伤。
2、目的论
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另一个理论。目的论 是一种运用目标或目的解释世界的哲学理论,与因果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它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目的。当我们使用这个世界观时,很可能令人失望,因为这个世界很可能没有所谓的目的。一旦我们用目的去理解和认识人,那么一切都会得到解决,因为人类智力发展的最大成就也许是让本能不再仅仅是本能,所有的行为和事件似乎都有其目的。 目的论在所谓的因果关系中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在同一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感知所有事件。用这种方法看待世界可能带来这样的结果,你可以看到整个未来,但你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或意识到你注定要有这样的未来,但不能改变它。
“七肢桶”以“同步”的意识模式看待世界,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每个选择都会产生这种或那种结果,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对他们来说,这个过程的每一步,每一个决定都是一个好剧本。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没有“选择”,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所谓的因果关系,而选择的结束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行为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由于没有选择,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他们的眼里自然没有任何界限,受“七肢桶”感知世界方式的影响,路易丝也用这种“同步”的意识模式去看待现实世界。前因和后果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没有所谓的“思维链”,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前进。在我看来,所有组件的重要性是相同的,没有任何想法有优先权。如果有优先权,则所有部分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路易丝有能力像“七肢桶”那样预测未来,也能了解她未出生的女儿的生活,同时她也失去了“因”和“果”的选择。在这里,特德·蒋在“因”和“果”上显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我们可能不需要遵循“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它,或者仅仅因为它是原因或不变的结果”这条规则的生活轨道。人本来就是永恒的,或者永远不会结束的,那就是生命,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3、总结
可以说,科幻小说是科学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是对世界的强力修正。最自由地使用各种方法穿梭时空。当然,有效地利用规则来为世界新面孔做一个章程,但当人们提出许多问题和想法时,问题就得从各种规章制度中冒出来。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以现有的标准来规范未来,那么就会出现许多悖论。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因与果、自由意志和预知未来,两组矛盾群体,事实上,这是对科幻小说中许多悖论的深刻与新颖总结。对科幻小说悖论元素的探讨在科幻文学领域已成为独特的审美技巧,为科幻小说增添了魅力。
或者说,没有办法确定哪种选择更好。看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现实的因果理论首先是线性的,然后,为了感知世界,目的是一种非线性的世界模型。就像一个人不说他先有一个脑袋,然后是一只手,然后是一只脚,不管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他还是一个完整的人,与时间和空间无关。在用因果理论去看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接受那些遗憾,和平的遗憾,因为未来是一个谜,会激励你继续前进,未来依然会丰富多彩。当使用目的论来观察世界时,你必须接受这个完整的谜题的每一部分,接受一个“完整的历史”。
特德·蒋试图做的是找到解决因与果、自由意志与预见未来之间矛盾的方案,现代人很难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在这个现代世界里有什么可以讓人放心的话,那就永远不会是科学和技术。而艺术能做到这一点。这是特德·蒋的科幻小说的意义:慰藉人的灵魂,想办法与这个世界一起生活,无论它可能是什么,协调自由意志与机械论者认为人类只是这个确定性的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自由意志,它的发生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
参考文献:
[1]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8.
[2]Gerard Genette. Narrative Discourse [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40.
[3]王先霈, 孙文宪编, 《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