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洁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服务新模式,以信息公开化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该文将对相应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在信息公开化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一问题的原因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信息公开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几点实现途径。
关键词:信息公开;公共服务水平;要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1-0296-02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rvice Level based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HU Jie
(Xi'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at is satisfactory to the people. At present, the opennes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How to establish a new customer service-centered model of government service and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with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some ways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 with information disclosure.
Key word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ublic service level; elements; way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服务新模式,以信息公开化最终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稳步前行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已成为公共管理学、行政学和法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影响,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从理论和对策上对当前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回应。诸多学者立足于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各自的学科视野出发,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信息公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制度、法律、内容完善、技术实现等层面的研究与讨论上,而对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借助电子政务搭建起了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认为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是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电子政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1]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的契合,不仅为公共服务开辟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无限可能,而且使公共管理创新的动力互动化。[2]还有学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应该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的一种公共信息服务。[3]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可以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还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机构的信任感。[4]
以上这些研究也只是提到了信息公开对于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与作用,并没有对信息公开是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就目前情况而言,电子政务只是做了表面的工作,是一种方法,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最终将取决于政府的职能定位。因此,本文在阐述信息公开化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时,主要分析在强调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影响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原因有哪些?导致这些原因产生的要素是什么?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以信息公开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成为研究政府职能创新方式的新途径。
2 产生问题的原因要素
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是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需要。当前,各级政府以电子政务平台为依托,利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向社会公众提供了這种公共信息服务。但是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方法,只作了表面的工作,最为基础的未做,即对于满足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如何公开,公开哪些内容,取决于政府的职能定位。其实,对信息公开化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信息公开下权力的固化及权力的不透明化,而导致这一原因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公共目标的制定不明确
公共目标的制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尤其是在最初确定公共目标时应以从群众中了解到真实情况为依据,在依据已确定的公共目标而制定的政府决策中体现公众意愿。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公共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就是不变的要素。
但是在实际完成公共目标的过程当中,却存在着公共目标与公共需求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在每年政府预算的制定与执行中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制定年度财政预算时都要针对每一项已经确定的公共目标进行费用的估量,做到心中有数。然而在执行预算时,由于对公共目标条件的基本认识不清晰、不明确,当初制定的公共目标与实际的公共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致使有些工作因经费问题无法开展。但是这些工作却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于是就会通过申请追加预算等方式达到动用预算经费去完成工作的目的。这样的做法和流程、费用用途等大量与此有关的信息是无法及时公开的,因而在此种情况下,公共目标就是可变因素。
公共目标可变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公众不再相信政府,认为政府言行不一,偏离了制定好的公共目标。在此种情况下,政府推行信息公开,必然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政府与社会的相对脱离,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公信力的缺失造成了信息公开中政府饱受质疑,政府信息公开饱受质疑使得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受到损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5]公众对政府公信力丧失了,政府公开的信息就会让公众质疑、不相信、不使用,从而导致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大打折扣。
2)公共职能的定位不清
政府职能是执行行政权力的过程和效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实践任务不断地变化发展,是一个可变因素。正因为公共职能的可变,提供的公共服务才会不断更新,进而公共服务水平会不断提高。随着社会需求的提高,政府职能不断向社会延伸,形成了社会对政府的依赖度高和社会自身治理功能萎缩的尴尬局面。然而,在实践中政府公共职能并没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化和定位也未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公共职能相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就成为不可变的因素,公共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便出现了。一方面,政府职能定位模糊、服务意识淡薄,在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公益性职能不健全,政府为公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履行生存照顾义务的本质性角色定位不清。另一方面,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差异显著,难以保证公正公平。弱势群体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与强势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反差巨大,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需要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3)公共权力的运行不透明
从本质上来看,公共权力是由公民将个人权力集体让渡出一部分而交由国家行使的一种功能与责任,[6]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质。公共权力既要来源于社会,又要受社会监督,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回归于社会。作为不同利益结构与利益诉求的映射,公共权力就难以逃脱地成为了某些利益关系在现实中表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逐利心理和现象也会附着出现。因此,在一定利益的诱导下,公共权力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利益倾斜,出现公共利益供给与分配不平衡的局面。
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公共权力的运行完全曝光在“阳光下”,此时的公共权力是不可变的,因为它要受到法律监督、公众的监督、上级监督、部门监督、制度的约束,要沿着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道路运行。而当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公共权力就不是透明体,就能“灵活”运用,此时公共权力就成为了可变因素。其可变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公共权力在不公开不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容易脱离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价值取向,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形成权力错位、缺位;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管体系和科学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就会使公共权力的运行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导致公权力滥用和权力失控,具有社会服务属性的公共权力就不能体现公共服务的价值属性,更谈不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务。
3 以信息公开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实现途径
1)建立以明确的公共目标为导向的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属于行政管体制,因此,要实现政府信息的有效公开,必须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需要统筹考虑政府机构设置,科学配置政府机构权力。从本质上看,信息公开是深化政府运行方式的一场重大改革,要以明确的公共目标为导向,有效配置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让公众最大程度了解政府工作,创新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认同感。
此外,要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评价和考核责任制度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级各地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明确信息公开义务人的各项职责,具体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责任人,明晰各自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等问责制度,构建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体系,谨防出现“集体负责”而实际“无人负责”的现象。
2)强化政府公共职能转变
所谓政府信息是与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密切相关,是行政机关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以信息公开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就必须从强化政府公共职能转变这个源头上入手。既要转变政府外部职能,将不应该由政府干、不需要政府干或者政府干不好的事情转交给市场和社会,理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界限,减少产生没有价值的政府信息;又要转变内部职能,勇于“刀刃向内”,梳理清理内部职能,明确职责范围,深化简政放权,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度,提供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构建公开透明的公共权力的制度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公开透明的公共权力的制度体系,就要不断完善工作动态督查机制、民意实时表达机制、流程规范处理机制和权力监督与制度惩戒机制,以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倒逼和上下联动的整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力量对公共权力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全领域全角度的全域监控,以权力的公开运行引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制度供给。
总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社会共享政府信息、向公众公开决策和办事程序、明晰公开的法律程序,让政府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互动更具实质性,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建立起和谐共享的政社、政民关系。
參考文献:
[1] 郭俊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2):34.
[2] 孙宇.构建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体系: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7.
[3] 蒋冠.论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取向[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 ,2010(12):77.
[4] 吕维霞,钟敬红.论信息公开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J].情报科学,2010(11):16.
[5] 钱振勤,赵春雷.论信息公开中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
[6] 赵璐.构建公共权力制约机制的若干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