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水陶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已成为云南的文化名片。建水陶是一门工艺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如今的建水陶艺术,在继承古代传统陶艺的基础上,还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活特色展现在世人眼前。
关键词:建水陶;创新;发展
建水陶艺,是手工劳动中的艺术行为,也是艺术创造中的手工技能,兼具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后世的我们留下诸多珍贵的工艺美术技艺。建水陶是我的根,也是我艺术生命所在。我始终认为发展的前提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结合个人对新时代的深切感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反映并讴歌时代,这是每一位陶艺家都应当自觉承担的艺术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有序推动建水陶艺的发展。本人研创的水墨,重彩(俗称彩填)技法为建水陶发展所做出贡和推动总结起来有以下八方面:
一、创新增强了建水陶的表现力,拓展了建水陶的创作发展空间。
建水陶自清代中期开始烧制细陶起,发展出色泥刻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晚清至民国时期生产了大量以书画刻填为装饰精致作品,然而,即便是像“断简残帖”、“淡艳”这类达到很高艺术水平并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风格也始终局限于图案化的形式上。我在继承前人开创的装饰技艺基础上,探索出“墨分五色”的刻填技法,让建水陶的刻填装饰能够表现纸上的水墨效果,大大增强了建水陶的表现力,拓展了建水陶的创作发展空间。
二、把建水陶从黑白世界引升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集体化的生产方式让建水陶的生产走向量产,加之特殊的社会原因,建水陶的刻填技艺不但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反而不断退化,以至于80年代至世纪末的刻填装饰仅能做到类似于简单黑白木刻的效果。为了复兴建水陶的文化并推进刻填技艺的发展,我应用自创的“陶上水墨刻填技法”将中国传统重彩画的色彩装饰到建水陶上,从而把建水陶从黑白世界引升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改变了艺术界对传统建水陶粗拙的看法。
我在应用自创的“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的过程中,以中国传统的意境美学为原则,以“六法”为绘画准绳,综合工笔画的严谨与水墨画的放达,通过亲手完成从起稿到刻再到填的全套装饰步骤,深入探究用刻填工艺与笔墨韵味之间的关系,创作出远观意境浑然,近看分毫毕现的精致作品,改变了艺术界对传统建水陶粗拙的看法。
四、使建水陶得到了从工艺品向艺术品的升华
传统中国画中笔为骨,墨为肉,有骨有肉画才有神趣。然而,传统的建水陶刻填装饰除了平涂色块的装饰之外主要以线描为表现手段,其形式只有笔,没有墨。即便是民国时期的精品杰作也无法达到纸上绘画的那种视觉饱满。我自创的“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在传统建水陶線描的基础上添加了墨趣,从而让建水陶的刻填技法获得了完整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途径,使建水陶得到了从工艺品向艺术品的升华。
五、改变了建水陶市场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
鉴于传统的建水陶大多以单色刻填为装饰,相比之下色彩较为丰富的“残贴”技法一度成为最高的技艺代表。然而,“残贴”装饰的色块以单色泥填成,久而久之便陷入简单的形式构成模式,不仅丧失了“锦灰堆”的文人趣味,也疏离了残破形式背后的哲学观念。我自创的“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的出现打破了已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形式主义“残帖”装饰僵局,将建水陶的装饰审美引向了开阔地带,它所带来的丰富表现力很快就改变了建水陶传统上以“残帖”为贵的观念。
六、从技艺与文化的双重层面推动了建水陶的生产与推广
我自创的“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被大量效效仿,普及到几乎无陶厂,无人不做的程度。由此产生的新气象为正在复兴的建水陶产业带来了强大的创作推动力,产品的装饰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促进了市场的繁荣。“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语言,更重要的是它植根于建水陶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它是技艺的创新,也是文脉的延续。实际上,向进兴于20O2年提出的“雅陶”概念就是对“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的文化内涵阐释,它意味着中国传统文人文化在当下的复兴与发展,它所延伸出的“文人陶”概念,如今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在建水陶的推广中大量应用。
七、大大提升了建水陶的经济价值
尽管市场上的产品总是有着丰富的层次,并非所有制陶从业者都能完全领悟到“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的深刻文化内涵,且能将之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实践中,但仅就其形式上的丰富性而言,就已经吸引了大量新的普通消费者与专业收藏者,大大提升了建水陶的经济价值。在同等的艺术水平和制作水平上,彩填作品的价格比线描作品要高出几十倍上百倍。
八、为建水陶产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效的途径
近年来,建水陶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与日俱增的需求量与缺乏熟练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需要大量的年轻艺人尽快成长起来。然而,传统装饰对用笔的功力要求很高,没有几年实践的年轻艺人很容易从中暴露出功力不足的破绽。“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丰富的色彩、层次、对比为年轻艺术人才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他们不仅可以由此在陶上演绎风格多样的中国传统书画,而且还能表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现当代的多元形式,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所长你避短,应用“陶上水墨彩泥刻填”技法,将学习与产生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掌握建水陶的独特工艺,领悟建水陶的深厚文化,扎实而快速地成长。
作为一名紫陶艺人,变泥为陶,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因为热爱,所以愿意把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研究和探索,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建水陶艺的发展做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