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湖南警犬技术工作整体水平的思考

2018-07-27 09:58:54李甫云刘文春
中国工作犬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警犬民警培训

李甫云 刘文春

近年来,湖南警犬技术工作着力推进实战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警犬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公安多领域,服务侦查破案,服务为民解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与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新时代要必须进一步提升湖南省警犬技术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制约湖南警犬技术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问题

(一)服务全警保障机制不健全。按照“归口管理,统一使用”运行模式,湖南警犬技术归口刑侦部门管理,警犬技术作为省、市两级刑侦部门的二级机构,由刑侦部门承担日常业务和保障工作。刑侦部门承担着警犬技术经费开支、基础建设、日常训练、出勤使用、繁育饲养、开拓创新等工作,而其他警种只要求使用,在经费保障上不予支持,并不能完全做到“共建共享”。导致警犬技术工作量越大,刑侦部门承担经费开支和责任也越大,许多刑侦部门领导对警犬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宽使用范围的积极性就越来越低,甚至会产生“上面九级台风,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

(二)实战部门对警犬技术使用认识不科学。有些实战部门特别是指挥员对警犬技术什么情况下能用、怎么使用、如何看待使用的效果等,不清楚、不掌握,这就使得许多地方主动用犬意识不强,在执行侦查、搜毒、搜爆、安保等活动中,不能将警犬技术作为一项基础技术纳入常规使用,导致2017年568头工作犬年平均出勤出勘现场仅2头次。正是因为对警犬技术不会用、不常用,造成了不想用、用不好,甚至是没有用的观念,使得警犬技术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不愿出勤、被动出勤、无效出勤,影响警犬技术人员使用积极性和警犬技术作用的发挥。

(三)培训数量难保障,质量难达标。警犬技术培训是警犬工作保持战斗力和生命力的“发动机”,但是我们却发现警犬技术培训在数量上难保障,在质量上难达标,使得难于培养出业务拔尖的训导员和工作犬,导致全省警犬技术发展后劲不足。

(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表现在警犬量少质弱,基地建设落后,经费保障难3个方面。

(五)警犬技术人员职业认同感不高。警犬工作环境艰苦,社会接触面窄,即使是工作十分勤奋的警犬技术民警也很少被领导和外单位同事所认识和熟悉,在竞聘上岗、评优评先等方面处于弱势。占警犬技术人员 60%的辅警因为经济待遇低、亲朋好友不认可,则更加缺乏职业认同感,流动性很大。能坚持下来的人员又大多是“老”(年龄偏大)、“大”(混大日子)、“难”(发挥作用难)。

目前,全省警犬技术民警获取专业技术职称的仅30多名,不少民警甚至认为获得警犬技术职称就更难改行或者缺乏实际意义,干脆不申报,导致警犬技术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警犬技术队伍不稳定,民警训犬、用犬的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矢志投身警犬工作事业了。

二、对湖南警犬技术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思考

面对新时代,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警犬技术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公安部刑侦局杜岩副局长在全国警犬技术工作(长沙)会议上强调:“平安中国建设对警犬技术工作的旺盛需求,既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破解制约湖南警犬技术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难题,满足新时代公安机关对警犬技术的立体需求,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决策部署,从组织模式、使用模式、培训模式、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真正提高警犬技术“四个服务”全天候能力,真正努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警犬技术队伍。

(一)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组织管理模式。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警犬技术工作已由单一的为刑侦服务发展到为全警服务,应用范围拓展到反恐、治安、警卫、禁毒、消防、边防等多警种乃至民航、铁路、海关等行业公安,特别是在治安巡逻、防暴处突等方面使用量逐年大幅增加。因此,要推进从部到县四级公安机关设立警犬技术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对各警种装备发展警犬技术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治安、刑侦、禁毒、监管、交警、特警、反恐、机场、铁路、林业等警种的警犬管理工作,强化对全省警犬技术的种犬引进、良犬繁育、基础幼训、专业培训、实战团队集训的统筹调配,统一指挥。

(二)推动警犬技术分类使用,创新警犬使用模式。按照“四个服务”的职能定位,调整配置警犬配备、人员结构、工作重心、管理模式、培训方式等资源要素,建成适应新时代警犬技术不同服务的分类使用。针对反恐工作需要,抓好警犬实战能力的培养,发挥警犬技术在反恐工作预防和遏制方面的作用,重点抓好机场、车站、重点场所公安机关警犬使用工作,培养具有规模效应、能适应反恐形势所需的工作犬。针对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工作需要,加大防暴犬服从性、撕咬力、配合度培养力度,将警犬技术纳入大规模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内容,将警犬技术作为防暴梯队重要一环,提升民警与防暴犬协作能力。针对侦查破案工作需要,重点提升刑侦犬质量,按照省级培养顶级刑侦犬2~3头,每个市州培养10头左右优秀刑侦犬的目标,提升警犬鉴别能力,推广血迹搜索、城市追踪、山地搜索等警犬新技术,提升刑侦犬在搜索、发现物证、提供侦查方向、搜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作用。针对重点安全防范目标及警卫工作需要,加强搜爆犬日常训练,增加出勤频率,提高搜爆犬对爆炸物特定气味的条件反射敏感度,充分利用大型活动和赛事安保锻炼搜爆犬能力,建议建立国家级、省级大型安保警犬技术团队,定期培训,统一调度,适时使用。针对失踪人员或物证搜索需要,加强工作犬搜索能力培训,提高搜索犬的技能和体能,“多、快、好、省”地服务民众需求。

(三)推进贴近实战需求培训,创新人犬培训模式。警犬技术是实战技术,培养警犬技术人才是源头,也是基础,源头活,基础才牢。只有采取分档分类、教考分离、因人因犬施教、因案因事演练等措施,警犬技术培训才可能实现勤务有犬用、培训有人教、创新有研究、发展有后劲的立体格局。

1.做强学历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政策文件,根据警犬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重点抓好学历教育培养储备专业高端人才。坚持警犬技术学校专业特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定向各省招录的方式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依托各省警察院校和公安部部属4大基地所、校的场地、师资、管理优势,扩大警犬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从源头上满足警犬技术队伍素质要求。

2.做精在职培训。依托部属警犬基地、所、校专业资源,由公安部组织免费培训警犬技术师资力量,进一步扩大基层一线的警犬技术师资培训班规模,培养中高层警犬技术师资人才,为各省复训工作提供师资保障。

3.做实培训内容。按照“一警带多犬,一犬具多能”培训思路,提升单警处置复杂现场和单犬应对不同环境的能力,培养复合型警犬技术人员和警犬。坚持警犬训练从“狗娃娃”抓起,省公安厅警犬基地作为二级繁育单位,探索“民犬警用”、“藏犬于民”途径,加强幼犬日常训练,重点突出兴奋性和胆量的训练,提高幼犬的适应能力,激发幼犬潜能。对幼犬实行考核,优胜劣汰,只有考核合格的受训犬,才能装备给一线实战部门。

4.做新训养模式。借鉴欧美发达警犬技术的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带犬民警将警犬带回家训养,并给寄养农户和带犬民警发放一定数量的特殊饲养津贴。以此强化幼犬和工作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激发警犬技术民警长期从事警犬技术的信心。

(四)完善服务实战机制,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实战使用是警犬技术的出发点。警犬技术工作的全部内容都要与公安实战相结合,要通过服务实战管理途径,研究解决实战需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技术难题,切实增强警犬技术服务实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整体水平在新时代整体水平的提升。

1.推广“民犬警用”,多渠道提高受训犬品质。“民犬警用”是警犬技术解决犬源、提高品质、推进装备的综合良策,是警犬技术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值得推广。在2006年6月公安部刑侦局颁布的《部属警犬基地、所、校国内选购警用犬工作暂行规定》中就提出了“民 犬警用”的要求和条件。多年来,虽然民间犬业有发展、服务有延伸、信息有交流、犬评有平台,但与公安部要求的“民犬警用”相差甚远。建议“民犬警用”的逐步推广要在部属警犬基地、所、校中加快,尽快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带动省级警犬技术工作单位逐步实施,为实现50:1的标准装备警犬具有强大推动作用。

2.根据实战需要,细化人犬结合培训内容和方式。警犬技术培训绝对不能流于形势,因为警犬技术是人犬结合的培训技术,应把服务实战作为训人练犬的出发点,突出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培训方法。在培训人员中,既要培训警犬技术人员掌握勘查现场程序,根据现场勘查和案情分析获得信息判断现场如何使用警犬,安排使用科目顺序,还要培养警犬技术现场指挥员根据实战需要排兵布战,科学用犬水平。人犬培训要严格考核,培训考试不及格或复训考核不达标的要坚决淘汰。

3.建立同步上案机制,适应现场灵活用犬要求。健全和完善警犬技术在侦查破案、反恐处突、治安巡逻等复杂案件现场用犬同出现场、同研案件、同步上案的机制。特别是将警犬技术引入打击犯罪新机制内,作为合成作战机制重要手段进行谋划布局,按照“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的要求,与其他侦查手段、技术支撑、情报信息等同步上案,强化用犬意识、固化用犬流程、把握用犬先机。

4.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移动视频设备,推行信息化管理。湖南建立警犬技术工作管理应用系统,全面掌握全省警犬、技术人员、培训、复训、使用等基础数据和工作情况,让信息多跑路,管理少跑腿。再结合警犬现场实战指挥系统真正实现将系统数据作为评价警犬培训质量、现场使用能力水平、警犬技术人员现场使用等依据,提升内部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五)探索警犬技术队伍激励机制,稳定专业技术队伍。与其他岗位比较,警犬技术工作苦、累、脏,虽然已纳入了警务技术序列,解决了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但是训练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相应的补贴标准和激励措施还不完善,很多正式民警留不住。队伍中绝大多数为通过短期培训上岗的辅警,这与应承担的重要职能不匹配,而且由于收入低等原因,辅警的流动性也很大。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无疑影响了警犬技术事业的长远发展。吸引留住专业人才,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是警犬技术队伍建设的关键。以公安警务技术序列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激励表彰机制,留住专业技术人才,稳定队伍。

1.用好用足惠警政策。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推动警犬技术作为刑事技术重要内容纳入专业技术职务序列,将专业职称与职务、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挂钩,积极争取将警犬技术津贴和动物防疫津贴纳入岗位津贴范围,从国家层面上理顺包括警犬技术在内的技术队伍管理体制。将警犬技术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由省级公安机关统筹招录,对警犬技术专业和具有训犬资质人员与社会人员分开招录,对特别优秀专业人才实行“绿色通道”,对入警的警犬技术工作人员规定10年以上年限要求。

2.建立分类管理的队伍结构。争取将警犬技术岗位辅助人员纳入《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范畴,将警犬技术队伍按照专职民警、兼职民警、辅警三类划分,实行分类管理,科学考核,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层级稳定的队伍结构。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规范警务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完善警务辅助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各项实惠保障,切实落实警犬技术辅助人员职业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宿感,让占 60%的警犬技术人员队伍稳定,结合实惠政策真正激活队伍。

3.按照“一专多能”要求培养队伍。坚持警犬技术民警做精警犬技术的专业化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警犬技术民警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知识培训,如现场勘查、现场分析、发现提取物证、视频技术、带犬抓捕、蹲点守候等,将警犬技术与其他刑事技术以及侦查有机结合,大力加强警犬技术民警现场勘查能力、侦查思维和证据意识。

4.搭建警犬技术人员成长成才平台。培育警犬技术优秀团队,按照“1名民警+3名辅警”的模式,建立由民警指挥用犬,辅警专职训犬、带犬、用犬的四人小组警犬技术团队。完善警犬技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利于专业人才成长的要求,改善和营造警犬技术专业化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氛围。建立全国、省级警犬技术人才库,或将警犬技术人才纳入刑事技术人才库,通过到案指导、疑难会诊、教学授课等形式发挥警犬技术专业人才的价值。

猜你喜欢
警犬民警培训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8期)2020-10-29 07:33:21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9期)2020-10-15 02:35:07
培训通知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7期)2020-08-04 10:19:01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6期)2020-07-14 16:10:40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