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渝
贵州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巡视员。贵州省省管专家,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已出版文学、文艺理论、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过多种丛书,主持过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乡土文明的国家,无论现代化和高科技如何发展,乡土的诗意以及对人心灵的滋养,都是不容忽视的。
乡愁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一诗,12行65个字,4个非常单纯的意象(船票、邮票、坟墓、海峡),纵的时间感(历史感),横的空间感(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构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原乡”意识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乡愁。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认为, 所谓“乡”是指由血缘(即家族、宗族关系)和地缘(即聚居)建构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是乡土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方式;所谓“土”即这个社会赖以形成、维系、延续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因此,“乡土”二字清晰勾画出了一个依靠农耕和宗法支撑的传统中国形象。
在面对乡村与城市的冲突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物质层面的东西,看到传统中国形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衰落,自然会产生挽歌的情调。但当思想深入下去后,看到的就是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就会发现传统的精神价值并没有死去。即使我们觉得乡土在唱着一曲挽歌,也不要忽略了在这挽歌中其实带着涅槃的信息。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对传统乡土的眷顾,是两难、也是必然的境遇。我们需要记住怎样的乡愁?个人的乡愁,现实的乡愁,民族的乡愁?……
今天,社会的乡土性,与过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但在精神气质上却又变亦未变,脉息相连。乡土与中国的关联,是无处不在、生息不断的。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乡土文明的国家,无论现代化和高科技如何发展,乡土的诗意以及对人心灵的滋养,都是不容忽视的。乡土的话题永不过时。而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乡土还有很多资源可以继续发掘。传统文化在一个村庄里是日常生活的综合,反映到点点滴滴的生活里面。作为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不管是宗族的关系,还是血缘、地缘、情感的状态,看似淡漠了。这种衰微不单单是经济的原因,实际上是文化共同底线的丧失亦或是重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谈乡土?是一个特别现实而棘手的问题。
前些年有个口号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的人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农民变成了市民,变成了城里人,就可以万事大吉。但是背后一个大的文化背景没有足够重视:怎么让农村变得更好,怎么让农村更像农村,怎么让农村适宜居住,并保留文明的样态。一个古老村落应该活在古代,还是活在当代?
乡土文明在现代性的强力主导之下,以城镇化、产业化、空巢化等多种方式,从生存方式、生活形态,到生产方式、社区结构等,都发生了剧烈又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结构性的,而且是根本性的。据冯骥才前些年的调查,我们的村落有360万个,现在则是270万个,也就是十年里我们损失了90万个,保守一点地说,我们一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很耸人听闻。我不清楚他所说的“消失”是如何定义。问题还在于,这种变化正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旧有的乡土文化的整体性已不复存在,长期处于自然经济、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乡村形态,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一些原始质朴的东西正在村庄中消失,乡土现实在多样性中充满不确定性。对在城市化发展中乡土文明的走向,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我们今天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都在慨叹天这么蓝。然后我们不肯留下来在这里终老一生,而是选择城市居住,在想象中建构我们对乡村的理解。我们中的很多人,上推三代或者我们自身,都曾经是农民。我们的所有传统几乎全部来自农耕文明。乡土中国一定要有新的形态、新的气度。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保存好这些文化空间,并传给我们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