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育在个体生命成长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不可少,只有在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热爱生命,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审美能力。只有在美术教学中真正进行“人”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生命才能因美术而美丽。
【关键词】艺术修养 美术教学 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50-01
引言
写尽山川气势雄,丹青尽在笔握中。
黄红蓝紫春竟好,超胜人间造化功。
画笔有情,生命因美术而美丽
美术自有其不可言传的美妙,所以古今中外多少成功的不成功的“爱美之人”甘愿为它穷尽一生、寂寞一生、也绚烂一生。
生命因美术而美丽。
一、美术与生命
谈到美术与生命,我首先想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藤叶》:
在漂泊画家的聚集地格林威治村,女孩苏艾和琼珊源于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她们合租了一间画室同住。不幸的是琼珊染上了可怕的肺炎,奄奄一息的她望着窗外那株常春藤,深信最后一片藤叶飘落时自己也将离开人世。苏艾细心地照料她、鼓舞她,却无法把她从悲观绝望的旋涡中救出。瑟瑟秋风冲击着这座被肺炎病魔蚕食的村庄,藤叶一片片坠地,琼珊的生命似乎也将走到尽头。这时,因画画需要,楼下一事无成的老画家贝尔曼被苏艾请去作模特。得知琼珊的病况后,他亦惋惜不已。那夜暴雨来袭,常春藤残留下了唯一的藤叶。又一天的风吹雨打,那最后一片藤叶仍旧紧紧地长在枝条上。琼珊看到那片顽强的藤叶终于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在苏艾的帮助下她康复了。而楼下的老贝尔曼却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听说他在前一天夜晚搬了梯子和绿色油漆在常春藤旁边的墙上冒雨忙了一晚。原来那“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画上去的!
最后一片藤叶始终没有凋落,只因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老贝尔曼用他的色彩,把他的希望画在了藤叶上,无声无息地传给了琼珊——一种生命的暗示。而当琼珊接到这种暗示并重新点亮生存的希望时,她这片脆弱的叶片也就又流动着生命的养料,又开始复苏了。
所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活着的一个重要理由,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二、艺术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感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甚至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如齐白石“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鸟虫,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生机勃勃之感,让人在笔墨意蕴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像闪烁着的熊熊火焰,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是那样单纯强烈。然而,在那粗厚与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使观赏者无不感应到画家丰富的主观感情,心灵为之震颤,激发起对光和热的渴望。
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美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富有个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人的综合素质。美术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育在个体生命成长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不可少,只有在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热爱生命,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审美能力。
归根到底我们的美育是要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像日本泽典明教授所说:我们通过美术这个学科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因此我们不能把美术教育看成一个单独的课程,而要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學生个体生命的环境是感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有着自己发展的特殊性,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断定、都带有个性化的内涵,对同一事物的理解都含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见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不能把美术教学做成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递,而是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到美术学习对于自身生命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我在上美术鉴赏课时,往往和学生探讨生活中美术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谈谈服装的造型和颜色的搭配,身体胖点的人应该穿竖向条纹和较深色的服装,因为在美术图案中竖条纹和深色都给人以收缩感,相反穿横向条纹和浅色的衣服,给人一种扩张感,可以弥补身体瘦弱的不足。除此之外,有时也和学生探讨一下居室的装修装饰,文化长廊和黑板报的设计,手机、汽车的造型等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接着我会过渡到美术对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发展个性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艺术修养是提升生命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能使学生结合自身需要产生了解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让美术教学润物细无声。
我们美术教师应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生长,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创新。只有在美术教学中真正进行“人”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生命才能因美术而美丽。
四、结语
作为一名平凡的美术教师,没有能力写尽山川,就画一片生命的常春藤叶吧,为这世界延续绿色的希望,那将是我们最骄傲的杰作!
参考文献:
[1]《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集》9787506263887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世界美术简史》754402076山西教育出版社.
[3]《美术教育研究》期刊1674-9286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4]《生命沉思录》9787535455154长江文艺出版社.
[5]图片源自中国图库编号:23149129070.
作者简介:
吴雁晴,1971年4月出生,山东聊城人,高中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