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发展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2018-07-26 03:53杨海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三农党组织

杨海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发挥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各级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队伍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本文以大兴安岭林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着力点,从三农的发展历程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历程,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在2017年10月19日上午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正跨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斗目标的开创期,也正是大兴安岭地区正面临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大兴安岭林区有行政村80个,农村党组织在林区乡村振兴战略中,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三农”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

阶段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思想的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在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开启了一次巨大的理论飞跃,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农村改革拉开了序幕,1982年颁布了第一个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广大农村开展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随后1983年至1986年的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农村各项改革的健康发展”。使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在农村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之后,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恢复整顿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人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阶段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思想的提升。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新要。围绕农村改革的新任务。2007年一号文件围绕三农工作主要任务,提出“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2008年和2017年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二、从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发展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物质基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讲话和文件精神进一步指明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为贯彻和实施农村政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林区经济转型时期,要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要大力发展农村乡镇集体企业,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输送与转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转型和发展。

积极传承和复兴优秀传统兴安文化,夯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文化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向下延伸,要提高其在农村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要借助乡村文化的涵养与支撑,进一步丰富政党文化、拓展政党建设的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乡村是传统的宝库和栖息地,失去乡村也就失去了传统、历史与文化,也就丧失了前进的基础。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的北部边陲,拥有独特的驿站文化,北疆文化,抗联历史文化,铁道兵文化、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文化,所以要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适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传统乡土文化中重实际而轻玄想的务实精神,夯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化基础,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三农党组织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清华党组织公开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