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2018-07-26 10:39倪福梅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新课改小学数学

倪福梅

【摘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强,导致很多小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定困难,而教师一直采用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教学感到厌烦枯燥,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很难保证教学有效性。在新课改理念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思想,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黔南州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16A133)的相关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98-02

引言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随着新世纪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本质,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受到的关注更高。近年来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需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阐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总结若干策略。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烈,喜欢探究新奇事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能够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对教学内容兴趣不大,反而将精力放在课堂以外的内容上,这也是很多学生上数学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原因,学生學习数学缺乏主动性,不喜欢主动听讲,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数学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纠正,学生就很难再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了。

2.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即可,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学氛围沉闷枯燥,教学效率低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完全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师生关系很差。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榜样,如果他们喜欢某个教师,就会更喜欢听他的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除了在课堂上多提问、多交流外,课余时间还要积极主动的向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学生成为朋友,面对面沟通。尊重学生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否定,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兴趣是能够后天培养的,特别是在校学习期间,也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机会,采用更加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们非常喜欢一些卡通形象,而卡通形象能够成为教学的工具,可以将卡通形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师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喜羊羊和美羊羊家里都有一个花坛,喜羊羊家的花坛是长方形的,而美羊羊家里的花坛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天喜羊羊到美羊羊家里做客,觉得美羊羊的花坛很漂亮,就想把自己的花坛拆了然后盖成平行四边形花坛,美羊羊告诉喜羊羊“拆了还不行,你还要买砖头呢!”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直接把长方形的花坛拆掉不能盖成和美羊羊一样的花坛,是不是两个花坛面积不一样?应该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呢?听了喜羊羊和美羊羊的故事,学生们兴趣高涨,开始积极讨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实施课堂的有效倾听

有效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充满真诚、耐心的倾听,即使你没有给予对方帮助,也会因为爱心的存在,使他的心灵获得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对于小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教师如慈祥的长者始终微笑着面对,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耐心听他们把问题说完。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关爱,体验可贵的心灵满足,真正从心底涌起被人欣赏(特别是被教师欣赏)的幸福。这样做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次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点燃的是思维的火花,铸就的是价值的追求。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不强,是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存在困难的原因之一,新课改要求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因为逻辑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让学生针对三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总起来,最终学生得到了结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三种都是直的,线段长度固定,有两个端点;射线长度不固定,有一个端点;直线长度也不固定,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虽然问题不难,但是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实施有效课堂提问

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文青.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活动课教学[J].都市家教.2016,(11):35.

[2]华莉.影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因素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6,(08):55.

[3]高盟.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对策[J].新校园.2017,(12):20.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