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思维,搭建多元课堂

2018-07-26 10:40梁小菊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语文

梁小菊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什么是创新思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创新思维是摆脱旧的思路,采取非习惯性的思维方法,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思维,从而产生创新能力。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单注重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致使学生被动盲目地学习,缺乏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71-02

课堂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作为教师,就要立足课堂,在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起创新的舞台,唤起其创新的意识。针对以上原因,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索,现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保证自学时间,提高质疑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早就养成了学习上的依赖性。教师成了指挥官,指哪条路学生就走哪条路,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回答什么问题,老师先入为主,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既定轨道,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围绕老师所提问题团团转,学生哪还有质疑的机会。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故在教学新课前必定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先有充分的自我质疑、释疑,进行个人质疑后,然后小组内部解决疑问,集体解决疑问及各种形式的释疑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质释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特别是中低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好胜心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所提出的问题还比较肤浅,甚至没有什么价值,扰乱课堂的预期计划,但作为教师都要高度重视,不应不屑一顾或拖拉过关,或否定喝斥学生,而应在肯定其努力的情况下,给予中肯的指导,杜绝扼杀学生质疑兴趣的行为,充分保护好其质疑信心,调动质疑积极性,最初学生的质疑一般会集中在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上,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学生对疑问的解开,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尝到由质疑带来的满足,加上老师适时适度的表扬鼓励,学生定会产生质疑兴趣,逐渐形成质疑习惯。逐步提高质疑的能力,指导学生找有价值的疑点,让其充分自信地质疑,在质疑过程中不断思维,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营造创新氛围

在课堂或者课外,都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小活动,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创新,创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创新氛围。在新课改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避免了教师从头讲到尾的弊端,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主动营造一个轻松、温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有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创新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甚至课外组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让学生激荡思维,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寻找创新的亮点。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只是引导的作用,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避免僵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地去发挥,鼓励学生跳出思考的牢笼。即使学生思维出现偏差,也尽量不要批评和训斥学生,灵巧的引导学生思维转向正轨即可,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勇于创新。

四、帮助学生形成习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习惯主要是指逐渐养成的并且不易改变的行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有益于学生主动地以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要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必然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并形成固定的行为规范。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开展想象力,运用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采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识字、阅读、作文等各个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习惯,具备创新的能力,这都有益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五、设悬巧妙,开启创新思维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创设出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各种小疑问。教师课前引导新课时,设置“悬念”,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解决重点及难点问题时,设置悬念,可把重点寓于趣味之中,引起学生对重难点的关注。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在学习课文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国土合起来,这样就变得更大了。而地球上还有没有什么地方的面积比陆地面积更大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海底世界》,并紧扣课题提出疑点: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里面的世界又怎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疑点就会解开了。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总之,在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根据小学生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文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形象。使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思维,促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扬创新的潜能。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单红娟.小学语文思维训练的原则《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002期.

[2]李维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张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1,(05).

[4]徐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J].渤海大學,2014(1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