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要】依据相关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子女,大约30%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老人带,有的亲戚带,甚至有的自己照顾自己和弟弟妹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空白。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困生”相关问题,旨在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难点。
【关键词】进城务工 随迁子女 学困生 原因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困问题有效干预校本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715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93-01
前言
学校里在老师们的教育下,进城务工子女,他们的学习状态逐步有了较高的提升,可是,这些学生经历双休日,又如“放羊”,学习状态一落千丈……势必形成了“学困生”。
一、成因分析
1.家教
进城务工子女,大约30%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老人带,有的亲戚带,甚至有的自己照顾自己和弟弟妹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空白。有的父母虽然在身边,但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于孩子的教育。即使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重视,自己的言行有时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家访时,经常遇到家长和老师谈话漫不经心地的样子……这些状况使一些学生的学习长期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失控状态,不守纪律、作业不认真、抄袭甚至不做等等,对学习不感兴趣,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懂不会的知识如同滚雪球,逐渐成为“学困生”。
2.“好玩”
好玩是一个孩子的天性。可这些孩子的“好玩”其实质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孩子生活在一个孤独寂寞的世界里,缺少同伴、缺少交流、缺少关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加之有“好玩”,因此“玩”忽所以,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试想他们的学习会好吗?
3.“自信”
大家都知道强烈的自信心是学习的动力保证,孩子对学习一旦失去信心,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学习过程中又屡次“受挫”,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在上课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和同学。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伴的责备批评,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等,这些言词听多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总拿“自己笨”当成考不好的理由,对学习、考试、老师产生畏惧或反感,造成了“学困生”。
4.“态度”。
学习态度不认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理想,行为习惯差,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对一切无所谓,因而在学习上缺少激情,不去动手实践、操作、分析和验证,不愿探索、研究,只学了点皮毛,而学不到精髓,学习效果自然差。
5.“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进城务工子女流动性大,各地教材又不一样,教学进度有快有慢,老师教学风格也有差异,导致流动学生的基础薄弱,听不懂老师上课内容,日积月累,知识难以衔接,家长知识水平又有限,无法辅导,使其成为“学困生”。
6.“个性差异”
这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接受能力慢,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再加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等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使得反映能力慢的学生受到“优等生”的干扰,没有时间独立思考,长此以往,成了“学困生”。
二、改进方法
1.勤家访
他们的家长教育观念普遍落后,不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作业懒于过问,或者已经知道孩子成绩很差,于是“无所谓”“得过且过”。为此,老师要勤于家访,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诚意和关心。结合父母的现状,指导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有的家长没有能力指导孩子,也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老师可提醒家长务必抽少许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多陪陪孩子,和老师多沟通,在家看一看评一评孩子的作业,多鼓励少批评,并适当诱导,让孩子意识到父母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2.常鼓励
一年级有一位小女孩,开学时连名字都不会写的,由于别的同学在学前就接触过加减法,可她之前根本就没见过算式,学习时,经常出错,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有一天早晨,她竟然不想来上学,家长告诉我,她很怕见到老师,又怕同学们笑她,产生了厌学情绪。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她举手,就叫她回答,若答不出来,就慢慢地引导她说,而不是直接让她坐下,一旦她回答出来了,我会发给她小奖品鼓励她,并让全班同学表扬她给她鼓掌,渐渐地,她爱举手了,通过我和班主任的努力,她经常会利用休息时间让我给她出题,可以看出,她已悄悄地对学习恢复了信心。“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学生都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信心明显增强了。
3.激兴趣
学习,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和巧妙的方法,更有使其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这些因素,使其溶入到教学之中,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吸引着他们的注意,有了学习不竭的动力。
4.抓基础。
有一位五年级学生连三年级的整数乘除法都不熟练,如何学习五年级的小数除法?老师设计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竞赛,如计算竞赛、基础概念竞赛等,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根基。
5.多关注
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板演、回答问题,及时检查他们做题情况,发现问题,找到他们知识的欠缺点,教学内容可以少安排点新知,留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使他们尽可能地理解透新知识。
6.及时补
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不可能处处注意“学困生”,有些知识和能力还是需要课下补一补。但补习一定要及时,否则积压多了,就会影响到后期的学习。比如有的计算题易错,就帮助他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有的学生找不准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让他们熟记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可以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结成“一帮一”的学习小组,学困生就能随时随地地得到同伴的帮助,学期末还可以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
“学困生”的问题在进城务工子女中很普遍,这就需要老师们正确的对待,认真的研究,有針对性地开展教育研讨,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帮助,让他们脱困争取转优。
参考文献
[1]陆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难题如何解[J].人民论坛,2017年19期.
[2]夏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研究[J].魅力中国,201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