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气凌云人如玉 书画咏志笔生花

2018-07-26 09:29马金桥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文化

马金桥

不食人间烟火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在文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生长在四川成都,川人骨子里的那种自由与特立独行在她的画作中可窥知一二。小时候,家就毗邻李白故居、陈子昂读书台、杜甫草堂,父母会带着孩子们去看青城山、都江堰,讲那时候的故事。这种自然与人文环境,让小文蔚仍在懵懂时便充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憧憬。

而真正让文蔚走上艺术道路的,还应该是她的家庭。她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教师。父亲读私塾长大,是当地的小才子,能诗文,也喜作书画。他心中自由烂漫,充满理想,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会将美好的向往都与儿女分享;尤爱《庄子》,还能诵出《逍遥游》等名篇。这让文蔚小时便被古籍经典环绕,接受传统教育,内心拥有—份独特的空灵与美好,这种脉络相连,让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发展得如此自然。“我父母如今年近八十,他们心里面更是清静如童子。就如《道德经》所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心中永怀理想,不关注外物,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而对于理想的认知,文蔚很赞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阐述:我们都需要有人看着我们,第一种人期望无数眼光,期待公众的目光;第二种人需要熟悉的眼光;第三种人需要爱的眼光;第四种人需要想象中遥远的一双眼睛,那是梦想,有梦想就会永远前行。

文蔚潜心研究中国书画,在写意山水、仕女等方面有很高造诣。许多名家名人都曾称赞她的“丈二大画”,作为女性画家,气势如此磅礴,可谓少见。画作中蕴藏的大家风范与担当精神,离不开文蔚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作为中国的艺术家,文蔚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中国画如何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和风采。“在这个时期,艺术家的艺术不能仅仅是自我的表达,这都是比较局限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我们的内心都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我们的国家如此博大强盛,经济已经崛起,文化必随之迎来盛大复兴时代,我们也应在这个历史时期表达自己的态度。”

文蔚认为,中国在文化方面尤其有优势,對文化应该有完全的自信。中国五千年文明,是西方文明不可比拟的,并且传承至今一直未曾断流。我认为,如何高调地去弘扬自己的文化都不为过。“在世界艺术中并不只是有中国文化的一席之地,而是要去引领的,要有这种态度和使命感,展现自己的大国魅力和气场。”

心怀历史责任感的文蔚让人心生敬慕,这种大气与她清逸的性格完美融合。无论是举办展览还是讲座,她的主题永远与弘扬中国文化相关,并能够从艺术与历史的角度进行剖析与解读。论画家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文蔚这段话总结得很是精辟“画家应该离时代远—些,保持距离,能够反思;画家应该离时代近一点,贴近时代以便于了解。既远又近,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也能够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和气象。”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Q《北京青年》周刊

A文蔚

Q您曾多次举办展览,其中2016年9月于杭州举办的“文心蔚然——G20峰会文蔚书画展”更是引起轰动,受到世界各国的政要嘉宾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赞誉。那么,作为中国的艺术家,您认为我们的中国画如何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和风采?

A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核心追求方法论上就有差异,中国文化讲求和,最后一切都可以融合贯通,和的文化最终集大成,所有文化都能合而为一,因为它是汇通的,通达的。西方文化追求斗的文化,将自己与外界对立起来,有对立就有是非,他们认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可转化,有是非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纠纷,就有争执就有战争,最终由战争走向毁灭。

中国传统哲学将这个民族的深邃智慧都体现出,比如《道德经》、《庄子》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其实很多国家都在受传统文化的启示,而我们自己还没有完全感受到它的力量,没有受应该有的教益,最终还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文化不够自信,不够自信也是受到历史上鸦片战争等的影响,反思得过了头。

那时候文化人都在思考,我们这么弱、如此轻易被打败,是不是文化出了问题?就开始自我总结了。中国人君子文化太讲求自谦和自省,当然这也是那个时候文人对国家危难时痛心疾首的表现,但我们认为到现在看来,是过了。中国文化就像是中医,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懂,传到庸人手中就变成了江湖术数。不是真懂的人不一定完全领会好的文化,人达到不了这个境界,就不要去怪文化。

最近,我在这方面的思考比较多,五月下旬还受海南电视台邀请去海南电视台讲课,主题就是中国文人画的鉴赏,包括其在当下的世界影响力。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历史时刻,有责任感的文化人其实都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

Q今年,您开始了“文心蔚然”文蔚书画展巡回展,4月的上海展已经圆满成功,期间有何收获?

A我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做全国巡回展,现已在北京、天津、杭州(四次)、无锡、银川、深圳、上海、香港等地成功举办,得到当地文化界及各界精英的认可好评。

2014年巡展刚开始时“雅昌”采访我,说女性做全国巡回展很罕见。而我只是感觉自己的艺术该出去走走了,只有深入到各个地方与同道交流,与大山大水对话,才能将自己的心灵吸纳更丰厚的自然及人文的养分,汇集于心,行于笔下。

我这一路走来觉得如期所愿,每个地方的展览都有各方面收获,比如说我今年四月在上海的展览,影响和反馈都超出预期。计划上海展览的时候我还担心会应者寥寥,因为上海在我思想中该是一个比较“崇洋”的地方。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