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薇,刘渝松
(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云南 楚雄 675000)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式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针对信息需求的个体或团体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其所需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收集、整合、重组,为其提供最快、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服务。它既是对传统信息服务(即,服务面窄,服务质量不高、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低的信息服务)的提升,也是对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的一种深度变革。
地方院校图书馆作为当地信息服务的主要机构,应适时根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的急剧变化,不断充实馆藏资源、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主动调整信息服务模式,形成以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导向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格局,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信息服务。
目前地方院校图书馆由于受人员水平、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多样性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服务理念与意识等因素的制约,信息服务的模式大多停留在传统信息服务的层面上,这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化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不相适应。目前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形式。
信息资源导读服务是图书馆馆员对到馆用户有针对性开展文献资源的推荐、查询,并引导用户快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或文献资源。这是目前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
学科联系人是地方院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学科或专业建设发展及用户的需求,在图书馆与院系和用户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是用户与图书馆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人员”。目前学科联系人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大众化的文献信息宣传和被动式的定题咨询等服务上。
开放式的馆藏文献资源一站式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打开纸质馆藏文献资源大门,读者从一个入口进出书库,通过一体化的借阅系统,一站式地完成借阅服务。
图书馆将购买的或共享图书馆联盟的数字信息资源,通过在学校网站或图书馆页面上创建链接,让用户通过链接即可查找所需要的数字文献,从而为用户提供大众化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
作为传统信息服务的扩展,地方院校图书馆借鉴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的做法,开辟了具有人文气息的个性化服务场所(如书吧,讨论区、个性化阅览室、自修室等),为读者提供宁静的、学习氛围浓厚的个人学习空间,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环境需求。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方向,是提高地方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以及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改变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方式。目前基于互联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简称现代信息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2]。
信息资源分类定制服务是指图书馆按信息资源、服务类别、用户群体进行分类,形成多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库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时需求,对所需信息资源进行再分类和定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信息资源分类定制服务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服务系统和服务形式中来完成的。
信息推送服务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如,“web广播”,电子邮件、微信、手机短信等),根据收集到的用户信息需求特征,通过人工方式或软件系统自动处理的方式,定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与可能需要的服务推送到用户的信息接收终端上,以实现主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传统的信息检索是根据主题、关键词、标题等的相似度进行的检索[3],其获得的检索结果往往具有重复率高、相关性低的特点,用户满意度不高。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就是充分利用用户信息建模技术、信息过滤技术、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通过收集用户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特征,建立动态的用户模型,根据用户模型制定检索策略和检索方案,并进行检索,找到用户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具有服务的个性化和检索的智能化特征。
垂直门户是针对某一学科或主题领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体系,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资源集成和深入的揭示(收集、筛选、过滤、组织等),并提供各种服务的专门信息门户[4]。垂直门户立足于提供用户对某一领域信息的精品服务,其目的是满足用户专、精、深的信息需求,是一种高质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比较典型的有英国的社会科学信息门户SOSIG,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有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CSDL(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这些门户一般都依托图书情报系统,属于数字化图书馆的一部分[5],是我国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优势服务类型。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参考咨询服,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平台,采用计算机、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通过BBS、E-mail、短信、QQ、微信等互动交流方式来实现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专门化的便捷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打破了信息服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即时、交互、灵活的特点,是一种与网络技术和即时通讯工具紧密结合的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My Library是一个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通过web页面以个人用户的方式进行个性化资源定制、推送、集成的系统。其根据用户提供的“关注”资源,对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及Web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搜集、组织、整理,形成一个面向用户的“个人图书馆”,My Library具有使用简单、管理高效,内容实时性强的特点,是美国康耐尔大学图书馆推出的一种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系统。My Library用户通过个人账号登录,即可建立、定制、管理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库。目前,My Library提供针对图书馆本馆用户的馆藏学术型信息资源服务和由信息服务商(如Google等)向网络用户免费提供生活、娱乐型信息资源服务两种形式的Library个性化服务。国外现已大规模使用My Library系统,国内的部分高校也在使用这一类型的系统。同时,国内的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适合自身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系统,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TPI系统[6]、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7]、厦门大学图书馆知识资源港[8]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院校的数量快速上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明显,提升其办学水平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与服务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楚雄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90多万册,电子图书80多万册,学术资源数据库18个,学科联系人10余人,现已实现馆藏纸质文献资源一站式借阅服务,在人文气息的个性化环境服务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但信息服务还停留在人工方式进行资源的导读、参考咨询服务和数字信息资源的大众化传统服务方式上,是典型的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目前,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已将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向了实现一体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上,而国外高校图书馆在基于网络环境的服务个性化、内容多样化、特色化方面优势则更为突出[9]。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在基于网络环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表1为地方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与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进行对比。
地方院校图书馆现有的信息服务中互动性主要是人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式的互动服务,服务成本方面主要是人员成本,这两方面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个性化、时效性、信息量、服务范围方面明显不足。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在服务资源、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借助各种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采用多种社交软件,通过分析用户的特征,可全天24小时进行主动式的信息推送服务,其在个性化、时效性、主动性、服务范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需要进行前期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设备、数据资源的购置以及后期对平台、设备、资源的维护,人力、物力投入大,服务成本高。
表1 两种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借助于先进手段与方法来满足不断提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优化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能改进与提升地方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水平。
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户对信息资源需求所呈现出来的求快、求新、精深化、专业化、差异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快速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继续发挥自身人性化、低成本服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地方院校图书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和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地方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需遵循以下的原则,并积极采取措施。
(1)主动性原则。就是以服务用户为主导,主动收集用户信息需求的相关信息,分析用户个体的个性发展,主动将用户所需信息资源推送到用户终端,以达到针对不同用户主动进行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
(2)个性化原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信息资源的组织、选择、推送都是以用户为导向,并按照用户的需求和用户个人喜好、兴趣、习惯等建立和设计相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向用户提供能满足其最大限度需求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包括三个方面[10],即服务资源个性化,服务方式个性化与服务内容个性化。
(3)灵活性原则。根据信息服务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灵活多样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同时注重服务的特色化和智能化,有效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服务需求。
(4)时效性原则。借助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快速获取用户所需主题的信息资源,并将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快速的筛选、匹配、整合与集成,形成有序的、一体化的信息资源,以最快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信息服务的时效性也强烈地体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需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
针对地方院校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存在服务意识薄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信息资源整合度低、时效性不强、网络化与智能化服务手段使用不够深入、馆藏特色资源匮乏、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把握不精准等一系列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以积极改进。
(1)增强个性化服务意识,建立适合地方院校图书馆实际的现代学科馆员制度。服务意识决定服务质量,意识的强弱决定服务水平的高低。树立强烈的个性化服务意识,并将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高低和服务效果的好坏,是改进地方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首要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科馆员制度,培训、选拔专业能力较强的图书馆员,构建学科馆员与学科之间的“一对一”匹配,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化的个性化服务。建立适合自身特点学科馆员制度是地方院校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所在,也是将地方院校图书馆建成现代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2)积极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搭建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地方院校图书馆在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上相对于国内一流高校在建设资金、技术水平、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距。加大建设资金的筹措、提升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训技术人员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中的难点,也是搭建好网络服务平台的必由选择。同时,整合与集成现有的信息资源是提供准确、高效的个性化服务的重点。分散、零乱、无序的信息资源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使用。将结构化的数字资源(中英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可共享的图书馆联盟的数字资源等)、馆藏资源、互联网中的非结构化信息资源[11]等进行组织与整合,形成由简单的文献提供向专门化的知识模块提供的转变,使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本质上得到提升。
(3)建立特色馆藏资源,构建多源头、多层次的馆藏资源保障体系。资源是图书馆的两大基石之一,而特色资源则是吸引用户、建立特色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在馆藏资源的建设上,地方院校图书馆不能仅基于“他有,我也有”的思想来建设,还要根据地域的地方文化、历史等特色和学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来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如彝文数据库、地方古籍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等特色馆藏资源,形成以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为基础,特色馆藏资源为支撑、非结构化信息资源为补充的馆藏资源体系。同时,通过图书馆信息资源联盟、数据库提供商、文献提供商、互联网、个人(专家、学者)等多个渠道、多种源头来构建馆藏资源保障体系,以此来有效地支撑个性化信息服务。
(4)以满足个性化服务为导向,建立用户特征数据库。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要弄清服务对象的“基本特征”。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就用户的基本信息和信息使用情况、所关注的信息资源类别和程度以及用户喜爱的信息资源传递、浏览的工具与平台等。建立用户特征数据库就是将用户的基本特征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形成用户特征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特征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时收集用户的信息访问、检索记录,实现即时地、动态地构建用户特征信息,及时把握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及趋势,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信息服务的方式与内容,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传统的信息服务所体现出的人性化服务内涵和低成本服务模式是现代信息服务所无法替代的,而借助于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现代信息服务在服务面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方面提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层次与水平,深化了信息服务的内容,是对传统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创新。地方院校图书馆应在坚持自身人性化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与定位,有选择地深度整合一些现代信息服务方式,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地方院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既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又有时代气息,以此来吸引和服务好更多的用户,有效地促进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更好地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