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波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我校是一所民办中学校,长期以来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除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升学率在本地区首屈一指之外,艺术特长和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管乐团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几位管乐教师的辛苦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了较高的演奏水平。管乐团除了在每周星期一早上的校升旗仪式上现场演奏国歌和每年的校迎新年音乐晚会上压轴表演外,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县市级、甚至省级的各项艺术大赛并获奖,为学校挣得了荣誉。
本人作为校管乐团的主管教师,全程参与了管乐团的组织管理、日常训练和各项演出活动,并担任管乐团指挥。担任管乐团指挥这几年让我收获颇丰、感受很多,现将乐团指挥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指挥在乐团中的作用
首先,大家要正确认识指挥。长期以来,人们(特别是一些对音乐不了解的非专业人士)对乐团指挥存在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认为指挥无非就是“打拍子的人”,认为指挥这一角色随便找一个人打一下拍子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1、指挥是一个乐团的大脑和灵魂,在乐团中处于核心领导的地位,指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的组织排练中,指挥要根据乐手的演奏能力及特点等实际情况安排乐手和声部,即哪些乐手适合演奏哪个声部、哪些乐手担任独奏部分、哪些乐手担任合奏部分等都要由指挥来决定和分配,指挥也必须拥有这一权利。演出中乐曲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及演出的效果都要由指挥临场把握控制,指挥还有有一个巨大的任务就是他要用激情最大限度地感染各乐手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演奏潜能。充分保证实际演奏的情绪意境和作曲家通过作品要表达的情绪意境相符合,这样才能正确的表现作曲家的意图。由于指挥间知识结构的差异、人生阅历和性格特点的差异、以及对作品理解的差异,不同的指挥的指挥同一个乐团演奏相同的曲目,呈现出的效果则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2、幕后的排练才是指挥最重要的工作。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指挥的工作就主要是集中在演出时的那几分钟,其实不然,指挥在排练中要做大量的工作和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心血,幕后所付出的是台上演出那一瞬间根本无法看见的。每一次演出,乐团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来排练,作为指挥必须从头到尾全程参与和组织。指挥拿到的是乐曲的总谱,但乐谱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声音具体应该怎么去演奏?乐曲应该是什么风格?速度应该多快?强弱怎么处理?情绪怎样去表现?这一切就完全要靠指挥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了。乐团的个体成员,常常是只能关注到自己声部的演奏,而乐曲整体协调则只能且必须靠指挥来完成。一首作品最后究竟演奏成怎样的情绪和效果,直接考验一个指挥的综合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优秀而有激情的指挥可以将一个水平一般的乐团带得很有成就,反之,则亦然。
3、正式演出中指挥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
正式演出时的舞台布置、音响效果、灯光色彩和强度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和排练时有很大的差异的,加之演出厅进入了观众,这一切的差异和变化必定会影响乐手们的情绪和状态,最终将影响到作品演奏所呈现的效果。这时,就要求指挥一定要比任何樂手都更快的适应现场的状况,稳定情绪、临危不乱,要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只有指挥“稳”得起,乐手们才可能将情绪、状态迅速调整到稳定和平静,才能保证作品演奏的效果。
演出中乐手除了保证自己声部的正确性外,还要将个人的演奏情绪调整到与指挥同步。同时,指挥要通过手势动作、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来向乐手们提示音乐的起始、速度、力度,这些要素直接反映了乐曲的风格、情绪、情感和音乐的表现力。
二、指挥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1、指挥要具备必要的、基本的指挥技能和丰富的综合知识。
优秀的指挥,应熟练掌握各种乐谱的配器法、了解各种乐器的性能和演奏特点、拥有丰富的音乐史知识。要排练和演奏一首乐曲时必须要先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人物思想,理解其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还有仔细研究此作曲家总体的音乐风格,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风格,才能恰当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情绪。排练和演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指挥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指挥要善于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作曲家要表达的感情,让乐谱在心中变成有感情的音乐形象。
2、指挥要对各种拍子指挥手势运用自如,同时对乐曲的理解分析也要达到透彻和精确。
作为指挥要对各种拍子的指挥手势运用自如,包括乐手的上台、就坐、预备、起音、强弱、速度、力度、乐曲的分段、以及结束收音和退场等,每一个动作都要及时向乐手准确地给与表达和提示。对乐曲的理解分析也要达到透彻和精确,要指导乐手在精准的时间演奏出正确的声音、形成统一的声音织体,将音符转为优美动人而富有感情的音乐。每个指挥都应清楚自己指挥的是有感情的音乐,决不能只做“人肉打怕器”。
三、指挥要善于调动自己的身体,利用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
指挥不但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双手和指挥棒作为武器,更要善于根据音乐的情绪运用眼神、嘴唇、眉毛、身体倾斜方向以及其他的身体动作来进行指挥。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把音乐全部的激情利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从而带动整个乐团的情绪,这样演奏出的音乐才能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观众通过指挥的这些身体语言的信息可更加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这样的音乐才更具征服观众的能力。实际上,一位优秀的指挥,从一开始登上舞台就会一直用身体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台下的观众。
四、指挥还需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潇洒、大气而富有气质的指挥更能吸引乐手和抓住观众
一个乐团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每个乐手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人生经历和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在平时的排练中,乐手间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对作品的理解、处理也可能有分歧。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时就要求作为乐团主管的指挥必须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善于从一些小事和细节及时洞察和了解乐手的心理状况,及时化解矛盾与分歧。
心理上的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调动和提高乐手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排练时提高效率,更有利于演出时形成合力,让演奏达到完美的状态。潇洒、大气、幽默、轻松而富有气质的指挥会让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指挥有激情了,演奏的音乐才会有激情,有魅力的指挥会让乐团的演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
综上所述,乐团中指挥的地位是崇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挥不但要有高超的音乐技能,更要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优秀的指挥还必须是一个潇洒、幽默、充满激情、气质与人格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