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2018-07-25 10:24吴迪娜
关键词:音响新课标情感

吴迪娜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過程,中学生已经具备抽象的逻辑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进入中学,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决而不稳定等等。但是少年朝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家庭、学校制约的,尤其是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更突出一些。所以,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音乐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音乐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音乐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科学的认识和借助艺术的认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乐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然而在传授知识的的同时教师也要有创新精神,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创新呢?何为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就是把模式化的教学变为精神的教学,而人文精神是创新教育的阳光、空气、土壤……。

·创新教育体现在:

1.从重视传授转向重视发展。

2.从重视教师教转向重视学生学。

3.从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4.从应对考试转向发展素质。

5.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常听学生在私下议论说:"音乐课真没意思,在音乐课上睡一觉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课上唱的歌曲,听的乐曲也实在太陈旧了。"会唱歌就行,懂那么多音乐知识有什么用?反正我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我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环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改善课堂气氛。

创造的音乐,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音乐的学习活动。带有游戏性的音响探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自由自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地用自己的耳朵对各种音响的性质等进行判断,然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各种音响所表达的形象、意义、最终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音响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创造出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新的音乐过程。让学生自己发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逻辑抽象性思维能力,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口口相传和枯燥的讲解。我们的"课程标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课改"也还需要第一线教师继续探索,只有不断去探索,去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不断变化的时代和不断变化的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响新课标情感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