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2018-07-25 10:24赵五年
关键词:法律法规初中英语法律

赵五年

【中图分类号】 G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初中英语教学是我们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孩子现在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談自己的几点浅见!

1.更新教育观念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老师只重视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应该是政治老师和德育老师的任务而非英语老师的工作。他们对英语学科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在英语课堂很难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事实上,我们的英语教材中涉及法律法规教育的素材有很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更新思想,虚心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培养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能结合实际把自身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学科中进行渗透,巧妙、科学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活动中,不断提高英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授课水平。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需要有自身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积累,否则,就会力不从心,链接不到相关法律知识,或者链接不清楚,甚至出现知识错误。因此,教师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习常用的法律知识常识、学习常用的英语法律用语,在备课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等,通过掌握法制知识不断地在教学中加以渗透,从而不断提高渗透法制教育的能力。随着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的开展,教师整体法制素质得以提高,但学校教师违背师德师风、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仍有发生,这对渗透法制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教师是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者,更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模仿者,需要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遵纪守法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习惯。

2.挖掘法律知识渗透点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是渗透法制教育的载体,根据教材挖掘法律因素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例如:现行初中七年级Star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中对颜色的识别可以渗透对红绿灯的认识延伸《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培养“珍爱生命,不闯红灯”的良好交通安全意识;Unit 1 My name's Gina中可以渗透《姓名权》,Unit 2 This is my sister.中可渗透《肖像权》;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中的《食品安全法》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规因素是很丰富的,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充分、合理、科学的挖掘出更多的法律知识。遵守公共秩序,不扰乱别人的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初中生,要从小做起。教师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公共标识的介绍,教育学生如何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读懂交通指示牌,安全行路,文明出行。我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告诉学生到了一些公共场合,如医院,电影院,学校,要注意停放好自己的车辆,不要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影响公共场合的形象;到电影院,还有其他一些场合,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手乱扔果皮纸屑,更不能追逐打闹。课本上的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了旧知,活学活用,还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

3.利用课程资源

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观看新闻,阅读报刊杂志,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做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在英文报纸上,看到这么一篇英文文章,大致意思是:一个男孩与一群同学在外酗酒后,要开车回家,饭店服务人员善意劝告这些孩子酒后不但是违法的,而且对自己对别人都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这帮孩子不听劝告,结果在途中与一辆卡车相撞,车子滚入山谷,车毁人亡。通过分析阅读讨论文章,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法制教育的力量。那就是,在遇到情况时,自我控制和心理暗示,是约束自我,避免自己情绪失控,并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此可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只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型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4.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兴趣,使法制教育得到有效的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教育的渗透。如举行课本剧表演、情景模拟、英语公共标识张贴等,教师要以自己的学术功底和个性魅力,点燃教学的活力。学生需要情感体验的积累、氛围的烘托、情景的渲染,教师需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情投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让学生我学我育、学用结合。

5.联系生活实际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材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未成年人应该被允许选择自己的衣服。)这一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让学生进入到对话的语言环境中,让其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材Section B特别设计了一段听力材料:一个叫Peter的男生,考试迟到了,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话题。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时地引导学生讨论:怎样避免迟到?迟到后,学生老师该怎么办?等等。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上学迟到是不应该的,因为Students need strict rules。(学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更因为There is no total freedom in the world.(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增强了依律办事的意识,让他们为共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只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当你将语言教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结合起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型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初中英语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