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思想政治课要渗透感恩教育

2018-07-25 10:24黄忠
关键词:职高政治课政治

黄忠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感恩是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语)。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各教育阶段。中学的每个科目都可渗透感恩教育,而职高政治教学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其独有优势。

一、思想政治课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责任感与“反哺”之情严重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有些青少年,他们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自然的造化之恩,自私冷漠,甚至漠视、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诸如弑杀父母、老师,残杀同学等道德危机事件屡见,这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度,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光荣传统的民族是何等的“悲哀”与“不幸”!毫无疑问,感恩教育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卢梭曾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而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它以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见,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教育家陶志琼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那么在职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体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呢?

二、职高思想政治课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第一、要充分發挥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感恩示范作用,让学生有感恩意识。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人者先育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恩示范性,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俗话说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有识恩、知恩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有一个学生晚上发高烧,我送他到医院治疗,折腾了大半夜,弄得我自己都感冒了。后来他当兵了,探亲的时候,也探望了我。他说:“老师,四川大地震我参与了抗震救灾,我恨不得每天不休息,能够抢救出更多的人。”教师给予这么小的帮助,他都铭记于心,并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第二、挖掘政治教材里蕴涵的感恩因素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理解感恩

政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政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感恩因素,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感恩教育渗透到政治教学之中,以切实可行的感恩理论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做以下引导:作为学生我们自己并没有经济来源,那么我们吃穿住用行所有的消费都是父母提供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感恩父母,树立求实消费心理,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在讲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恩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下以前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成立而艰苦奋斗的日子,帮助学生树立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良好品质。就这样经过教师的诱导,“感恩”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震撼着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感恩情感和素养就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纷纷表示要用感恩的心,回报自己的父母,回报为自己提供帮助的所有的人,回报大自然,回报党和人民。

第三、结合时政热点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领悟感恩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如今的中学生政治敏感度强,关心时政。政治教师要善于搜集与感恩有关的时政热点素材供学生聚焦,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与行为的引导,使正确的观点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开花,从而起到直接的教化功能。列如我在课堂上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引用媒体报道的事情:重庆女子在南坪珊瑚村附近被抢,躺在地上高喊“抓贼”。恰逢张先生路过此地,按倒了歹徒,夺回被抢提包。在他要报警时被围上来的歹徒砍了7刀,鲜血直流。幸路过男子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在张先生被送医院时,那被救的女子消失了,连声“谢谢”都没说。警方笔录中被救的女子留的电话联系竟是空号。对此,人民网推出《人民时评:这个被救女子为何如此忘恩负义?》,引起网友热议。学生听了纷纷遣责这名不知感恩的女子,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起来了。我先让学生围绕“人性是自私的吗”展开讨论,然后分成两大组每组派出10人为代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辩论。然后再讨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索取还是贡献”,这样,在他们自己极力阐明自己的观点、搜尽枯肠找例子去修正别人的观点的过程中。最后,他们终于相信,不懂感恩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味索取而不知回报。帮他是别人的举手之劳,他自是不必挂齿;不帮他是别人不近人情,小气吝啬。但是,人并不都是自私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从而认识到从古到今为国家、集体利益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人比比皆是,家长、老师、还有社会中许多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为使我们健康成长,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激他们呢?不尽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们呢?

第四、通过各种课外实践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传递感恩,表达感恩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政治课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密切联系职高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生活化,所以在政治课的知识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中问题入手,让学生走进生活,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体悟、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如我在班级发放感恩卡,学生写给自己最感谢的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可贵,感谢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班级开展“投桃报李: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鼓励学生用行动表达感恩,同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活动,先让学生人人动手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端一杯热茶,做一次家务”、“为老师敬一杯茶,给老师亲手制作一份贺卡”、“为长者让座”以及“给人一个微笑,随地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等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国家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刻内涵和意义,这都可以成为政治课外实施感恩教育的契机。为此,在学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内容后,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感恩伴我行”的课外实践活动,我要求学生利用一些传统节日,表达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并写出感恩课外实践活动的报告。结果学生经过努力挖掘出很多节日表达各种情怀:春节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恩;清明节表达对先辈的感恩;端午节表达对爱国将士的感恩;国庆节表达对祖国的感恩;在父亲节、母亲节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等节日中特殊日子里来表达对关爱之人的感谢之情。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童话作家金小芙说得好:“种植什么,都不如种植感动来得愉快。”思想政治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增强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对父母、对老师、对亲朋好友、对社会,永怀感恩之心,长做感恩之事,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世,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关爱他人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猜你喜欢
职高政治课政治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