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971年就制定了《国家癌症法案》,正式向癌症宣战,虽没有实现征服癌症的宏伟目标,但最终迎来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拐点。我国虽也在不断加大癌症防控投入,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20年间仍持续攀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年将上升至400万人和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350万人。因此——
2018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在《中国肿瘤》杂志上发布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新发病恶性肿瘤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发病率为278.07人/10万,死亡率为167.9人/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于2013年均有所上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发现,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完成了从传染病向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转变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1964年癌症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仅列第4位,但1970年到1989年就上升到第2位,而从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来看,癌症已经跃居首位。”她说,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中国癌症高发的现状,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认为,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在本质上,癌症是人体衰老的结果之一,老化是驱动癌症发展的代谢发动机,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这已是科学界的共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65岁以上人口已达 8.87%,远远超过联合国定义的7%的人口老龄化标准。
当然,癌情凶猛,不能仅仅用老龄化来解释。事实上,健康状况反映了一个人生活经历的总和——我们处于怎样的生活环境,有哪些生活习惯。这一点,在一些特定癌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影响癌症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吸烟,还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程书钧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和富裕农村中的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也是导致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成为备受关注的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另一主要因素。杨功焕经过8年调研,完成了《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图上标出了水质数据与肿瘤死亡数据比对,沿河区域与远离河流区域的数据比对等。“这个研究证实了污染和腫瘤的关系。”杨功焕不无忧虑地说,环境问题不解决,贻害子孙。
癌症高发,增加的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痛,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全国因肿瘤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达数百亿元,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是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
记者到北京胸科医院采访,肿瘤一科123张病床收治的都是肺癌患者。患者中甚至有21岁刚毕业的大学生。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徐丽艳从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20多年了,她说:“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得到30多岁到40岁的肺癌患者。”
“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5岁开始人群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非常注重肺癌的健康知识宣传。他形象地比喻肺癌为被烟气、大气、油气、生气等“气”出来的病。吸烟是中国癌症患者人数居高不下的关键。中国约有3.2亿的烟民,消费了全球40%多的烟草,而且吸烟人数有增长的趋势。在我国成年男性中,约有28.1%是吸烟者,女性为2.5%,大约有52.7%的吸烟者年龄在20~34岁之间。另外,国际癌症中心研究署(IARC)已证实空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很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季加孚很忧虑:“照目前这种环境污染的态势,中国的下一代将迎来癌症发病高峰。”
当然,简单的比较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不足以说明地区发展差异给恶性肿瘤带来的深刻影响。根据地区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也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以肝癌为例,全国80%左右的肝癌患者都是因为乙肝引起的肝硬化造成的,而乙肝流行率仍然较高的,恰恰是发展程度较低的西部地区。体现在肝癌上的结果是,2014年西部地区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29.27人/10万和24.26人/10万,是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中最高的。同样,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则是胃癌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2014年发病率分别为34.33人/10万和15.62人/10万。一般来说,吸烟、大量饮酒、饮食不规律以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而提倡“趁热吃”的饮食习惯则将带来2~4倍的食管癌风险。
在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与较高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西化的生活方式有关的恶性肿瘤较为普遍,比如东部就是结直肠癌的重灾区。由于发达国家肥胖率较高,饮食习惯不太健康,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正在向此靠拢,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已经超过4亿,超重和肥胖率增长幅度均超过发达国家,而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在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高于中西部地区。
如果考虑性别差异,各地区间癌症谱系的差异则有所减小。3个地区中发病率前五的男性恶性肿瘤完全相同,全国男性超高的吸烟率(52.9%)为肺癌发病率提供了佐证,中式酒文化的盛行则为胃癌和肝癌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基础。
近日,陈万青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教授领衔的一项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从2003年5月随访至2015年12月底,时间长达12年余,对全国17个癌症登记处的659732名癌症患者的生存数据进行了超大样本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癌症的5年生存率从2003-2005年的30.9%显著增加至2012-2015的40.5%。
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男性。
食管癌、胃癌、喉癌、骨癌、宫颈癌、子宫癌、膀胱癌和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
城乡仍有差异,但农村诊疗水平迅速提高。
随着年龄增加,相对生存率下降。
生存率的增长趋势与国家医疗投入的上升趋势一致。
人群癌症生存率是评估癌症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对癌症的早期发现和适当管理至关重要。人口水平上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与癌症治疗的质量和相关资金、政策密切相关。为适应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国政府在医疗保健体系的建设方面拨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医疗保健的投资,有效提高了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
近日,世界癌症领域两大权威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发布了一份有关癌症预防的最新报告。这份报告对数十年来有关癌症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总结,在饮食、营养、运动方面提出了十大建议,堪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生活方式防癌建议。
1.保持健康体重
要想降低患癌症的风险,第一重要的事情是不吸烟,第二就是保持健康的体重。目标是健康的体重指数(BMI)范围的下限。脂肪就像一个“激素泵”,引发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岛素、雌激素和其他激素释放入血,这些过高的激素会刺激肿瘤的生长。
2.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更多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走,如此除了能帮助我们避免体重增加,还可以预防癌症。研究表明,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控制激素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某些激素水平过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吃富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饮食
饮食以富含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为主,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准备一顿饭的时候,目标是盘子里至少三分之二是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植物性食物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是植物化学物的良好来源,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以帮助保护体内细胞免受可能导致癌症的损伤。
4.限制摄入“快餐”和其他高脂、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
限制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证据显示,摄入“快餐”和“西方化”饮食是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原因。
5.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不过量食用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会导致结直肠癌。然而,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适量食用红肉——每周12~18盎司(1盎司≈28.35克)——这不会显著升高结直肠癌风险。关于加工肉类(火腿、熏肉、萨拉米香肠、热狗、香肠)的证据同样令人信服,即使少量食用,癌症的风险也会开始升高。
6.限制攝入含糖饮料
有证据显示,摄入含糖饮料会引起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后者与12种癌症有关。含糖饮料能提供能量,但不会像一般食物那样影响食欲,并且可能会促进热量过度摄入。
7.限制饮酒
早前的研究显示适量的酒精可能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但在预防癌症方面,证据清楚而有说服力:任何形式的酒精都是强致癌物,它与6种不同的癌症有关。对于担心癌症的人,最好的建议是不喝酒。如果愿意喝酒,应把饮酒量限制在女性每天1杯,男性每天2杯。
8.不要使用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从健康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专家小组并不阻止某些特定人群(如育龄妇女和老年人)使用可能带来好处的多种维生素制剂或特定补充剂。他们只是告诫,不要期望任何膳食补充剂能够像健康的饮食习惯那样降低癌症风险。要使用任何膳食补充剂,最好与医生或注册营养师讨论。
9.对于母亲:如果可以,请给宝宝哺乳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有助母亲预防乳腺癌。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体内某些与癌症有关的激素水平;其次,在母乳喂养结束时,身体会排出乳腺中可能有DNA损伤的细胞。
10.癌症诊断后:如果有可能,也请遵循这些建议
已被诊断为癌症的人应接受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提供的专门营养咨询。治疗完成后,如果有能力,应力求遵循AICR在饮食、体力活动和健康体重方面的的癌症预防建议。
最后,报告还指出,不吸烟(包括避免接触任何其他烟草产品)、避免过量日晒对于降低癌症风险也很重要。除了预防癌症的好处,遵循这些建议还能减少盐、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量,这将有助于预防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谈癌色变仍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说,对大多数人来说,被确诊为癌症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重大事件,震惊、恐惧、愤怒、伤心、孤独、焦虑的感觉随即产生。在一些环境中,癌症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禁忌。
调查显示,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很悲观。在低收入国家,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也非常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癌症的早期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控制纲要》中确立的预防和控制癌症的优先项目和战略。通过早期发现,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约有1/3的癌症能通过早期诊断获得治愈的机会。在美国,近1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很大的功劳应归于乳腺筛查项目的推广。为此,支修益建议,确立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的有效手段和方案;扩大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人群覆盖面;将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逐渐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保支持的卫生服务体系;将肿瘤预防工作纳入肿瘤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考核的重要指标。
赫捷院士提出,可通过三级预防进行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一些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提出要破解癌症发病机理,“攻克癌症”,如今已经见到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而我国目前的癌症治疗水平还与这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从现在起,我们要迎难赶上!”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就是为了积极做好癌症防治工作,尽快遏制我国癌症上升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迎难赶上,宜早不宜迟!健康中国,宣战癌症,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