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兴琦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四川省广汉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巩固均衡发展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思路,砥砺奋进,求实创新,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加强城乡统筹,落实均衡发展
一是构建“名校集团化”,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效应。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城乡联盟、结对共进,促进教育整体发展;幼教系统成立公办带民办的“五区片联盟共同体”,促进市幼儿园提档升级和保教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是踐行“名师乡校行”,引领学科教师协同发展。开展“名师乡校行”活动,每年派出上百位名师去农村中小学支教,使广大农村学生受益。加大对农村边远乡镇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张,夯实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基础。
三是开设“校长工作站”,形成校际协作的联动发展机制。开设“校长工作站”,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校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建共进,形成校际协作的联动发展机制;立足“校长工作站”,探索城乡学校之间、城区学校之间的教育推进机制,促进全市学校的共同发展。
四是建立交流保障机制,实现城乡教师的正常流动。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城乡干部教师双向交流轮岗制,以实现师资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开展送课下乡、送教到校等活动,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实施“一校一品”,落实差异发展
一是艺体课题,专业引领。通过省级科研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生艺术学科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推进“四川省艺术教育试点县”的建设。探索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有效实施、均衡发展的规律和途径,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加强艺体教师的培训,提高艺体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是校园足球,特色彰显。大力推广校园足球活动,现已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所;每年举办小学、初中和高中校园足球联赛,引入“主客场双循环”赛制,带动数万名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
三是“一校一品”,百花齐放。高度重视“一校一品”工作,把学校特色建设作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努力提升学校内涵,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如今,广汉中学实验学校已建设成为首批“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广汉市雒城镇第四小学校也成功创建为全国书法特色学校、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
三、遵循教育规律,落实高位发展
1.加强硬件建设,增添发展后劲
一是科学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加强对人、财、物等重要资源的集中统筹,激发基础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整学校的布局规划,通过合并、分拆、重组的方式,实现办学模式集约化,盘活存量资源,催生增量效应,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二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硬件设施。近三年,新改扩建工程总投资过亿元,使城乡近百项新改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如今,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县”工作获得实质进展,“三通两平台”已建成运行,“智慧校园”工作全面铺开。
三是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开展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多所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2.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人才高地
一是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每年面向社会新招优秀教师百余人,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落户广汉市。
二是发挥“三名”工作室的作用。20个不同类型的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吸纳了10%的青年教师加入,发挥了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三名”工作室将学校育人队伍的梯队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不断壮大名优教师团队。有多名教师获得全国、省、市、州的表彰奖励;阅读网络电台的“小镜子心语”每天吸引全国4万余名听众;音乐教师自发的“紫藤组合”,获得中国民歌大赛银奖。
3.坚持开放办学,落实科研兴教
广汉市先后与山东昌乐、江苏启东、四川双流、四川成都高新区等地开展交流合作,引进了全国知名教育品牌“徐长青名师工作室”,并与深圳、珠海知名幼儿园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成立了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团为学术顾问的课堂观察核心研究小组,进行现场推进、研讨交流、专题培训,以多种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改进教研方式”,创新深度教研的“广汉模式”。抓住成德同城化机遇,同周边县市区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和各级学科教研活动;与成都市的名校进行合作、交流,引入名校录播教学系统。注重教育课题的研究,现有在研课题187个,其中省级课题6个、德阳市级课题17个,“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DDCA评价体系实践研究”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实验中学的菜单课程入选教育部课改典型案例库。课题研究成果也屡获殊荣,如曾获国家级一等奖7个、二等奖4个,省级一等奖13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29个,德阳市级奖项227个。
4.加强活动开发,实现全员发展
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德育首席团队”,开展“三星堆文化进校园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书香家庭阅读”“五个一”活动、“五四”成人礼仪式等主题活动,打造“生动德育”品牌;通过举办智力运动会、科技制作比赛、足球联赛等活动,吸引了全市4300余名中小学生的参与,实现了活动课程全员覆盖、义务阶段学生全员发展。立足省级课题“呼唤家教自觉的家长班级课实践研究”,以“家长班级课”为实践研究对象,将“家长班级课”打造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金字招牌。“家长班级课”是对家长学校的创造性发展,扩大了教育的外延,增进了教育的合力,回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呼声,夯实了基础教育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发展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立足点,但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又必然要超越现实,领先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