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情怀

2018-07-25 10:34黄忠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4期

黄忠

早上,和煦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在我暖暖的书桌上。泡一杯香茗,读一本书,欣赏一段美文,开始一天的好心情。

这就是我曾经向往的生活,一个慢的节拍,阅读,写作,聊天,每一言,每一句,都云淡风轻。

在如梦的江南,享受一份慢生活,看窗外的杨柳依依,品书里的故事万千。不觉间,就多了一份淡然,一份宁静。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情怀。不要让街上的车水马龙,职场的钩心斗角,破坏了我们的心境。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品茗读书,这样,挺好。

我喜欢真实而清新的散文,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特别打动我,至今,我还常常回味其中的一首诗: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

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书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吟着这首诗,总感觉有一种别样的美。

我喜欢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一种原生态的凄美。他的《寒风吹彻》,于朴素的叙事之中,让我体会到人生的卑微: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也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充满了哲理意味。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他生活的写照,从他身上,我真正感知了什么叫真实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纵横上下五千年,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沧桑。林清玄的书有禅味,很多也比较短,给我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启迪。

我也喜欢看科幻,尤其是硬科幻。就是科幻情节过硬,虽然是虚构的场景,但很有真实感,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我最喜欢的是刘慈欣的《地火》《流浪地球》《带上她的眼睛》,它对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我特别推崇《地火》的收尾:

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作是——过去的好时光。

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这个收尾特别引起我的共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一直在前人已经开拓好的道路上继续开拓,我会向开路的前人致敬,但我也能感知他们的“笨”,他们的“难”。而如果要我回到前人的时代,那就不必了。我相信今天的社会比过去都好,我们传承了过去的文化,也会把它发展得更好。

当然,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纸质媒体逐渐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地方的纸质媒体都停办了,但我想,各种媒介都有自己的受众。当我们的眼睛为各类手机软件所累的时候,捧一本书,看看远方的故事,想想远方的风景,未尝不是一种慢生活的情怀。

下面,我来推荐几本书吧!我只推荐我自己了解的一些书,不了解的书我不推荐,不代表它们不好。

首先是名著,我本人对所谓名著不是很在意。因为我相信人类社会是向前进的,现代人的认知水平高于古代人,古人的作品相当于我们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虽然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前人,没有他们的铺垫就没有我们的现在,但我觉得,一个成年人,是没有必要把自己七八岁时候写的文章奉为时时膜拜的经典的。

所以我推荐的名著不多,具体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伊索的《伊索寓言全集》。

然后是古诗文及其解读,相对于长篇名著,我更喜欢古诗文,因为它适合孩子们读,也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里面。我重点推荐:蘅塘居士整理的《唐诗三百首》、陶渊明的《陶渊明集》、王水照的《苏轼诗词文选评》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然后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我喜欢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明显多一些,因为它们好读,适合我们的时代。我特别喜欢科学和文学结合的作品。具体有:刘慈欣的系列科幻,尤其是《带上她的眼睛》《地火》《三体》,三毛的系列散文,首推《撒哈拉的故事》和《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有张贤亮的《绿化树》、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黄易的《星际浪子》、琼瑶的《我的故事——琼瑶自传》、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鲁迅的《朝花夕拾》《故事新编》、沈从文的《边城》、泰戈尔的《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纪伯伦的《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朱自清的《朱自清散文选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傅雷的《傅雷家书》、汪曾祺的《受戒》、阿城的《棋王》、周作人的《雨天的书》、格非的《人面桃花》、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

我也非常喜欢科学,我觉得科学是给人类生活带来最大改变的学科,虽然科学家只能是少数人,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我推荐的书有:布里奇斯的《发明的故事》、斯潘要贝格的《科学的旅程》、沈致远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西奥多·格雷的《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谢乐恩的《趣味动物学》、欧·威尔逊的《生命的多样性》、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托尼·赖斯的《发现之旅: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加来道雄的《物理学的未来》以及伽莫夫、斯坦纳德的《物理世界奇遇记》。

我也很喜欢历史,我觉得历史关系到人类文化的传承,而名人的传记也会给人很多启发。具体书目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甘地的《甘地自传》、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龚勋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许嘉璐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李零的《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伊佩霞的《剑桥插图中国史》。

以上是我推荐的书目,人类的知识海洋实在太浩瀚,我所能窥的连亿万分之一都没有。所以推薦肯定是挂一漏万,大家自己发现的好书,肯定比我多得多。

有人说我看的东西好像很多。其实我是这样的,我看的东西很杂,各种各样东西都懂一些,而且我比较喜欢联想,所以遇到什么题材,往往会很快对应出与之相关的一些关键词,然后真到要写的时候,我只要把关键词输入百度,找到与之相关的具体细节,以此确保细节不出错误。

所以广博的阅读与丰富的想象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两者结合,使我受益匪浅。

所以,在阅读的广博面上,我提倡粗读;而在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上,我提倡精读。这两者是要结合的。

文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