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岩
历史上的巴纳姆堪称“多面手”,他投资过房产,当过政客,也办过报纸,但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作为马戏团主。因为在送上好戏的同时,他总能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营销和宣传招式,堪称“广告界的莎土比亚”。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如果依此评定,正在热映的电影《马戏之王》里的主人公巴纳姆,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相比起大陆译为《马戏之王》,这部电影的台湾译名《大娱乐家》似乎更贴切,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比巴纳姆更理解“娱乐”这个词了。戏里,他从一无所有到开创第一家马戏团,把一群怪人打造成人生赢家;现实中的巴纳姆,从投机者到演艺大亨,用光怪陆离的演出制造出一场场人生幻梦。
赚取第一桶金成人生污点
1810年,巴纳姆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州。早早就有生意头脑的巴纳姆12岁时在家乡集会上卖家酿李子酒和小零食,赚下第一桶金。21岁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握有一家商店、一个彩票店,以及一家报纸。
后来因为家乡禁止赌博和彩票,25岁的巴纳姆清空手下财产,来到纽约,正式开启自己的传奇一生。
来到纽约后,巴纳姆第一件事便是买下黑人女奴乔斯。这个可怜的女人当时已经完全失明,除了能说话,儿乎全身瘫痪。在巴纳姆之前,她流转在不同的主人手里,被谎称是美国之父华盛顿的乳母,用来到处展览。
这谎言现在听来实在不可思议。因为如果乔斯真是华盛顿的乳母,那么按时间推算,她当时应该有161岁。不过,凭借巧舌如簧、颠倒黑白的忽悠功力,前来巴纳姆处参观的人却非常多,入手不久,他便赚够成本。
1836年,在被卖给巴纳姆一年之后,乔斯受不了压榨,劳碌而死。巴纳姆再次利用大众的好奇,宣布公开解剖乔斯确定其年龄,并收取门票,每人50美分。解剖完成后,巴纳姆堂而皇之地通过科学手段向公众“辟谣”,原来乔斯并没有161岁,只有80多岁。
这是巴纳姆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但也成为他一生不可抹除的污点之一。
开博物馆结识女歌手
五年之后的1841年,巴纳姆买下位于纽约市百老汇大街的Scudder美国博物馆,并更名为巴纳姆美国博物馆。善于包装的巴纳姆再次发挥能事,他装上灯塔灯,晚上灯火通明;屋脊上插上成排的旗帜,白天彩旗招展,并在墙身贴上巨幅的动物油画,屋顶更是被打造成空中花园,热气球来回运输游客观看城市全景,巴纳姆美国博物馆很快成为百老汇大街上一大景观。
与此同时,博物馆内的展品也越来越多,名目也越来越奇怪,其中更是不乏各种夸张到虚假的广告。比如,所谓的“斐济美人鱼”实际上是一只猴子的头和一条鱼的尾巴缝合而成。问到这些“骗局”,巴纳姆曾在自传中回应:“这只是广告而已,用以将大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博物馆上,我并不觉得我在愚弄大家,在我看来,要想娱乐观众,你首先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为此,巴纳姆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坚称自己不是骗人,并自称“humbug王子”。他不觉得自己在宣传时夸大甚至作假有任何不妥之处,只要观众最终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前期的宣传就是正当的。好笑的是,当时的美国,灵媒大行其道,巴纳姆认为那才是赤裸裸的欺骗,他甚至在书中公然挑衅当时著名的灵媒大师们,扬言谁要能真的和死去的人沟通,他就送上500美元。
也是在经营博物馆期间,大概是1842年,巴纳姆找到了侏儒人查理斯,即“拇指将军汤姆”。当时他只有4岁,巴纳姆对外谎称他已经11岁。不仅如此,他还训练查理斯,教他模仿大力神和拿破仑。在其经营下,查理斯成为“大明星”。1843年,借由拇指将军汤姆,巴纳姆来到欧洲巡演,并见到了维多利亚女王,声名更盛。
在英国巡演期间,巴纳姆结识瑞典女歌手珍妮·琳达。这位响彻欧洲的歌剧名伶随之成为巴纳姆传奇人生的又一个亮点。和电影中不一样,历史上,巴纳姆和珍妮纯粹是商业伙伴关系,并无情感纠葛。巴纳姆想要利用美国人对于欧洲高雅文化的向往发财,珍妮则对巴纳姆开出的高价动心。当时,巴纳姆给出的价钱是,150场演出,每场1000美元。实际上,当时30岁的珍妮其实已经宣布退出歌坛,但为了自己钟爱的慈善事业,她接受了巴纳姆的邀请。
1850年9月,珍妮到达纽约。在巴纳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有4万人前往码头迎接这位之前“完全没有听过的名人”。当月11日,珍妮首场演出即取得巨大成功。当时一票难求,美国报界为此造了一个新词,Lindmania(林疯狂)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巡演过程中,一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一个是一心为了慈善的歌剧女演员,两人矛盾越来越大。1851年,在合作不到一年之后,两人分道扬镳。据统计,在两人合作的短短数月中,珍妮一共开了93场演唱会,赚了35万美元,巴纳姆则赚了50万美元,换算到今天,大概是1470万美元。
进入马戏团行业
有了这笔钱,巴纳姆开始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商业抱负。建戏院,办比赛(诸如选美、最美宝宝之类),建水族馆,开辟蜡像专区。但真正进入马戏团行业,是在博物馆两次失火之后。1870年,损失惨重的巴纳姆在60岁高龄成立了自己第一家马戏团,名称儿经更改,其中一个便是电影开场曲(“the Greatest Show”)的由来。随后,巴纳姆与James Bailey和James L hutchinson合并,后两者也是片中扎克·埃夫隆的角色原型。
马戏团阶段,巴纳姆的最大招牌则是一头名叫乔伯的非洲象。这头大象来自苏丹,在易主巴纳姆之前,曾在巴黎和伦敦的动物园中用于揽客。1882年,巴纳姆在伦敦看到后,决定买下带到美国,据说当时还有10万英国小孩联名签字请求维多利亚女王阻止这场交易。
最终,巴纳姆花了2000英镑,成功带走了乔伯。回到美国后,巴纳姆再次发动宣传攻势,谎称3.23米的大象有4米高,三周即赚足成本,在31周的巡演过程中,乔伯共替巴纳姆赚了175万美元。随后在1885年9月,乔伯在巡演过程中不幸被火车撞死,巴纳姆再次发挥自己胡编乱造的能力,称乔伯是因为要救下马戏团的一头小象才被撞死,为乔伯死后的标本展览造势。
有人称巴纳姆是“广告界的莎士比亚”,为达目的不惜编造各种故事,后人提到他,也总会诟病其商人属性,认为他唯利是图,冷血残酷。 但其实,巴纳姆本人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不吝表达自己的政见,支持北方,反对南方的奴隶制。也因此,被激怒的南方支持者放火燒了他的博物馆。在投资房产失利后,巴纳姆一度干夫所指,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艾默生还公然撰文,称上苍终于开眼。但也是这一时期,他仍有朋友站队力挺,最有名就是拇指将军,当时已经独立出去的他甘愿回来,帮助他共渡难关。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巴纳姆或许并不如休叔版那般完美。
据《环球人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