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情况分析研究

2018-07-25 06:54:42
图书馆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发文一流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宁 273165)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简称“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此次入选该名单的高校共42所,A类共36所,B类共6所[1]。“双一流”高校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情报支持,这就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图书馆必须积极响应职能定位、信息支撑技术、服务需求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要求。高校图书馆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除了借助于图书馆学的发展,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一线馆员的实践和科研。因此,图书馆科研对高校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做好“双一流”高校建设需求服务的先行者,其科研水平和科研潜力值得探究。已有的文献资料表明,还没有人系统地计量分析和比较“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概况。

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计量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科研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可视化图谱软件进行文献关键词的统计得到研究热点[5]。旨在为图书馆员的学术发展规划提供一些思考,也为相关高校图书馆在定位和发展,提升科研服务水准等方面提供一些数据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文献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字段设置为作者单位,检索词分别为这42所高校图书馆,时间限定为2012-2016年,最终获得检索结果为这42所高校图书馆共发表论文4678篇,基金论文共1536篇。字段包括作者、标题、单位名称、关键词、来源出版物、基金资助信息、被引频次等。由于被引频次是动态信息,在此有必要说明被引频次数据检索时间为2017年12月19日。笔者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文献,重点对时间分布、机构分布、基金分布以及研究热点进行了计量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论文年代以及期刊分布特点

2.1.1 论文年代分布特点

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2012-2016年期间,作者单位属名含“图书馆”的论文共计77070篇,核心论文20806篇。核心论文指在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中,42所高校图书馆共发表论文4678篇,核心论文2715篇。数量占全部图书馆总数的0.7%,发文量占全部图书馆发表论文的6.07%,核心论文量占13.05%,可以看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论文成果比较丰富,且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平均水平。纵观5年来的发文情况,这42所高校图书馆发文总量和核心论文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2016年的总发文量是2012年的82.70%,2016年的核心发文量是2012年的75.46%,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论文年代分布

2.1.2 论文期刊分布特点

2012-2016年,这42所高校图书馆发表的论文分布在654种期刊上,每个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在1到349篇之间不等。表1列出了论文数量最多的63种期刊,每种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均在10篇以上。其中发表论文数量在100篇以上的共有14种期刊,其中《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这9种期刊为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分类的核心期刊,共刊文1545篇,占42所高校图书馆总发文量的33.03%。可以看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大多数论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学相关杂志上,具体的期刊发表论文量如表1所示。

表1“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论文发表高频期刊分布

2.2 发文数量以及论文被引频次对比分析

2.2.1 发文数量对比分析

图2为2012-2016年期间“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发文情况,按各单位发文总量从高到低排列。各单位发文总量的平均值是111篇,19所图书馆在平均线上,23所图书馆在平均线下。排名靠前的10所高校图书馆发文总量是1968篇,排名靠后的10所高校发文总量503篇,仅为前10所高校图书馆的25.56%,说明发文总量方面,水平差异较大,这里采用前10位的总和与后10位的总和对比,是为了避免个别图书馆的极端情况,不能反映总体差异。各单位核心论文发文量平均值是65篇,18所图书馆在平均线上,24所在平均线下,核心论文发文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发文总量和核心论文发文量都排在前1/3的高校分别为电子科大、中山大学、北师大、北大、清华、武大、华东师大、郑大、南开和上交,这10所高校图书馆在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好的表现。

图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发文数量对比

2.2.2 论文被引频次对比分析

论文的被引频次可以反映论文研究内容的受关注程度以及重要性。图3将这42所高校图书馆在2012-2016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按被引频次高低进行排序。从中可以看出,北大、清华、北师大、电子科大、武大、上交以及中山大学图书馆所发论文的引用次数均在800次以上,有较高的影响力,与这几所高校的论文成果比较丰富有关。而云南大学、中海洋、中科大、新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均在100次以下,与排在前几位的高校差距较大。从每篇论文平均被引次数来看,重庆大学高达10.35次,其次上交为7.5次,浙大、东南、清华、厦大和武大都在5次以上。论文平均每篇被引次数较高的高校图书馆往往是在某一研究内容方面具有优质成果产生,例如重庆大学的移动图书馆和阅读推广,上交的学科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浙大的慕课,东南大学的数据素养教育,清华的微信平台服务和学科服务、厦大和武大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方面均有论文被高频引用。发文总量和核心论文发文量有很好表现的电子科大、中山大学、北师大、北大、清华、武大、华东师大、郑大、南开和上交在总被引频次上排名也均在42所高校的前1/3。

图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发文被引频次对比

2.3 基金

基金支持是科研项目和技术开发活动中重要的资助方式[6],基金的类型按管理机构分为中央国家级、地方省市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几种类型。基金项目的申请成功不仅能说明申请者个人和所属机构的学术水平,也能极大地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和鼓励更多优质成果的发表[7]。“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2012-2016年发文总量为4678篇,获得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共1536篇,基金资助论文仅占发表论文总量的32.8%,高水平基金的占比更少,而且基金支持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其他非图书馆的人员合作完成的。各图书馆具体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数如图4所示,平均水平是36篇,17所高校在平均水平之上,25所高校在平均水平之下。可以看出,在开展申请项目方面,南开、中山大学、郑大、电子科大、东南大学、北师大等比较活跃,获得各级基金支持的论文均在70篇以上。相对地,华中科技大、中科大、同济、东北大学、中央民族以及国防科大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较少,仅在10篇以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基金支持论文数量差异较大,但是总体得到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较少。发文总量、核心论文发文量、论文总被引频次以及基金支持论文量都排在42所高校图书馆前1/3的有9所高校,分别是电子科大、中山大学、北师大、北大、武大和华中师大、郑大、南开和上海交大。

图4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基金支持论文对比

2.4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如果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则说明该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8]。笔者用CiteSpace软件对4678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选取能反映主题的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10次)进行分类整理,如图5所示。关键词之间有连线表示在同一篇论文中出现,关键词字体的大小代表出现次数的多少。可以看出,这42所图书馆研究热点是围绕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出现的频次分别为803次和433次。笔者将研究热点分为6个模块,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块、工具模块、图书馆的业务模块、研究方法模块、数据资源模块、其他的合集模块。在服务模块中,学科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高频关键词,分别出现126次和76次,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在工具模块中,关键词“慕课”出现37次,是图书馆人关注的重要在线学习平台。在业务模块中,“阅读推广”和“信息素养教育”分别出现74次和49次,是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的重要延伸。在研究方法模块,频次最高的是“文献计量学”,共86次。数据资源模块中,机构知识库和大数据分别出现37次和30次是近年图书馆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图5总结出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学科服务、信息服务、慕课、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文献计量学、机构知识库和大数据。这几个方面是当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

图5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

3 建议

通过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2012-2016年的科研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图书馆在论文产出、论文影响力以及申请项目方面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来看,北大、北师大、电子科大、武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华东师大、南开和郑大这9所高校图书馆在发表论文总量、核心论文发文量、论文被引频次、基金支持论文数量均位居前列。在研究热点方面,学科服务、信息服务、慕课、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文献计量学、机构知识库和大数据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关注的研究内容。相关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和调整科学研究方面的建设规划,馆员可以从当前的研究热点出发,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确定学术方向,论文期刊分布也可以作为投稿时参考之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所有数据都是在知网中根据作者单位字段检索得到的,有的作者发表的论文署名是高校名称非图书馆名称,还有的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数据库收录,因此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会有小部分缺失。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借助“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各高校图书馆将自身发展和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科学研究和论文产出,形成图书馆的科研特色,确定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扩大影响力,进而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以点带面,带动图书馆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2)图书馆应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制度,在管理上,将科研成果作为一定的工作量计入考核、奖励和晋升范畴;在研究方向上,根据馆里概况和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地引导和支持;在人员组织架构上,有意识地引进相关人才和建立有梯度的科研团队。

(3)图书馆员将科研活动纳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和实施科研和写作训练计划,在平时工作中注重积累和思考,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创作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高水平论文。

(4)图书馆作为情报信息服务部门,应主动地参与到具体学院的研究课题调研当中,加强与院系之间的合作,除了在图书情报领域有科研产出,在其他领域也要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同时,有必要与有优异成果的图书馆交流合作,学习其科研创新模式和科研制度。

笔者仅从学术论文发表的角度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进行对比分析,有些高校图书馆虽然论文发表方面不是十分优异,但是其实践工作很有特色,对图书馆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研究现状评价还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展开。

猜你喜欢
双一流发文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