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文献采访中的应用

2018-07-25 06:54
图书馆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编目馆藏文献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图书馆传统的文献采访与编目方式,是根据馆藏建设需求开展文献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与发布工作,缺乏与读者的交互,难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的转型。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涉及领域广泛,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的思维与行为过程,形成基于认知学习的智能系统,获得类似或超过人类的分类识别能力,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便利。在此背景下,人们不仅要求图书馆是一个文献资源传播中心,也要求其在空间、服务与功能上不断拓展,保障服务的智能化[1]。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催生了“智慧图书馆”,也使得图书馆必须掌握先进技术,改变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方式,针对用户阅读需求做好文献采编,建立更加适应移动网络环境的采编模式,在时代变革中把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方向。

1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化

1.1 传统资源建设模式无法适应新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数字出版模式,数字化资源日益增多,改变了图书馆纸质馆藏结构。若图书馆依然沿用传统资源建设模式,势必导致文献采访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无法适应现阶段信息传播的新方式,也无法根据用户多变的需求,做出科学可行的文献采访决策。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多是通过购买各类数据库、导航库与数字化出版物,或者采用在线检索等方式采集数字化信息。若依然沿用专职馆员采购与招投标采购方式,由专职馆员凭借经验进行文献采访编目,势必影响到资源建设效率,增加采购成本,加上采购人员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也可能导致馆藏资源建设无法适应读者需求。

1.2 基于人工智能思维的资源采购

如今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要想在海量信息中采集有价值的资源,采用传统采访方式很难实现。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促进了不同领域的信息互联互通,也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技术、新思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高效智能的思维方式帮助图书馆实现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通过设置科学的资源采购方案,以最少的资金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文献采访的利益最大化[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图书馆信息采集、整理与归类更加快捷,提升了资源采购效率,还可以分析读者兴趣偏好,主动采集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

1.3 馆藏资源服务的智能化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用户的信息检索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馆藏资源服务的个性化。这些新技术依托移动互联网系统,结合数据统计与信息检索技术,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库,可以在不同资源之间建立联系,借助内容检索引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深入挖掘,向用户展示全面真实的信息网络,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人们只需打开电脑,输入检索词,图书馆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所有工作交由计算机系统完成,通过动态检索网络信息,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对比、评价与分析,过滤掉不必要的数据信息,最终给出用户想要的结果,极大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文献采访中的应用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文献采访中的应用,能够模仿人的思维与决策过程,迅速发现不同数据之间的异同,通过大量计算与分析发现不同资源间存在的联系,为图书馆制定采访决策提供依据,是图书馆提高文献采访效率的有力工具。

2.1 探索文献采访决策规律

图书馆文献采访本身属于一项基于决策的采购过程,首先需要做好采访经费预算工作,根据不同类型文献的来源、价格与折扣等情况,综合分析各类商业条件,尽量以最少的资金买到最符合需求的产品。同时图书馆采访人员还要掌握用户需求,为采访清单的制定提供依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依据馆藏资源建设特色,为专职馆员拟定符合需求的文献采购清单,也可以通过既往数据分析的方式,探索文献采访的决策规律,研究用户需求转化为文献采购需求的机制,揭示用户需求的来源和依据,进而获得不同类型文献采访价值的量化指标,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计算出科学的采购流程,跟踪文献采购情况,及时发现图书馆采购系统存在的不足,优化信息技术管理体系[3]。

2.2 探索用户需求影响因素

图书馆文献采访活动以用户需求为引导,将广大用户的知识需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背景、知识储备与兴趣偏好,是他们获取文献资源的出发点,也是图书馆应该关注的重点[4]。图书馆在文献采访决策制定前,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客观实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职业、学历、年龄、在线信息行为等,能够迅速发现不同类型用户的隐性需求。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依据线性回归、用户兴趣模型等工具,对用户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影响用户需求的因素,将用户的隐性需求显性化,并将其转化为用户的知识获取行为,调动用户获取服务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3 提高文献采访效率与服务能力

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目的,就是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提高图书馆资源服务质量[5]。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采访人员做好信息分析评估工作,还可以引入语义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从更为广泛的技术视角,发现馆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更为科学的馆藏文献质量评估模型,提升文献采访效率与效益。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依托移动设备,将馆藏资源存储于云端设备,避免由于传统服务器存储导致的数据丢失。这样当图书馆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云端服务器会及时响应,迅速采集故障信息并传递出去,指导其他备份设备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避免对用户体验带来影响。这种智能化服务方式,也使得图书馆无需担心文献资源存储问题,而只需要做好用户交互,进一步减轻了馆员工作量。

3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文献采访智能决策流程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让文献采访真正实现了“民主决策、科学选书”,基于计算机的智能决策方式,增进了采访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参与制定采访决策,提出反馈建议,真正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文献采访智能决策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文献采访智能决策流程

3.1 信息采集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登录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后,不仅能够查询既有馆藏信息,还可以通过采访人员书目清单,掌握资源的到馆时间,了解何时可以借阅这些资源。而计算机会根据用户查询请求,自动从馆藏数据库、兄弟图书馆或互联网平台等,全面采集与用户查找相符的信息,经过智能化比较、整合与评价,给出用户想要的结果。图书馆采访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广泛获取用户需求数据,通过与用户交流互动,深入了解不同层次用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采访方案,进而对科研资料、用户推荐书目、教学材料等进行全面采集,构建书目信息数据库。对采购书目的清点与查重可以直接交给计算机,采访人员只需输入限制条件,计算机就可以进行智能化筛选,去除重复无用的信息资源,并将符合需要的文献资源纳入馆藏数据库中。

3.2 评价模型建立

图书馆采访人员在制定采访决策前,不仅需要全面采集用户需求信息,从出版社、价格、借阅量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也需要根据自动化系统收集的用户推荐信息,合理确定最终需要采购的书目清单。而计算机系统会根据用户行为数据,以及采访人员设置的限制性条件,将用户需求纳入定量模型库中,从中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数学计算与定量评估。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从文献资源学术影响力、价格变动、借阅率等角度,设置对应的计算模型,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对馆藏文献的价值评价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不同文献的采购价值,给出不同学科的经费分配比例,通过不断调整评价模型,最终得出符合需要的计算结果。

3.3 智能决策反馈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计算出不同学科文献的经费分配情况,以及用户的评价结果后,系统可以自动对不同类型文献资源进行归类、判断与分析,明确最终所需购买的文献数量,确定所需购买文献的实际费用,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强烈程度,确定某类采购文献的复本量,形成完善的书目采购订单。计算机也设置了干预机制,能够智能评估输出结果,对采访全过程进行动态追踪,在用户需求预测、匹配等环节,以参数调节的方式进行合理干预,保障最终输出的结果最优。而反馈系统能够及时采集用户反馈信息,根据用户评价反过来调整文献采访活动[6]。当新书到馆经过编目入藏后,计算机系统会根据用户借阅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与评价,反过来再指导文献采访行为,提高文献采访质量。

4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文献采访中的实践应用

图书馆长期以来采用的人工文献编目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笔者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馆藏目录数据库,通过给每本入库图书分配物理地址和设置对应的二维码,由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导航与分配,降低馆员工作量,提高文献编目效率。

4.1 构建馆藏目录数据库

图书馆文献编目是将每本图书的信息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如出版社、作者、题名、定价等,然后根据学科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编目,建立对应的档案,形成构建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基本单元。在文献建档过程中,要求尽量包含更多的标签,如导语、载体类型、关键批注等,并通过计算机系统给每本图书分配物理地址,设置对应的封面图片,让文献检索更为精细化。用户登录图书馆系统后,不仅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还可以点击对应的封面,或者扫描封面二维码直接获取文献链接。由于每个图书单元对应的信息元素较多,如编著、分类号、出版发行项等,这些信息元素是独立存在的,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不同元素的描述特征,这样用户检索时输入任何一项,都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图书。

4.2 建立文献编目数据平台

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重点,在于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即按照文献编目标准与用户需求,对采购图书所涉及的各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用户对文献资源的偏好,做好文献资源的分类、整理与流通工作,保障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快速采集各类编目数据,形成编目数据平台,实时统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借阅时间、频次与利用率,然后通过数据计算分析,预测用户需求趋势[7]。这样就可以为采编人员提供依据,方便他们对数据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科学制定文献编目方案,及时剔除冗余信息,优化馆藏资源目录。而广大用户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信息,供大家了解最新的编目规则,让编目人员能够掌握前沿动态,保障文献编目的规范化与智能化。

4.3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自助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赋予了机器人类似人的思维、感知模式,能够高效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图书馆引入智能机器人,借助机器人的自动存取与智能感应,能够更好地完成文献编目工作,实现对馆藏书目的自主信息录入、监测与导航。机器人的自助服务可以分为多个步骤,当它接受计算机系统发出的取书指令后,就可以根据预设的地图自动规划路径,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进行图书定位导航,获得所需图书的物理地址,然后通过传感器设备取出图书,核对终端图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版社、分类号等,检测无误后放在对应的编目区。若发现存在错误,则将错误信息反馈至管理系统,等待馆员进行处理,这样就减轻了馆员的编目工作量(如图2)。

图2 图书馆智能机器人自助编目服务

5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不断朝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其文献采访与编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制定文献采访决策和构建编目模式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合理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构文献采编组织结构,创新文献采编制度,为采编部门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保障馆藏资源建设质量,最大限度提高馆藏利用率。

猜你喜欢
编目馆藏文献
试析图书馆编目的边缘化与编目馆员的转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