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修身养美德一封家书引起的少先队优良家风家训践行活动

2018-07-25 09:49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应鸣
少先队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训家书家风

□ 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应鸣

他是校鼓号队第一小号手,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孩子,话不多,面带微笑,为人礼貌而谦和。鼓号队人员发生矛盾,他总是能神奇地化解,这引起了我的关注,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让一个个皮大王在他身边也能安然无恙?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英雄将军的后代,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曾祖父的一封家书、一段家训成为他们全家修身行动的指南。

一封家书,陶情启智

这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也是一份离别赠言。这是战争年代,身负国家责任,在四行仓库三昼夜浴血奋战、抵抗枪林、死守防线的谢晋元将军,写给家人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展现了谢团长为国家存亡不惜牺牲的英勇精神,朴素的字里行间展现出的是他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的爱国情怀。我们邀请谢晋元将军的儿子谢爷爷来校参加升旗仪式,和我说说他们家一脉相承的家风、家训。我们认识到,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这封意外的礼物是一次教育的契机,控江二村小学联手社会资源,着手开展一系列优良家风家训践行活动。

了解祖辈,认识自家

现在的孩子对家的理解,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自己一个小家庭,可能连祖父母的名字、生日、爱好等方面都未必知晓。我们从小家入手,结合品社课中“讲爷爷的故事”这个环节,让低年级的苗苗团员做一次家庭小调查,收集祖辈的基本信息,说说他们曾经的故事;让中高年级的队员回家和爸爸妈妈围坐一起话小家,说说家庭成员的相处之道。让队员们对“家”的概念,有更立体而全面的认识,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重温经典,追寻家训

何为家风家训?队员们对这个词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我们立足文本,立足课堂,精心节选朱柏庐的《朱子家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欧阳修的《诲学说》中部分易懂又贴合现在教育的内容,在每节课前学习诵读,在品社课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辨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选自朱柏庐《朱子家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节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队员们渐渐开始明白,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使队员从感官到意识,从意识到行动,知行合一,让心灵成长。

主题实践,重审自我

我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陶冶情操为一炉,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资源,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媒介,开展“寻找家风家训,传承家庭美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活动一:“家风家训故事会”,我们以“诵家训”道德讲堂为平台,首先以中队为单位鼓励每位队员进行“微信晒家训”活动,然后选择各中队中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家风家训故事会”演讲活动。我们鼓励队员们走上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陈佩增同学的家训告诉我们:“客观条件的好与坏,并不是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主观努力。”卢岳恒同学带来的“百善孝为先”为我们指明: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学会尊重,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家境优越的张瑞光同学用他的言行举止向我们展示中华传统美德里的“勤俭持家之道”。爱说爱演的由中同学,用家传的一个小故事,向我们说明他们全家对“眼勤、手勤”之人的欣赏。周易文同学更是从她的名字入手,向我们展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家训,通过寻找、诉说好家风,探寻家风背后的故事,唤醒队员们的家风情节,让队员在浓厚氛围中感受家风的影响力,并将这份影响力传播给更多的人。

活动二:“品家书,道家情”,六一前夕,学校举办了一场充满书香气的“品家书,道家情”阅读分享会,作为孩子们的成长礼。四年级300多名家长、40多位社区街道领导、退休教师代表和队员们,打开卷卷家书,从“守礼养德”到“家国天下”,寻找我们自己的根,寻回我们的家风祖训。活动期间我们采访了近60组家庭和社区代表,用镜头记录下每个家庭良好的家风,在“家风家训”论坛中交流各家的齐家之法。孩子们回顾着成长的点点滴滴,在家风家训的引领下,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收获和成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不仅照亮了下一代的未来,照亮的更是一个国家的梦想。

学生感言:古人都知道孝敬是一种礼仪、一种美德,我们现在的社会,科学与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因此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品德教育,使得现在的我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敬老爱幼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对爸爸妈妈的采访,我知道了我们家推崇的礼仪,懂得了学习固然重要,但道德礼仪更加至关重要,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回报父母、老师和这个社会对于我们这些祖国的接班人给予的帮助付出。

家长感言:家,是我们心灵的居所,正如苏东坡所述,此心安处是吾乡。而家风与家训,既是指引我们成长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一路相伴的良师益友。在这场传统意境浓厚的舞台背景里,孩子们纷纷登场,把家风家情用生动的一幕幕场景演绎出来:只看见身着汉服的小伙伴们,走起来虎虎生威,朗诵开来字字铿锵,荡气回肠;又望到,白裙红衣的小小姑娘,轻舞飞扬间,顾盼神离。看着学生们精彩的演出,我深深地沉浸在对家风、对国学以及对传统的思考与回味之中。

一位西装革履的帅哥,一定是位家长代表,开始了饱含深情的诗朗诵。是啊,家风的传承当然离不开我们家长的身体力行。终于,我和女儿也登场了,携手另外两组家庭代表,分别讲述了孝道,宽容和勤俭三个不同主题的家风小故事。从老师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大家在守家规遵家训观点上的认同。

多么令人愉悦的一场主题活动,结束时我仍意犹未尽地有些不舍。弘扬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孩子们学到做人做事的准则,也让家长们体会到身上责任的重要性。

明德固本,家国情怀

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场馆,丰富活动内涵,尝试让队员把爱家的真实情感,迁移到抽象的爱国情感里,感受这份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刻情感。大队部组织参观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参观前队员们观看了解马未都先生的生平简介,收看他录制的《百家讲坛》《观复嘟嘟》节目,感受马先生对爱国的表达方式是让中国的文化四海飘香,光华永世。在此基础上,我们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位于上海中心大厦37层的博物馆。一个半小时的参观,队员们探索着一件件藏品的历史故事,感受着与古人对话的乐趣,这份对华夏文化眷恋的小小种子,在他们心里铺展开来,将来一定会落地生根,激情散发。

猜你喜欢
家训家书家风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清晨忆家书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一封家书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重读“红色家书”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