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短短40年内,中国从一个落后国家变成世界经济的主力之一。这种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现在来看,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这个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还需要继续努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同高速增长,看起来只有几个字不同,却有着本质区别:首先,高速增长依靠的是投入的增加,而高质量发展依靠的是创新和效率的提升,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次,从增长到发展,在经济学上的区别就是,发展比增长的内涵要大,它包含一些社会方面的要求,比如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生态环境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虽然没有集中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概念,但它所包含的一些重要内容已经在政府的施政方针中提出。例如,以前也提过转变增长方式,提出要提高效率;在1995年制定的 “九五计划”中也正式作出了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的规定;“十五”期间走了一点弯路,“十一五”又重新提出以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集中地提出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说明过去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总要求,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我们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没有完全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使新的措施真正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作出了非常好的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二是要改善要素配置。这两点用文件精神来阐述,一是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二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此外,要转向高质量发展还要加上一条,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建立一套好的体制。什么是好的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既全面又具体的规定。现在要做的是第二件事,即对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改革措施一项一项地进行检查,明确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改革没有完全落实。
比如,过去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而现在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这需要对所有新出台的政策作公平竞争审查。当前,不少政府机关仍习惯用行政命令对不同的企业、产业、技术、地区作出扶持和抑制的规定,这与公平竞争政策是有冲突的。政府部门需要检查既有的政策和将要出台的政策是不是符合公平竞争原则,不符合的要及时改正。
总之,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实改革,而不是空喊口号。中央提出的战略往往是高屋建瓴的,但如果不能落到实处,就会变成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