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营养护理干预提高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2018-07-24 09:50付瑞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折

付瑞艳

【摘 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应用营养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本院4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率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患者;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骨折疏松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如今,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本院将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给予营养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11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4±6.34)岁;治疗组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12例,年龄在5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5±6.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营养护理干预,其中具体流程包括:(1)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护理措施。(2)能量供给,由于老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导致对能量的需求也有所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因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口味,给予患者合理的膳食食谱以及营养补充,以达到控制患者体重为宜。而对于患有营养不良且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可适当增加营养的供给;对肥胖的患者则应适当减少。(2)脂肪供给,由于老年患者消化道功能的降低,再加上该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因此在脂肪消耗方面也有所减弱。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脂肪的摄入量控制在20~25%左右,从而可避免由于患者胆固醇升高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3)维生素的补充,对于术后的患者,维生素应作为重点的补充对象,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使用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12的食物,起到促进患者铁、钙吸收的作用,同时术后还需增加术前2倍左右的水溶性维生素,从而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1]。(4)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营养护理时,需禁食患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并劝诫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选择食材方面避免采用与患者药物有禁忌的食物,并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近期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了解,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调整营养的搭配,这样采用真正的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骨密度情况,并对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调查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骨密度情况

治疗组患者干预前的骨密度为(0.571±0.059)g/cm2与对照组(0.583±0.061)g/cm2对比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为(0.739±0.098)g/cm2,对比对照组(0.624±0.074)g/cm2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率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22±3.12)d,对比对照组(22.32±4.32)d有明显缩短;治疗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骨质疏导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在流行病学方面,根据全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约有8000万例,发病为6.97%,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该病的发布机制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几何形态、矿化程度以及微损伤积累等,其次跟患者缺乏适当的活动和日晒,烟酒过量或咖啡因过量者,有慢性肝病、肾病以及甲亢者长期服用類固醇激素以及抗癫痫药物者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经过专家发现[2],对于此类患者在术后恢复中加强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为(0.739±0.098)g/cm2,对比对照组(0.624±0.074)g/cm2有明显的提升;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22±3.12)d,对比对照组(22.32±4.32)d有明显缩短;治疗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升患者骨密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高陪德.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5,(22):211-212.

宋洁.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401-401,402.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