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也有良好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出版行业也逐渐迈向数字化的发展。但传统出版业想要有效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还需要相关企业的领导积极思考促进出版业转型的相关策略,从而确保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时代,我国出版业只有转型为数字化生产模式,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出版业所提出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加快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促进出版业数字转型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传统出版业 数字化转型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253-02
由于数字化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我国出版行业的转型建设中,传统出版业应不断改进数字化发展的形态。由于目前我国主导数字化发展进程以及数字出版业的相关技术和制度还不够全面,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研究探讨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在数字化进程中,传统出版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1.1 内容资源优势
在我国市场上,一般将数字出版商分为两大类:第一,小说网、各大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等网络出版商。第二,各类硬件生产商,比如,阅读器生产商。在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容资源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就算在十分繁荣的网络文学环境中,优质的作品依然是缺乏的,然而,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出版资源。我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新书255种。在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这些资源都是有待开发的金矿,因此,和新兴数字出版企业相比,传统出版社拥有大量资源的版权优势。
1.2 后发优势
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出现、完善和成熟等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并将其成功运用,谁就是获益者。因此,对于数字出版来说,谁能找到较好的盈利模式,无论是新兴的数字出版商,还是传统出版单位,都可以领先获胜。传统出版单位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和升华数字出版技术,而且可利用自身熟悉出版产业模式的优势,从而为获得后发优势奠定良好条件。
1.3 人才优势
我国传统出版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有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比如,出版选题策划人才、编辑加工方面的人才等等。无论是何种企业的发展,人才都是关键性因素,因此和新兴数字出版商对比,传统出版业在编校质量方面具有重大优势。
1.4 作者资源优势
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发展核心。而出版内容资源的源泉是作者,因此,优秀的作者团队是出版内容的核心资源。因此,对于传统出版业和新兴数字出版商来说,关键性的竞争就在于作者资源上面。而对于传统出版商来说,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有良好且稳定的作者资源,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出版业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1.5 标准化的管理优势
传统出版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比如,《重大选题备案办法》以及样书审读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下,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就拥有了发展的保障。
2 加快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建议
2.1 整合内容资源,提升内容管理水平
内容管理的环节包括了采集、加工和发布的整个出版生命周期,通过系统管理出版源数据,更加快速高效地将信息集成到出版企业的信息系统平台中的相关节点,继而进行一系列,如传递、加密、复制、拓展的内容信息出版活动。在数字化进程中,内容资源始终是传统出版业的关键性要素,必须围绕内容资源展开一切活动,比如,创造、更新以及增值运作,以此促进内容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传统出版业需全方位整合出版资源,提高在数字时代环境下的竞争力。整合资源主要包括:整合多种符号,包括文字、图形、语言和影像等;整合多种媒体,包括视觉和听觉;整合多种传媒形态,包括图书、报纸、音像等;将各种多种显示终端和制作技术进行整合。经过资源的整合,建立通过这些资源的整合,建立具有鲜明特色内容且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数字出版平台,从而达到以内容为中心的多媒体经营的目的。第二,需要强化深度加工。在深度加工和分类管理后,才能发挥出出版资源的数字技术优势,更好地符合客户的要求。第三,有些传统出版单位,特别是那些具有专业特色、资源优势以及技术力量的传统出版单位,他们应建立精确、应用性、垂直的搜索引擎,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动态集群网络等,让内容资源通过搜索引擎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2 通过数字技术更新出版流程,促进数字化管理
数字出版最关键的就是出版流程的再造,而这个再造主要是在转型过程中,充分运用企业全流程的管理软件,实施全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包括选题的申报、来稿的登记、校对、审批、稿件的发布等等。经过出版流程再造,出版社可统一数字化加工和生产内容资源,制作成图书、报刊和网页等产品,再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发布,供客户阅读、检索和查询等,从而达到跨媒体出版的目的。另外,在出版流程再造后,不仅改变了内容编辑的地位,使之成为真正的出版主体,而且使出版单位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的服务管理模式。
2.3 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出版传媒巨鳄都以收购或者合并的方式走向跨媒体,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也应结合平面媒体、文化出版、移动媒体和会展经济形成全面文化经营模式。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采用新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并且为将其渗透到出版的各个环节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全方位需要,从而达到由单一内容提供商向资源服务商的重要转型。
2.4 拓展品牌价值
出版品牌是任何一个出版企业的生命,因此,传统出版业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数字出版品牌的创新,在自身产品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充分利用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深入拓展,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衍生产品,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2.5 提高员工素质
在新时代,出版人员需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的专业技术,不仅要掌握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和熟悉数字出版社的特性和出版流程。所以,传统出版业应通过培训加强出版人员的编辑业务素质、熟练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等等,从而促进编辑技术的数字化。
3 结语
在数字时代,传统出版业需要实施转型,但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传统创业不断深入探索,敢于创新,结合自身情况和时代需求,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出版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獻
[1] 黄麟君.略述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272-273.
[2] 张明.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探讨[J].理论与现代化,2015(5):110-113.
[3]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科学评价促发展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11:4.
[4] 黄先蓉,刘菡.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需求与制度、模式创新[J].中国编辑,201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