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娟
【关键词】 幼儿;混龄运动;社会行为;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120—01
一、开展区域混龄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层次性的体育活动器材,让幼儿乐于运动,乐于交往
首先,可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三个年龄段各种动作发展的水平,尝试开展区域混龄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开设平衡区、钻爬区、跳跃区、投掷区、玩沙玩水等多个混龄运动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及幼儿活动兴趣及时调整材料。其次,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而又有序的环境,使幼儿能够自主地投入到游戏环境中开展各类活动,同时,环境有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活动秩序感和规则意识。例如,可将投掷运动区划分为投准区、掷远区、掷高区,在同一主题下可有不同的要求和玩法,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和游戏。再次,根据混龄幼儿活动的需要,还可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户外活动器械。如,用废旧轮胎制作小车,供幼儿练习拉、推的技能;用树桩制作高低不同的梅花桩,供幼儿练习平衡技能;用纸箱制作山洞供幼儿练习爬的技能;用编织袋制作的大网供幼儿学习匍伏前进的技能等。由于是混龄混班活动,活动对象是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他们的运动水平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因此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的基础上,运动活动器具还应具有层次性,从而更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满足,推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乐于运动,并在运动中学会与人交往。
二、在混龄运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玩伴、活动场地、运动器械,让幼儿学会运动,主动发展
在混龄混班的体育活动中,幼儿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年长、年幼或同龄的游戏伙伴,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运动器械、材料,并通过幼儿间的合作与沟通,一起探索器械的摆放、玩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之情、互助合作的社会行为,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指导混龄运动,助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1. 为幼儿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与不同个性的人进行沟通、协作,因而合作意识是良好心理品质的要素。在混龄运动中,教师可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在“运西瓜”游戏中,中班幼儿浩浩和大班幼儿乐乐结成了对子,一开始球老是掉下,乐乐发现浩浩老是含胸、收肚子,她就叫浩浩挺胸、挺肚子并示范,浩浩照着做了,果然成功了。但行走的速度比较慢,在练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如果两人的手拉住走,这样能走得更快更好。在这个活动中,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孩子们在多种探索中悟出了合作游戏的意义,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2. 关注幼儿行为,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关爱情感。儿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能真正得到屬于他们的快乐,并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混龄运动”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对象扩大了,接触到新的伙伴,新的老师,幼儿需要在这种新的人际中重新整合自我,调节自我,来和别班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在交往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商议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大年龄的孩子懂得了要照顾小年龄的孩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小年龄的孩子从大年龄的孩子那里获得了不少交往的经验,习得了更好的交往技巧,大年龄的孩子对他们的友好态度使得小年龄的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在活动交往中,大年龄的孩子和小年龄的孩子都获得了很多成功交往的经验。
3. 学会放手,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责任感是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动中,教师学会放手,让小年龄的幼儿在大年龄的幼儿的影响和带动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其逐渐减少对大人的依赖性,尝试独立。而大年龄幼儿要对小年龄幼儿给予帮助和指导,使他产生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在活动中我们大班的孩子会自发地照顾弟弟、妹妹,他们就像个“小老师”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玩球”区域,大年龄幼儿看见小妹妹人矮手短,不能把皮球投入到栏内,他们会把妹妹抱起来帮她投篮……这种孩子教孩子的方式,使大年龄的孩子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是身为己任,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