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综合特色校,树专心农学人

2018-07-24 10:27宋文芳高妍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8年5期
关键词:院士农业教育

宋文芳 高妍

他是一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动物病毒致病机制、动物重大疫病快速监测技术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多年奋战在农业科研战线,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他投身高等农业教育,成为一名校长,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优势、科研优势与思想优势,努力提升所在高校的综合实力与学科水平。

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后,他的建议、提案均与农业、人才、教育相关。

他说,“我生长在农村,学在农业高校,工作在农业科研战线,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情感。”科学家、院士、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的视线始终不曾离开“三农”。

他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关于张改平,有太多故事可以讲,而我们最关心的,是他在做好一名学者型校长上的努力,在办学与树人方面的见解和体会。

办学之综合与特色

记者:近年,多位院士担任大学校长,学者型校长成为教育界一道风景线。作为其中的代表,您认为,院士担任大学校长,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备怎样的优势?您为什么愿意来承担这项工作?

张改平: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高等教育,均有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能够成为院士,一般都是某一科研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和领军人才,对本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有着清醒认识,有着基于逻辑判断的敏锐眼光,而且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顺应规律,盯住重大问题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做出一定成绩。

大学是学术殿堂,校长本应是学者型。而且,从许多世界高等学校来看,一般也都是知名学者出任大学校长。我国近年来有一些院士出任校长,这既是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因为院士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上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学术优势。这是立竿见影的显性优势,和院士在学术界的影响呈正相关。院士担任校长,对任职高校和所在学科而言,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声誉和知名度,更能够发挥院士在所处学科领域的领军优势,对于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带动力。

二是思想优势。这是间接潜在的隐性优势,和院士的哲学修养、逻辑思维呈正相关。院士之所以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异于常人的成就,在于看待事物时,思想的高度、思维的广度和思辩的深度往往超出常人那么一点点,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点。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那就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看明白、想明白,才能干明白,才能出成效。院士作为校长,能够以对待科学命题的敏锐眼光、求是精神、科学思维,顺应高等教育趋势和发展规律,来深入思考什么是大学、如何办好大学,以及大学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入手解决等。

服从组织安排,选择回到母校担任校长,源自我以下两个方面的思想认识。

一是对于教育基础性、重要性的认识。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基础性、长久性的作用。虽然此前我没有高等教育管理的直接经历,但却曾在多个高校招收培养研究生,并进行科研合作,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两大职能并不陌生。人是一切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教育是百年树人的神圣事业,正如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是一件光荣的事。

二是对于农业科教事业的特殊情感。我生长在农村,学在农业高校,工作在农业科研战线,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情感。有过饥饿体验的我,非常明白农业和粮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极端重要性,而今放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下尤为重要。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以及吃得健康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问题。因此,任职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不仅使命光荣,更是无上荣光。

记者:自您担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以来,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河南农業大学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成果如何?

张改平:我到河南农业大学工作时,学校正在奋力创建全国一流农业大学。初到任的时候,我思考较多的是创建一流农业大学,必须选准努力和突破的方向,必须弄明白具体抓手在哪儿。结合农业高校的发展情况,学校提出了要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从奋斗目标上明确了两个方面的工作抓手,一是抓特色和优势,一是抓国际合作交流。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思考也在不断提升,对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尤其是在对面临的人才引进难、学科建设乏力、生源质量相对偏低等困境深入分析后,我深切感受到农业大学起步于农,但不应局限于农、止步于农。

结合世界高等农业教育数百年的发展规律,我提出了向综合性大学拓展的思路,并提出“集大智、聚大军、引大师、筑大台、干大事、育大才”的六大发展理念。六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人才,这些年学校把人才队伍扩规模、上层次、调结构、补短板作为战略任务。尤其是2016年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从近两年的引人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来看,扩规模、上层次的方向是对的,调结构、补短板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

学校近年来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林学四个学科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和壮大;与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CMMIYT)合作共建CMMI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学校国际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主干学科相继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基金项目逐年增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年科研经费达到2亿以上;两项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记者:您一直在大力呼吁国家和社会各界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在您看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应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张改平:从目前现状来看,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供给不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教育同样也处于弱势地位,政策供给不足是制约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支持高等农业教育的力度应该倾斜一点,比如,农业高校尤其是地方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着眼解决农业生产一线的应用技术问题,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贡献,但很难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大成果。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当考虑农业高校这一客观实际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需要,支持更多涉农学科发展壮大。

二是优质农业人才资源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作者为解决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安全的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在没有饥饿威胁的今天,人们却淡化了对“三农”工作者重要性的认识,对农业的偏见依然存在,国家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原因一方面使学生不愿学农务农,农业高校很难吸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使高层次人才到农业高校工作的意愿不强。国家应当出台像公费师范生一样的支持政策,启动公费农科生培养,引导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农业高校;应当针对农业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薪酬待遇、公租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是农业高校普遍面临研习用地严重不足。对于农业高校建设和发展而言,拥有足够面积、长期稳定的研习基地是“三农”人才培育、科技成果验证、技术示范推广的必备条件,更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办学保障。目前,一方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对研习基地的条件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部分农业高校研习用地严重缺乏,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农业高校的教学实习、科研试验和成果验证。国家应当从政策上解决农业高校面临的教学实习、科研试验用地难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农业高校发展问题的途径,一靠政策纠偏,二靠加大投入。国家要给予高等农业教育以纠偏为目标的特殊政策扶持,加大中央和地方双重预算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高水平的高等农业教育,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树人之求真与创新

记者:在大多数人看来,农学畜牧学等都是“接地气”、很“土”的学科,这种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科和就业选择。作为一辈子从事动物免疫学研究的专家,您认为,农学研究的魅力何在?对于改变这一偏见,您有哪些建议?

张改平: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打网络游戏,一是游戏对抗的不确定性能引起人们的探索欲望,二是经过一番努力过关能凭添成功的喜悦感。科学研究之魅力犹如游戏之魅力,在于能够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不断获得成功。

农学研究除了这些魅力,我认为还有一个特殊的魅力,就是农学研究的本质是解决人类吃饭问题,解决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安全有品质的问题。在中国,解决吃饭问题不仅事关国家安稳,而且也是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实现的根本问题。能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里从事研究工作,岂不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

当前,社会上的确存在着一种对农学畜牧学等传统涉农学科有偏见的现象,认为学农没前途、没出息。我认为,从事农业和其它行业,本身没有土洋和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对农业和涉农学科的偏见,是由于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出现差距而产生,也将会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差距缩减而逐渐消失。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正是要缩减这种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必将激发人们对学农和从事农业工作的热情。因此,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是改变人们偏见的根本途径。

记者:您是拥有一线科研实践经历的专家,也是正在培养年轻科研人才的大学校长。您认为,培养农业领域的科研人才最应注重的能力和素质有哪些?总体来看,目前农业相关学科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张改平:具备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是对科研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但更重要的要有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农业科研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有一定生命周期,受限于生命周期和环境因素,相比其它科研,农业科研对从事科研人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思想先于技术”是我的一贯主张。我经常给老师和学生讲,做人、做事应当把科学思想放在首位,一定要秉持科学思想,一定要把研究和解决本行业、本领域最重大、最迫切的问题作为成功之道。从育人角度讲,还要把科学思想具体细微地体现在师生教学相长过程中,把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作为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勇于怀疑、质疑、思辨、争论、实证、创见、创新。

在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方面,这些年,我们着力打造了“名家大讲坛”平台,每年邀请院士、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希望让我们的学生能有机会目睹大师风范、聆听大师声音、感悟大师思想,以此来促进学生拓展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

农业科研离不开生产实践,搞农业研究尤其是搞大田作物的技术创新研究,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甘于与土地打交道,乐于在阡陌间行走,是农业科技人员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像我校的郭天财教授,头戴草帽,脚踩泥土,奔波在田间地头,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农业。再比如,我校退休教师、新中国第一代园艺家张绍文教授,八旬高龄仍坚持服务蔬菜生产第一线,荣登“河南好人榜”,获评“敬业奉献好人”。这种扎根土地的精神,这种倾情农业的品质,也是农业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农业相关学科专业学生就业舞台广阔,总体就业情况良好。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70%左右。学校于2017年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记者:您多年从事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现在所开展的又是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工作,请结合您的研究和工作经验,谈一谈您对创新的理解和体会?

张改平:创新是创造性的劳动,首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然后是方法途径的问題。

通俗讲,创新=想明白+高通量。想明白,就是要有科学思想,弄明白所处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哪些,自己准备解决那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要想清楚、想明白,这是进行创新时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

想明白之后是干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关于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已很先进、很公开。在大多数情况下,农业科研存在着概率问题。在大家采取的技术和手段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需要靠数量取胜,也就是要进行高通量的试验,尽可能多地增加试验数据量,以此提高成功几率。没有一定的数量基础,很难会有新的发现,很难会比别人先有所发现。创新创造有偶然性,但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隐藏着必然性。所以说,搞研究、搞创新也充满着哲学思想和智慧。

此外,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搞研究,在想得明白、干得明白的前提下,还必须要有毅力,要认准方向,坚持做下去,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一定能够做出一番成就。

猜你喜欢
院士农业教育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外教育奇趣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题解教育『三问』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