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 杨勇
燕子山矿现侏罗系资源枯竭,工作面已全部转入石炭系,设备也全部更换,因缺乏石炭系矿压观测资料和管理经验,首个放顶煤工作面,支架选型偏小,以及施工队组对放煤工艺不熟悉、对矿压管理不重视,导致自2014年10月份起燕子山矿首个放顶煤工作面8216推进600米后,ZF10000支架与工作面生产条件不相适应,经四次大面积顶板来压后,支架顶梁、掩护梁等构件陆续出现严重损坏的现象,见图1。本文通过分析燕子山矿4#层矿压显现规律,对支架重新进行选型,加强初撑力管理等措施,保证了后续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图1 支架压架和损坏
4#302盘区煤层厚度6.5 m~8.5 m,平均7.95 m,倾角0~4°,平均3°,含0~4层夹矸,盖山厚度400 m~430 m。盘区工作面老顶厚28 m~47 m,岩性为粗、细、粉粒砂岩、高岭岩,直接顶厚7 m~12 m,岩性高岭岩、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直接底2.5 m~7.2 m,岩性粉砂岩、高岭岩、砂质泥岩。4#层地层综合柱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地层综合柱状
首采面自回采起,工作面支架均安装YHY-60型矿压表,同时每隔10架布置1块KJ216-F型顶板压力监测分站,监测分站数据通过专用电缆传送至KJ216-F2监测分站,及KJ216-Z主站,主站经电话线将井下的数据信号传送至地面接收主机(KJ216-J矿压数据通讯接口),实现矿压数据的实时传输。
(1)初次和周期来压时,老顶发生断裂,顶板迅速下沉,支架压力迅速增大,当压力达到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后,安全阀开启卸液,支架立柱行程缩短,严重时,造成支架无行程,即出现支架“压死”情况。
(2)来压时支架顶板破碎,支架接顶不严,背矸严重,初撑力达不到要求,进而易导致支架倾斜,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3)来压严重时,机道顶板同样发生破碎,超出支架前探梁及护帮板的支护范围时,则易发生顶板窜煤、漏顶事故,造成采煤机组、刮板输送机损坏及人员伤亡等。
通过首采工作面从初采至回采结束连续将近1年的矿压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
2.3.1 来压步距
初采时,推出切眼支护范围时(约推进9m后),顶煤开始垮落,推进至15 m~20 m时,直接顶开始垮落,至推进至55 m~65 m时,老顶垮落,即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55 m~65 m之间,周期来压步距一般在35 m~45 m之间,来压规律、明显。具体数据如图所示。
图3 首采面各监测点来压步距
2.3.2 动载系数
(1)正常时,支架压力均保持在24 MPa~27 MPa之间,通过对首采面前20次来压统计,各监测点来压的平均压力,如表所示,中部30#~70#架来压压力大,平均可达40 MPa,工作面两头,10#~20#架、80#~90#架来压压力较小,一般在35 MPa以下。
根据矿压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动载系数一般在1.5~1.7之间,平均1.6。
图4 首采面各监测点来压压力
2.3.3 安全阀开启统计
图5 首采面各监测点来压安全阀开启率
首采面自初次来压起安全开启频繁,初次来压时30#~70#架安全均开启,开启率达到安全阀总数的45%,中部40#~50#、60#~70#架出现支架压死情况,根据矿压观测工记录,每次周期来压安全阀开启率26%~36%之间,安全阀开启频繁,且支架出现“压死”次数频繁。
按现行较通用的岩石容重法公式计算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
式中:
q-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kN∕m2;
kd-动载系数,根据首采面矿压观测情况取1.6;
M-一次采厚6.6 m,(放顶煤采厚7.95 m×回采率0.83);
Kp-上覆冒落带岩石碎胀系数,取1.3;
γ-顶板岩石平均容重,取25 kN∕m3。
按照上式计算:首采面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为880 kN∕m2。
ZF10000支架,支架宽1.5 m,有效控顶距长6.37 m,额定支护强度为1 046 kN∕m2,实际支架工作阻力在额定工作阻力84.1%,科学合理的支架工作阻力应在额定工作阻力的60%~80%之间,理论验算和支架实际使用情况均证明4#层首采面采用ZF10000支架对其生产条件来说,选型偏小。
在燕子山矿第2个工作面8218稳装前,特重新进行支架选型,ZF12000支架,支架宽1.5 m,有效控顶距长5 980 mm,额定支护强度为1 338 kN∕m2,结合我矿4#层矿压显现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在4#层生产条件下,该支架工作阻力达到额定工作阻力65.8%。
该矿更换ZF12000支架后,已顺利回采8218及8214两个放顶煤工作面,现正在回采8212工作面,未出现任何支架严重损坏情况。理论与实践均表明ZF12000支架对4#层放顶煤生产条件适应性较好。
(1)合格的初撑力,能够维护顶板完整,保证老顶的顺利破断,保证周期来压正常、规律。
现场观测及数据统计发现,在保证初撑力合格的前提下,推进约3 m~5 m的距离即可通过周期来压。但若初撑力合格较低时,即使未达到周期来压步距,也会导致顶板来压。
(2)工作面布置成伪斜,可使工作面来压由大面积来压逐步转向分段来压。如8218回采期间,头尾采位差经常会达到约15 m以上,此时工作面来压明显可分为上、中、下三段来压。
(3)在工作面保持正常的推进速度时,周期来压规律、明显,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时,老顶下沉对支架的作用时间加长、压力加大,增加顶板管理难度。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时,老顶下沉相对作用于支架时间、压力均会减小,有利于顶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