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青春,美颜少女,就因为乘了趟顺风车,竟以惨烈的方式离开人生。当20岁的乐清女孩小赵被网约车司机残害抛尸之后,网约车企业也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之所以群情激愤,之所以举国声讨,因为网约车企业早有前科,因为亡羊不补牢,4年内已发生50起性侵与性骚扰事件,包括两条人命。目前,该网约车企业已下线全国顺风车业务。
顺风车成了夺命车,偶发凶案的背后却是管理作恶的必然。对于此次顺风车命案,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网约车企业客服的傲慢与冷淡,不配合不主动,延误时机,助纣为虐,在面对人身安全问题上表现出了可憎的漠视。如果说这是个别客服人员的工作失误,倒可以归咎为个人行为,然而,根据网友曝出的投诉记录来看,这是该企业客服的常态,也就是说该企业的客服流程就是这么一副傲慢与不屑的姿态,对网约车司机缺少必要的监管,对顾客缺少必要的负责,这样的“夺命机制”势必造成网约车司机的有恃无恐,势必造成恶性事件的频发。
网约车企业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在改变交通出行模式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自我完善与健全管理上却有着致命的短板,入行门槛低得离谱,日常管理极其粗放,职业监管几乎为零,对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制约与考核更是无从谈起。也许网约车企业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借助互联网搭建的出行平台,类似于一个出行中介,无非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买卖双方完成市场对接与交易,仿佛责任不在于己,将管理责任推向了行业与社会,这是极不负责的认知。因为网约车企业作为一个以此盈利的企业,不能只知利润而不知责任,不能置企业自身的管理责任与社会责任于不顾,不能置乘客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不顾,一家连管理责任与社会责任都无法担当的企业,是无法取信于市场立足于社会的。
网约车企业的粗放型管理,导致平台内鱼龙混杂,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之势,也正因为门槛之低管束缺失,一些黑车司机、社会渣滓及低素质人员纷纷入行混口饭吃,这是一个极其危机的信号,如果网约车企业依然无视源头关的把控与常态化的严管,必然导致管理责任的落实,也必然导致自己的身败名裂。如今,自浙江运管率先“封杀”该企业顺风车之后,在全国舆论的声讨下,该企业再也无颜继续开展顺风车业务,只能下线整治,至于能否复出再取得国民的信任,还是个未知数,毕竟透支信任度的后果与损失是谁也无法估量的,只怪该企业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责任与担当,为客户创造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这是最起码的从业底线,倘若将“上帝”踩在脚下作践,倘若将客户的投诉当作难缠与麻烦,那这个企业也就离死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