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术史》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一套最权威、最全面的世界技术通史,全书为人们详细讲解了人类物质世界的形成原因。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尺子”来衡量,有政治维度的国别史,有进化史维度的朝代史,有经济维度的经济史,还有人类文明维度的发明史和技术史。
关键词:《技术史》;技术与科学;历史;造物
人类的发明史与技术史并不完全对等,至少在17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19世纪全球科技大爆发以来,科学发明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技术的进步。
1 《技术史》系列书籍
技术史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历史划分方式,它似乎与其他方式息息相关,但是又常常游离于其外。想要彻底地了解人类的技术史,既要抛弃其他历史观的思维方式,又要惯于联想,完善技术发明背后的条件。正如《技术史》系列丛书的主编查尔斯·辛格针对他的作品所说的:“不是整个物质文明的历史……而是关注事物如何被做或东西如何制造的历史。”
由于全球技术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书籍编写团队人员的限制,全册书中有关遠东(东亚)的部分,甚至近东(西亚诸国)都比较少。尤其是关于远古至中国封建朝代末期的资料对于西方人来说还存在争议,因而从整体上看《技术史》丛书,远东的技术发明几乎是没有的,即便有,那也是在欧洲技术霸权时代的影响之下,仿佛是西欧科技之“神”走失的“孩子”。当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主编本人也在序言中着重解释了《技术史》全册在地区选择上难以弥补的缺失。
既然现实如此,我们不妨就事论事,抱着客观理智的态度研究学习《技术史》。
查尔斯·辛格的初衷是编写一套为技术(technology)和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这两门学科的学者提供的人文和历史背景知识的书,“对人类文明浩瀚而复杂的技术知识所产生的方式提供一个更长远的考察”。他的重点放在“人”身上。人是技术、科学、经济、政策等事物的中心,没有不为人类服务的科学与技术,也没有完全没有人类参与的科学创造。他认为,在人类技术史历程中,人的重要性在于学习技艺技能并理解消化记忆,然后工匠们利用他们学到的工艺技法制造出让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更加融洽的“工具”,从而让人类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2 人类技术史的开端
在《技术史》的首卷中,查尔斯·辛格着重讲解了人类最重要的“工具”——语言。
通过语言,人类将自身与近亲猿猴区分开来。虽然自然界其他物种也或多或少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种族的信息沟通方式,但是与人类的语言相比起来,这些沟通方式仅仅表达了有限的、固定不变的内容。以蜜蜂为例,当需要传达“有花,可以采蜜”或“有敌人”的信息时,它们有固定的飞行轨迹,我们可以将它们的飞行轨迹认为是它们的“语言”,但是对于蜜蜂来说,这种“语言”是特定情况下才会做出的行为,与其他的飞行行为并没有差别,也没有其他的特定轨迹来传达所有的讯息。人类的语言与此不同,人类的语言不仅能够传达特定的信息,还是人类进行思考、记录传承甚至模仿自然的凭借,没有人能够在思考的时候完全抛弃语言媒介。大约5000前,人类摸索创造出不同的文字体系,但是它们又一同成了他们文明中最重要的工具。
在英语中,“技术”一词在近代被解释为:人工构成物,被发明出来用以表示对(有用的)技艺的系统讲述。直到19世纪,“技术”才获得了科学的内容,最终被认为几乎与“应用科学”同义。现在,“技术”一词则是指系统地处理事务或对象。
远古的人类先祖比我们现在能想象的多得多,在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成之前,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能够满足生活所需的关键技术——事物采集、野生动物的驯化、植物选种栽培、建筑搭建、储物器具制造等,甚至有了一些巧夺天工的雕刻加工工艺,制造出令今人震惊的精美木器、玉器以及牙雕。“从利用自然物来弥补人类自身肢体功能的不足开始,到用造器来克服自身认识与行为的某种局限是一种进步,再到以造器来对自然事物进行量度方面的数字化‘定位又是一种进步。”
先民们的审美意识绝不低于当今的人们,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们对美的感受比经受了复杂因素潜移默化影响的我们更加纯粹美好,更加深刻真实。例如,中国人至今深信的阴阳五行学说,又如被一些西方人讳莫如深的巫术,又是自然科学知识欠缺的先民们对他们所能够观察到的自然界的春去秋来、宇宙空间的物换星移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积累。风水学(建筑堪舆)被一些人认为是无稽之谈,其讲究之一是房屋坐北朝南,明代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所述:“屋以面南为正向……以受南薰。”因为中国所处的北半球的太阳一直在偏南的位置,房屋需要更多的阳光照射。这与现代建筑强调采光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相比现代的各种所谓的原理、规则,先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更加直观易懂,更趋向世界运动规则之本真。
因此,远古社会的人类不但创造了与人类进步息息相关的技术,还萌发了最初的科学意识。这些科学成果不一定转变成了实体的物品或人类的制造活动,但是它们变成了知识、文化,成了意识上的“软技术”,其作用与人们手里的“硬技术”同样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
3 近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在原始部落的年代,东西方的技术工艺就朝不同的方向发展着,但是这种不同仅仅是技术的表现,或者是器物的品种、特征等,而与技术息息相关的手工艺行业以及后来的制造工业都是有共同的发展趋势的。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或者西方与此同时的中世纪,“技术讲授主要并几乎全部都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这种师徒制的方式有效地将一些古老而又精巧的技艺保留了下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技艺的流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
到了17世纪,东西方的科学发展被拉开了差距,这为西方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从17世纪留存下来的一些工厂遗址和产品来看,“科学与技术的触点极少”。当时的生产方式还是手工生产,没有现在看到的工业流水线,生产力属于自然力或畜力,如水力、牛、马等,其原料大多数是自然物,较少的地方才有能力使用金属。这种生产模式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以劳动人口的数量决定产品的出产率,因而在全世界部分地区的产业规模都受到人口、地域、宗教等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
一些哲学家热衷于探究宇宙、自然界的“真相”,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与实验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运动规律,将自己的发现付诸笔头,变成书籍文字中的观念想法。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阐释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真实样貌”,但又仅此而已,他们没有将这些发现运用到创造新的器物的活动中去。这样类似于“临门一脚”的行为是与前者相比稍显因循守旧的工匠们完成的。
17世纪的工匠与设计师、科学家们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从工匠行业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工匠的文化程度是远远比不上科学家的,甚至有很多工匠手握巧妙的工艺,却对自己所掌握的工艺的原理一无所知。他们获得手艺的方式是靠师傅的教导,一旦在这个谱系中有人的科学学识很低,那么在他谱系之下的人就很少会出现懂得原理的徒弟了。对于这些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工人来说,从上一辈那里学到的手艺已经足够让他们的生活衣食无忧,那又何须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不过即便有学者与工匠之间“隔阂”的存在,十六七世纪的技术发展也展现了很强的运用自然科学成果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行业,如航海工具的制造、工业化学、钟表行业等等。这样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制造的结合为后来的发明创造的热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案例,引发了对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的思考。随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发明家的潜心探讨,人类终于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最终方向,因而科学必须与技术相结合而成为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激发了19世纪全面爆发的各种技术革命。
4 結语
《技术史》这一册书的重点是讲述人类历史中有着转折作用的技术进步或变化,这些转折点促使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的普及,又如当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除此之外,还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对人类劳动创造活动的重要性,反映了人类脑力劳动智慧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比之动物仅仅遵循生物本能活动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第一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中文版序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
[2] 冯健亲.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首卷·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1.
[3] 李渔(明).闲情偶寄·居室部[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167.
[4]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第二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中文版序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
[5]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第三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中文版序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陈圣鋆(1995—),女,江苏如皋人,南京艺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在读,从事传统器具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