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南地区的剪纸,数傣族剪纸最具有代表性。早期的傣族剪纸是用来祭祀的纸幡,内容形式也非常丰富,如今傣族剪纸的作用非常广泛,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云南;傣族;剪纸;艺术
1 云南傣族剪纸的历史
“在云南傣族地区,剪纸习俗源远流长。主要流传于德宏州芒市、瑞丽、盈江等傣族聚居的地区。”[1]“起源年代已无从考证,但傣族剪纸最早的图形样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其发展的历史与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并存的。”[2]从傣族剪纸艺术作品中会发现,汉族信仰的图腾元素颇多,这充分体现了早期傣族文化就受到了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傣族剪纸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又是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傣族特有的民族风俗这一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它的生存与发展、演变与传承深受傣族习俗和文化的影响。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面貌,并广泛用于祭祀、礼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3]
傣族剪纸使用的纸张源于元明时期,绢也是作为傣族剪纸的常用材料,在这之前,主要用料是布,纸张普及以后,傣族剪纸就多数以纸为主要制作材料,因为纸更便于剪贴。根据历史记载,在傣族的一些经文中有提到,早期供奉佛祖的一些画面就是用树叶剪刻成的图案,这也证实了傣族剪纸文化的变化和延续;早期傣族的葬礼也通常用剪纸来装饰,种种记载表明,傣族剪纸的技艺流传甚久。傣族剪纸大多用于生活中的节日活动和建筑的装饰上,在傣族各个地区的寺庙、民宅、建筑中,每一处角落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傣族风格的剪纸。
“傣族剪纸所使用的传统工具有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剪刀锋利灵活,便于随身携带进行创作,是剪纸最常用的工具。”[4]傣族剪纸世代相传,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是当地百姓心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2 云南傣族剪纸的创作方法及题材内容
2.1 创作方法
在傣族剪纸中,刀法明快干脆,画面饱满充实,民族地域特征明显。傣族剪纸是用剪刀和刻刀等工具,利用不同工具的特点,创作艺术图案,经剪刻、粘贴、修整制作而成。
傣族剪纸的线条,既有中原的传统剪纸手法,又不失本地传统民族的技法,主要是以线和面为主的表现形式。在技法上,有单独式、适合式、连续式、综合式,底纹对称的技法和连续纹样都有在剪纸图案中采用,在创作中更是有一图主景,也有一图多景。傣族剪纸的刀法与云南甲马印版的制作方式很相像,通常分为阳刻和阴刻。阳刻是指在创作时保留图案原有形态的轮廓,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全部剪去,创造出线线相连的效果;而阴刻则刚好相反,去掉轮廓线以内的图案,而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反而线线相断,但正因为线与线之断,反倒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万剪不断的效果,使得剪纸图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美;还有一种就是阴阳结合刻法,由图案的形态采取阳刻和阴刻交叉的方法,使画面丰富、主次分明、线条浑厚、灵活。傣族剪纸在祭祀时所用的多为阳刻剪纸,庄重肃穆;而阴阳结合的剪纸艺术则多用于平时节庆,布局优美,民族气息浓厚。
2.2 题材内容
内容造型:傣族剪纸题材内容很丰富,纹样也很多,有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建筑纹。但从傣族剪纸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内容上表现人物场面的较少,动植物题材较多。傣族剪纸创作的图案有很多形象,有龙、凤、麒麟、鱼等各种动物形象,也有形态各异的植物花卉,还有佛塔、寺庙、建筑等。有的作品则采用花卉小草作为陪衬,使整幅画面不单调,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但有些作品中,就出现了一些中原民族的图腾元素,这都是中原汉族文化对傣族文化的影响,其中动物形象的“马”和“鹰”分别代表了“一马平川”和“大展鸿图”。
傣族人民力求刻画出外貌的真实感,让作品一目了然,感受生命的活力,获得美的享受。“因为图案本有‘意匠画之称,要求作者在意匠上下功夫,在表现的作品中创造一种意境,而不是表面的图解。”[5]在傣族人民心中,剪出动植物的形象,是代表人们心中的吉祥物。同时,傣族剪纸还吸取了周边国家剪纸艺术中的造型特点,将其融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艺术特征。从多数傣族剪纸来看,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剪纸艺术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傣族信奉的宗教,是傣族文化的基本要素,所以傣族剪纸图案的内容和题材均带有浓郁的宗教味。也正是这种宗教味,傣族人民将这些造型粗犷有力的图案用在剪纸上来装饰佛寺和佛塔上,不但有了民族特色,更给人一种完整而又明快的感觉。
3 云南傣族剪纸的艺术特色
云南傣族剪纸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化繁为简、传神、创作大胆,作品风格自然,民族感强、富于装饰,傣族古老文化的传统在作品中显而易见。剪纸中特色鲜明,从造型、色彩、材料等多方面见其变化。虽力求变化,但不失整体效果。由此可见,傣族人民对美的原理早以深知。剪纸中的变化与统一、比例与调和给人带来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的感觉。因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所以在傣族剪纸中多运用点、线、面产生的变化,而后又将关联构成一体,产生一种独特的藝术表现形式。其中,傣族剪纸运用“点”的技法是最多的,每一个“点”都给人以律动之美。“点中见菱形和梭子形,上下、左右分布排列散开,有疏、有密、有节奏,构成了优美的散点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花形装饰纹和条状装饰纹。”[6]有佛教文化、内地文化,同时还吸纳了本地艺术的精华,多种文化交织,用各地的手法,加上不同的民俗习惯,如今也就产生了多元化的傣族纸。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6.
[2] 潞西市文化体育局.傣族剪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4] 王艳琦.傣族剪纸——活色生香的民间艺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5)
[5] 张雁梅,傅东云.谈傣族剪纸图案的应用及艺术特色[J].艺术理论,2010(2).
[6] 刘源.芒市傣族剪纸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涵(1991—),男,辽宁本溪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外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