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纸扎艺术探微

2018-07-23 09:05李定芳文晨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邵阳工艺

李定芳 文晨

摘 要:纸扎是流传于邵阳各地的一项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典型的民间文化符号。本文主要从邵阳纸扎的类别、历史、工艺和艺术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纸扎;邵阳;工艺

纸扎,又称“扎作”“扎纸”“彩糊”“扎活”,是采用竹、木、铁丝、篾条等硬质材料为骨架,将剪刻、折叠后的各色纸张糊裱于骨架之上制作而成,是一门融合编扎、裱糊、剪纸、绘画于一炉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也是中国特殊的民间雕塑艺术。纸扎流传于我国多个地区,广泛应用于各类民俗活动和人们的生活中。

广义的纸扎包括扎制的风筝、灯彩、戏文、舞具、纸马等,而狭义的纸扎专指与祭祀及丧俗活动有关的纸扎,如宅院、门楼、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家禽等需要焚化的扎制纸品。

1 邵阳纸扎的分类与应用

纸扎的形成是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如纸扎中的灯彩一类,由于纸的透光性强,便于糊制,起先是满足人们的照明需要,后来随着元宵节燃灯风俗的兴起,逐渐开发了走马灯、莲花灯、龙灯、鱼灯及各种品种构思精巧、富有装饰美感的花灯。邵阳民间的纸扎作品以实用性见长,有安置在田间地头、保护庄稼的纸扎人物,有游艺活动专用的绣球、龙头、鲤鱼、狮首,有祭祀和丧俗专用的花座、灵屋、纸马、箱笼、仙鹤等。

1.1 游藝类纸扎

游艺活动类纸扎主要用于岁时节令、庙会游艺等喜庆场合。邵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苗、瑶、侗、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除了汉族的节日外,少数民族还拥有本民族的节日盛会。这些重要的庆典活动或多或少都会用到纸扎。尤其是元宵前后的各式花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最体现纸扎匠本领的是扎龙灯,龙灯有首有尾,龙身有如一个水桶横放的粗细,五市尺为一拱,每一拱拱内都可以放置蜡烛,一只龙灯少则21拱,多则99拱,皆取单数,大型的龙灯龙头几乎无法进入城门,龙角内都可点烛。龙灯由细篾扎制骨架,花布连接其身,再糊以彩色透明纸,以篙杆粗细的竹子作支柱,点燃蜡烛后,便于撑举。一到元宵佳节,城里各路龙灯汇聚,伴随着十番锣鼓,十分热闹。

1.2 丧俗祭祀类纸扎

(1)丧俗纸扎。邵阳老话说“纸扎的灵屋,鬼要”,丧俗纸扎通过焚烧“送”给鬼神,为一过性的瞬间艺术,是取悦鬼神的物件,源于传统丧俗中的“明器”。明器,也称冥器,《释名释丧制》解释为:“送死之器曰明器”。

我国使用明器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初期。古人出于对灵魂的崇拜和死后世界的想象,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并不消亡,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和生前一样的生活。在灵魂不灭和孝悌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丧葬礼仪,人们视死如生,在墓葬中陪葬大量的用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送给亡者使用。最初的陪葬品是死者在生时使用过的物件,并伴随活人、动物殉葬,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出现替代各类实物的殉葬俑,如《礼记·檀弓下》中记载:“涂车、①刍灵,②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唐宋之际,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融合了本土道教文化的思想,灵魂升天观念逐渐强化。随着造纸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纸币的问世,烧纸、纸扎行业逐渐兴起,民间的丧葬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影响至今。

人们认为在殡尸期间,亡者的灵魂仍停留在人间,为了使灵魂得到慰藉,并使家族得到鬼魂的庇佑,在整个丧俗活动中,死者的亲属们哭灵、守灵、祭拜供奉、焚烧纸扎、纸钱以礼鬼魂。从一些地方志的记载来看,明清时期,纸扎工艺应用广泛,制作精良,纸扎为当时各阶层丧俗活动的主要内容。

邵阳的丧俗纸扎分为神像、人像及瑞兽像、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五类。

第一,神像。神像一般为大件纸扎,一丈或数丈余高,出殡时位于队列最前方,在灵前开道,驱走役鬼,也称“开路大神”“开路先锋”。

第二,人像及动物像。人像主要为侍奉的仆从、金童玉女,动物像则包括瑞兽及家兽家禽,如鹿、象、狮、仙鹤、猪、牛、狗、鸡鸭等。

第三,建筑。建筑主要为灵屋房舍,一般为仿宫廷式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给人以富丽堂皇的美感。精制的灵屋不仅外表看起来惟妙惟肖,建筑内部亭台、楼阁、庭院、房舍一应具有,甚至连厅堂内悬挂的字画、匾额,房间内的床、桌、妆台都栩栩如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纸扎建筑也出现了别墅、洋房这样的新式建筑纸扎。

第四,交通工具。交通类纸扎包括马、车、轿等。

第五,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类纸扎主要包括生活器皿及日用品纸扎,体现为“使用”功能,如橱柜、箱笼、衣冠、金山银山、金银树等,现在民间纸扎还包括电脑、电视、手机等现代化用品。

这些纸扎用品包含了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具象、写实的纸扎寄托对亡灵的哀思,希望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2)祭祀纸扎。人们通过祭祀仪式向神灵、祖宗表达虔诚和谢意,祈求庇佑,消除灾祸,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邵阳人信仰广泛,有着典型的多神崇拜特点。祭祀类纸扎主要是在祭祀活动或巫傩法事中所使用的神像纸扎与道具纸扎,是为配合各种宗教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如傩仪中所用“桃源洞”,“猖兵”属于该类。过去神佛神诞日、孟兰节超度亡灵日也是纸扎铺赶工忙碌的日子。

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对祖先的祭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心灵的慰藉,通过祭祀活动体现出来。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祭祀纸扎成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实物祭祀演变而来,曾经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显现。在祭祀丧俗活动中,原生态纸扎既有充当祭品的实用性,还兼具自身造型、结构、色彩、表象的艺术审美功能,为祭祀活动增添神秘、朴拙、生动的民俗文化色彩。

2 邵阳纸扎业史话

解放前,邵阳的纸扎业也相当繁荣,黄寿星在《洞口县城工商业发展概况》一文中描述当时洞口本帮的作坊:“纸扎匠赵友清等,每逢传统节日,有钱人家做道场、耍花灯,生意特别兴旺,年收入十分可观。”[1]武冈的纸扎业更是发达,从东正街过化龙街,有一条聚集了众多纸烛店的扎纸街。纸扎店以扎冥屋、刍灵和方相神的居多,能扎龙灯、扎风筝这样难度较大的店铺县城内都有十余家,以石牌坊的“梁双顺号”扎彩店最为有名。邵阳的纸烛店一般为父传子,时有条规规定:“老牌只准子承父业,如有假名冒顶者,查出除缴新牌款外,工同议罚。”[2]著名的纸扎艺人有城步四都的刘汉仁(1900-1976),是民国时期闻名城步、绥宁等周边县城和广西、贵州等邻近地区的纸扎大师。民国35年(1946年)春节,刘汉仁为贵州的湖南会馆扎制了“双龙抢宝”龙灯和《西游记》中的81个人物角色,这些纸扎做工精美,千姿百态,还能够做出高难度的动作,象纸扎的孙悟空与白骨精能够腾挪斗打,剑来棒去,令人赏心悦目,在兄弟省会馆的龙灯比赛中夺魁。

3 纸扎的制作工艺

纸扎是以纸为雕塑材料,用扎制、剪刻、折叠等手法塑造形体,是一项多种工艺复合的手工技艺。艺人不但要会篾匠活,还要具有一定审美,会绘画、剪纸凿花、雕刻等艺术活,讲究扎什么像什么。

3.1 纸扎工具与材料

(1)纸扎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主要有:第一,篾刀、小刀、剪刀、刻刀等各类刀具。主要用于对竹、木等骨架支撑材料的劈、削加工和对纸张和纸上图案的刻、剪、镂空。第二,蜡烛等烤制竹片,使其弯曲成形的加温工具。第三,胶水、糨糊、透明胶、白乳胶等黏合工具。第四,铅笔、水笔等绘图工具。

(2)纸扎制作过程中常用的材料主要有:第一,竹、木、篾片(打包带)等骨架构成用材。第二,土纸、五色纸、毛边纸、金银纸等裱糊用材。第三,棉线、麻线等连接用材。

3.2 丧俗纸扎制作流程

(1)备料。丧俗纸扎使用时效性强,因为死亡的突然性和使用时间的特定性,留给纸扎匠的制作周期短,一些特定祭祀节日所用的纸扎因使用人数多、订货量大,必然也只能是流水作业,好提高工作效率。纸扎匠接到订单后根据所做的物品形制、数量、工艺将所需材料准备妥当,需要处理的材料事先做好预加工,备好黏合剂。目前,邵阳的部分纸扎艺人依然保留着自己熬糨糊的习惯,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搅拌后在火炉上加热,熬制成糊状后放凉待用。

(2)扎骨架。骨架就是纸扎的骨骼,骨架的形状对外形轮廓的准确与否有决定性作用,是纸扎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以牢固、轻便、齐整为佳。对于骨架材料的选择,纸扎匠大多根据所制物品大小来选择,大多采用竹条、木棍、篾条、打包带等价格低廉的材料。这些材料方便易得,易于加工。骨架的扎制对艺人的造型能力有较高要求,一般先扎制大的骨架,再装小的辅件。为了使扎制的骨架更为坚固,大型骨架内部还会根据骨架形状利用圆形、三角形、方形的框架组成一个或几个立方体构成的空间,进一步加固。骨架完成后,根据造型将多个零部件组合在整体的骨架上就完成了整体的骨架扎制。

(3)剪样、绘制、剪纸。剪样是根据纸扎的结构,剪裁出合乎形状的纸样,一般要略大一点,四周留出一定宽度的纸边。

绘制是纸扎的重要制作工序,对艺人的美学素养和手头功夫有较高要求,包括绘制图案、神像开脸和文字书写。绘制分为裱糊前绘制和裱糊后绘制两种情况,由于丧俗纸扎终将焚烧,因此对于绘制的精细程度要求并不苛刻,但求形似即可。

剪纸是将纸张通过剪、刻的方式进行雕琢,形成图案、花纹或者构件的加工方法。剪纸的纸花艺人依据造型的需要和自身审美习惯将其装饰在纸扎上,使纸扎视觉效果更为丰富,空间感更強,整体效果更为精美。

(4)褙纸。褙纸也叫糊纸,所选择的纸张多为宣纸、毛边纸、草纸和色纸。纸马匠按照所需的尺寸进行裁剪,需要装饰的部件用剪、刻的方法镂空出花纹,批量制作出半成品后再进行组合裱糊。裱糊时根据需要有时要粘贴多层,顺序为先内后外,先整体后局部,先裱凸起的部位,再裱糊凹陷的结构,要耐得住性子,不能急躁。在裱糊的过程中糨糊的用量不能太多,纸张不能绷得太紧,以免干燥后纸张收缩导致破裂,或者收缩张力过大将骨架扯变形。

(5)组装。纸扎的制作往往不能一体成形,大型的、复杂的纸扎制品需要组装更多的配件和装饰。一则使形状完整,二则锦上添花,使纸扎更加漂亮。

4 邵阳纸扎造型特色

邵阳的纸扎艺术中浓缩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即使在丧俗纸扎中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 色彩浓丽鲜艳,以高纯度的原色为主

纸扎的配色多为红、黄、蓝、绿等饱和度高的色彩辅以黑、白、金、银等间色分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既艳丽又和谐,表现出热闹、鲜活的色彩效果。

4.2 造型浪漫夸张,以意取形

邵阳纸马匠在塑造纸扎形态的过程中,突出表现纸扎对象的内在活力,如纸马纸扎,马首微昂,双目平视,体态壮实浑厚,精神饱满,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民间审美情趣。邵阳纸扎去繁就简、以意取形,使造型源于自然但更为夸张凝练,显示出卓越的概括能力,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5 结语

邵阳纸扎是邵阳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神灵的敬畏,在民间仍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邵阳纸扎艺术特征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注释:①涂灵:泥车。

②刍灵:草扎的人。

参考文献:

[1] 洞口文史(第1辑)[M].洞口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106.

[2] 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M].中华书局,1995:315.

猜你喜欢
邵阳工艺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资水邵阳段野生砂鳖肌肉与裙边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