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于巴黎转变风格时期的自画像色彩语言研究

2018-07-23 09:05史珂杨佳杨雅健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自画像

史珂 杨佳 杨雅健

摘 要:“个子高高的,肩膀很宽,微微有些驼背,养成了老是往前探头的坏习惯,剪得短短的棕红色的头发藏在草帽下面,神情古怪,小而深陷的眼睛一会儿蓝,一会儿绿,随着情绪起伏而不断变化……”[1]这是梵·高的妹妹伊丽莎白在写梵·高回忆录中描绘她哥哥相貌的一段话。这段很有画面感的形象描述仿佛直接让我们站在一个敏感而执拗的人面前。在梵·高被命运捉弄的短暂年华里,从他瘦弱疾苦的躯壳里迸发出了多少情感,在他眼中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子,让人好奇。梵·高有多幅自画像,细细品琢,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格有很大的转变,梵·高喜欢在自画像中把自己打扮成各种身份的人。本文通过肖像画与自画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梵·高到巴黎风格转变阶段这一特定时期的色彩语言。

关键词:梵·高;自画像;色彩语言;风格转变

1 到巴黎接触印象派思想发生的改变

1886年,为了弥补自己在透视和解剖学等方面的欠缺,梵·高进入安特卫普的一所美术学院学习。然而梵·高在别的学生和老师眼中是一个发了疯似的在画布上左涂右抹、颜色堆砌厚得惊人的古怪的大龄学生,他和缺乏个性教育的艺术学院格格不入,不久后他便离开了,到了巴黎。

优美的风景,浪漫的情怀,多元活跃的氛围使梵·高陶醉不已,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梦幻都市。在提奥经营的古比尔公司的顶楼里,当梵·高第一次置身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所勾画的世界中时,被它们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画家的观察力所震撼,而相比之下,自己的作品不免过于灰暗、压抑、死气沉沉了。这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梵·高深入了解印象派,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的愿望。

2 梵·高巴黎时期自画像的创作

2.1 梵·高在巴黎深入研究并临摹浮世绘对其画风的影响

梵·高之前在安特卫普就喜欢上了浮世绘,到了巴黎,他找到了更多相同的爱好者,印象派的色彩风格在这个来自东方的绘画样式中找到了呼应,与此同时,梵·高也接触到了更多的浮世绘作品。梵·高经常光顾巴黎收藏浮世绘最多的宾格画廊,他深深地痴迷于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那些著名的浮世绘的画家们所描绘的明亮奔放、引人入胜的风景画、人物画和风俗画,并临摹了很多他们的作品。日本学者田志三郎评论其仿作《梅花》说,梵·高的仿作中,天空的红色、大地的绿色都比原作更饱和、更热烈,笔触也更大胆有力。梵·高的风格逐渐开始改变,用色越发大胆,笔触坚定有力。

2.2 梵·高对身边人肖像画的创作

梵·高到巴黎后大谈自己的艺术理想,建立艺术家公社,并用艺术和众人交流。唐吉老爹便是这个巴黎公社的忠实成员,他把梵·高的作品挂到自己画店的醒目位置,并允许梵·高随意用作品来换取颜料用以作画。1887年冬所作的《唐吉老爹肖像》中,人物肖像位于画面正中偏下,用强烈的蓝色、黄绿色和红褐色来表现,画面中的唐吉老爹身穿蓝色双排扣外套,系着一条黄绿围巾,静脉浮起的双手握在一起,表情和蔼,正面朝着观看者,那笑咪咪的蓝色眼珠与鲜艳的红色嘴巴使其显得单纯又可爱。背景里我们所看到的临摹画中,右上为歌川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右下为英泉的《花魁图》,中央为北斋的《红富士》,左上为歌川广重的《飞鸟山暮雪》,左中是丰国的《歌舞剧演员图》,[2]这样的构图加上浮世绘特有的艳丽的调子使整幅画面显得十分丰富。

2.3 风格明显转变的大量自画像创作

在巴黎的两年时间里,梵·高十分勤奋,作品产量惊人,全面地表现出了他在接触印象派和浮世绘之后思想以及风格上的改变。

在《有烟斗和玻璃杯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的色调还是偏于褐色调,也延续了早期伦勃朗式的大明暗对比关系,但是已经开始弱化这种关系。画面中梵·高叼着烟斗坐在一个放有玻璃杯的桌子前面,他穿着深色外套,系着浅色围巾,依旧用那个眼神审视着观看者,画面中的受光面积已经大大增多,而且光线也更为柔和,四分之三的脸庞出现在暖光下。颜色上也有了很大变化,比以前明快丰富,融入了大量的红色调,脸上暗部的红与背景的红酒杯中的红遥相辉映。但总体来看,这幅作品与之后成熟期的自画像相比还是偏暗。

从《戴灰毡帽的自画像》这幅作品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梵·高脱离了早期的“伦勃朗式”画风,整个画面不再是褐色调或是添加了一些红蓝绿的褐色调,完全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蓝色调。在这幅自画像中,梵·高带着灰色的礼帽、蓝色的领结,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位中产阶级的绅士,表现了梵·高初到巴黎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向往,他从内心是强烈渴望得到人们的承认、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这幅自画像的构图罕见的是正面对着观众,从他的蓝眼珠和似乎咬着牙的坚定表情中能够感受到他经历了苦难后对成功仍然坚定渴望的信念。有趣的是,梵·高描绘衣服衣领时,直接用了钴蓝的线条勾勒,风格越发大胆。

作于1887年冬的《带毡帽的自画像》,已經明显有了画风质的改变。构图中心是大块黄色调的脸庞和帽子,背景的蓝色调与之映衬,蓝色的外套陷在背景之中。因为对浮世绘大胆的色彩以及对点彩的喜欢,所以我们可以在这幅自画像中看到画家用了并列纯色点彩法。灰黄色的毛毡帽上挤满了背景的蓝色、毛发的红色、衣服上的深褐色的短而有力的线条,使整个帽子在背景之上又隐于脸部之下。脸庞上是亮部闪耀的金黄色,被棕红色头发和胡须围绕,蓝色的眉毛以及散布在脸上各角落的蓝色短线条和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又互为一体。蓝色眉毛下是红色的线条勾勒出的疲惫又忧郁的眼睛,闪着淡蓝的光芒。梵·高将背景的蓝用很特别的具有走向的深浅两种蓝线条处理成了螺旋状,在这片旋转的蓝色之上是橙红色的扁圆点也顺着这个走向旋转着、跳跃着。这些属于梵·高的笔触和色彩似乎在给我们讲关于一个不得志却对艺术疯狂热爱的画家的悲怆故事,使人不自觉深陷其中。

参考文献:

[1] 邢千里.世界名画家经典:梵·高[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4.

[2] 行者.名画欣赏——雨中的桥(梵高)[DB/OL]. Pairs的博客.

作者简介:史珂(1993—),女,河南卫辉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6级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综合材料。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自画像
五月·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