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珏惠
摘 要:艺理学属于一种有关人类审美的意识存在形态,应将其作为重要指导积极开展艺术学科建设,给予其高度关注,逐步提升其地位。整体艺术教育任务是这样,建设学科工作也需要遵守这一原则,强调社会价值,宣传建设思想,传递艺术正能量。
关键词:艺理学;艺术学科建设;指导价值
从宏观角度分析,艺术职业教学在新世纪出现了全新的发展特点,也不是优化建设学科的终点。因此,在建设学科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利用艺理学的深刻含义,注意事实和理想之间的逻辑联系,合理设置学科,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推动艺术科学的深入发展,不断改进相关工作,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
1 建设学科的基础
艺术职业教学各个学科之间虽然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但应确定的是,各个学科都将艺术作为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对其有效明确,才可以获得建设学科的主体。
1.1 艺术学与生活的关系
在当前的学术分科制度中,艺术学独立存在。将其提升至学科门类,代表通过制度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对中国艺术来讲,这是一件大事。但是,在研究艺术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我就是学XX艺术的,实际上与艺术学没有密切联系,与其他区别不大”。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只有一部分专业界定“我是学音乐的”,经常会遗漏艺术。这部分差异自然在学术思维应用中彰显,造成彻底或直接忽略艺术本体。
1.2 艺理学的核心支撑
艺术学是对艺术开展全面研究的整体性学问,与各个学科之间凸显了共性和个性,以及总分关系,而艺术学理论应当对各种不同艺术美进行全面综合,讨论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造方法,最大限度彰显社会作用和历史改变等,不管如何分离,都难以脱离艺术学理论。总之,可以总分解析艺术学科研究,但绝不能忽略艺理学。[1]
2 确定学科建设的界限
2.1 围绕目标开展本体分析
目标说明了学科属性特点,也是最可信的学科内容。例如,艺术教育学是下属音乐学的学科,对世界各个民族和阶层的音乐进行整体分析。民族音乐学主要对音乐进行全面研究,这是研究的起始点,也是终极落脚点。目标一般是研究本体中的关键问题,即便是这样,在界定目标时经常会发生差异,研究民族音乐也是这样。近些年来的研究中也会时常发生“去音乐化”问题,也就是研究本体发生改变,不再是音乐,而是更加侧重于人类和文化学内容,音乐的成分显得并不重要。虽然音乐学体现出跨学科特点,密切联系着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但在研究时绝不是模糊焦点,缺少重点。民族音乐学并不相当于单纯分析音乐形态,但也绝不是简单的去音乐化,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需要不管固守。同样的道理,全部学科本体研究都不能失去目标。
2.2 以认识为核心的学科建设
密切把握目标绝不是狭窄地见识目标。围绕目标研究中心,凭借认识对本体最终界定科学研究。换句话说,以目标为核心,凭借认识规划学科范围。认识代表着学术重心,认识范围的宽泛性,相应也会拓展本体。例如,有效拓展研究民族音乐学范围,应努力分析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可以深刻分析身份、权力、社会性别等问题,从而达到研究史论的目标,开展理论分析。诚然,绝不能随心所欲对触角进行认识,就像圆规一样,只有准确把握圆心,另一脚才可以精准规划设计半径。有效明确学科本体,特别是有效认知学科,科学引导艺理学有效拓展半径。[2]
3 建立艺术学科体系
3.1 整合生态法
这种方法具体是通过整合生态观念成功转化形成的,这一思想有效打破了互相分离的生态学状态,在建立全新的领域联系的基础上,整合学科分支,高度融合,从而全面分析生态体系。在研究音乐学的过程中,根据围合时空思想成功拓展至民族音乐学中,进一步对其实施再造,这也是最佳的艺术学体系。在建设艺术教育科学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转化和整合生态理念,逐层分析总分关系,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科体系建造。
3.2 合理共性方法
艺理学密切联系了出现较大差异的各个子学科,主要依赖于差异存在的合理共性。这部分共性使各个艺术学科彼此独立却又紧密联系。不管是各个艺术子学科,还是跨门分类学科之间,结合事物自然发展原则,彼此必将存在相关性。在研究和学习中,初步形成了预设关系,避免生搬硬套,可以切实解决问题,这也是建设学科的价值体现。凭借艺理学对艺术学科建设工作本质的准确认识,深刻体会其存在的意义,寻找科学功用理论的实际方法,对艺术学科的研究分析,发挥了关键的指引作用。[3]
3.3 建设艺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1)艺术学的中国梦。中国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融合中国梦。还可以理解为,应基于中国艺术特色發展艺术,避免成为西方艺术的理论。简而言之,应有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传统、艺术传承的内部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十分显著的中国艺术理念,进一步建立艺术学科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如此,艺理学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艺术学的特殊思想。
(2)中国梦离不开艺术学。通过分析目前提出的中国梦思想以及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可以发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经济特点不断转型。中国的全面复兴必须将文化作为基础,迫切需要艺术学的帮助,艺术教学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学科自身,这直接决定了国家整体艺术发展能力和趋向。应正确了解艺术学科的工作职责,厘清艺术整体发展格局,贯彻执行群体发挥的神圣使命。[4]
4 结语
根据艺理学学科建设艺术学科,应密切联系艺术学理论知识和文化自觉性,并且对其工作价值给予高度关注,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基础。当前,艺术审美意识存在特殊形态,必须正确理解传统文艺价值,并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形态特点,全方位彰显建设艺术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理想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伟冬.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艺术百家,2016(1):19.
[2] 汪小洋,乔光辉.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回忆与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学大家张道一教授学术专访[J].艺苑,2016(1):7-8.
[3] 舒国滢.艺术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J].法学,2016(10):12-13.
[4] 王明生.艺术教育学科设置的重要意义及学科体系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1):1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