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狄德罗和郑板桥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理论相似之处

2018-07-23 08:33陈舒彦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狄德罗郑板桥艺术创作

陈舒彦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狄德罗对于自然和艺术辩证关系和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理论,说明中西方在艺术创作中的相似之处,也为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狄德罗;郑板桥;艺术创作

作为启蒙运动中最活跃的参与者,狄德罗对于自然、艺术看法有别于之前,是因为在启蒙运动之前是以教会神权和封建统治为主,启蒙运动的重要特征就是提出科学理论的观念被人们逐渐接受,开始尊重人,尊重理性,社会出现一种新的面貌。作为中国文人画家的晚期代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自己的创作理论,是因为当时的扬州具有一定的资本萌芽的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文人画家在表现艺术上不仅仅满足和局限于传统,更希望脱离窠臼。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笔者认为狄德罗和郑板桥有一定的可比性,并且两人在艺术创作理论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诗》这样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在《竹》中也有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中可以看出郑板桥为了艺术创作倾注了将近半辈子的心血,对竹有异常深厚的感情,艺术创作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观察,并且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加入主观理性因素,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创作理论。狄德罗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最活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几乎对每一种艺术门类都有涉及,他在关于自然、艺术和美的看法上,认真探讨各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他对于绘画上的一些见解与郑板桥关于艺术创作“眼中有竹”“胸中有竹”“手中有竹”三步转換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分析狄德罗与郑板桥关于绘画艺术创作理论的相似之处,对绘画创作中的三阶段“观察”“主观提炼”“完成创作”有指导意义。

1 沉浸式观察

“眼中之竹”是艺术创造主体最开始的审美体验,面对创作对象,艺术创作者用感官对其进行审视、体会和感受的过程,是一种印象,是艺术创作的开始。郑板桥少年时,屋旁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射到窗纸上,他觉得零乱的竹影就是天然图画。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观察从来都是作为独立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观察变得更加深入呢?沉浸式的体验最能让艺术创作者全神贯注,这是郑板桥能对画竹有不一样的体验的原因。离不开他“日在竹中闲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全面性的观察为艺术创作者增添了很多无形的能量,这些看似不能被准确描述的片段为艺术创作种下了一颗种子。正如狄德罗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自然始终被他放在第一位,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既要注重艺术真实,也不能忽略自然真实。他在《画论》开篇的第一句就提到“大自然的产物没有一样是不得当的。任何形式,不管美丑,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劝诫艺术工作者不要总是在工作室里面对做作、不自然的模特,要“离开这个弄姿作态的铺子”,到教堂、街道、公园、市场各地去细心观察真实人物的真实动作。“要留心正在吵架的两个同学,看看争吵怎样在不知不觉间支配了他们四肢的姿态。”进行艺术创作就是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内在规律,这就倡导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获得敏锐的感知力,体会观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理想美与自然美

“胸中之竹”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二阶段,是对“眼中之竹”的深入和延伸,从观察到主观提炼,艺术创作者对原始素材进行筛选整合,将自己的审美倾向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进行再次创作。“眼中之竹”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雏形,只有经过思考状态,提炼重构以后,才能产生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特征,并且往往在加工过程中更倾向于“模仿自然并不够,应该模仿美得自然”。郑板桥有云“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秋萧瑟”这句话很能体现出在艺术创作中提炼构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创作冲动到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郑板桥在《画竹诗》中也提到“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艺术既要以自然为基础,更要超越自然,这就如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论美》中提到“自然有时候很枯燥,但是艺术却永远不能枯燥”,就像受狄德罗影响的画家夏尔丹的画作《鳐鱼》,不仅仅只是照相式照抄,对于主体物鳐鱼的色彩、形象都进行了艺术处理,使其生动,并对周围的摆布在颜色上与之呼应,让整幅画充满生活感。再如那幅《红铜水箱》,饱满的三角形构图让画面被红铜水箱占据,底部依次放着舀水勺、装满水的水桶和一个黑色罐,虽然画中仅仅出现这些静物,但诗意般的生活气从细节中就能体现,那装满水的水桶暗示着人气,因为参与到了人的生活中也让它们仿佛活了。狄德罗主张艺术要个性的真实,不要为典型而失去个性,艺术要根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经过“意匠经营”,在自然上加工的结果,在夏尔丹的画中能看到他的影子。所以在胸中之竹这个阶段中启示我们对于素材不能照抄,要经过处理,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艺术构思,艺术美作为一种理想美不等同于自然美。

3 有情感的作品

“手中之竹”是在“眼中之竹”的观察和“胸中之竹”深入升华之后才出现的,是艺术创作者选用特定的表达方式,经心里构思输出成为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使其形象得以明确化。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郑板桥也曾有云“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也”,虽然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输出的过程,但是情感是感性的一定层面上来说也是多变的,就像狄德罗认为“画家或剧作家的创作不存在对一个主题的选择之中,这种创作存在于对画面的感受很深时刻的选择之中”。他在《论美》中不认同学院派的画家用布置的手段营造出氛围而创作,倡导真正去体会,比如绘画创作出流浪汉,是因为真实地在广场上看到他们的窘迫而被触动,社会百态对艺术创作者的心理敲击,这样的艺术创作才是有灵魂的,包括他在对画的批评中经常提到一个标准——趣味。有趣,这也是需要有情才能调动起来的品位,他认为夏尔丹的作品中物体本身已经不存在,跃然纸上的作品是要表现人们的生活、性情、品质,消逝的是所有与此无关的质料之物。夏尔丹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的静物画总是体现出生活的趣味,他对于风俗画中内容的设置也无不体现和反映出了市民的淳朴,和平的美好景致,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些积极状态的认同。在创作和构思的时候心理状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与其对应的手稿不是简单的扩大尺寸的原因所在。毕竟“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三阶段中具有飞跃性的阶段,所以,当进行艺术表达的时候,判断那些随自然流动出来的情感是否值得尊重,也许顺着这个发散的点能更好地诠释艺术创造者的“胸中之竹”。

4 结语

理论最终都是要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才能体现价值。狄德罗和郑板桥在绘画艺术创作理论中都提到了观察、理性、情感因素对于最终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写生是为了创作服务,而且中国古代从“师法自然”到“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无不体现出师法自然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重视观察体验,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避免闭门造车,图方便直接用图片。艺术创作不是被动的抄袭,这也就强调主观的理性分析需要加入、立意的重要性,有“意”才有“画”,意可以是写生时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是对生活的体悟和经验积累。这需要艺术创作者在落笔之前,就对所塑造的形象有深入的观察和精确的分析,了解其性质,带着情感进行创作,也是为了寻求个人的艺术符号,寻求艺术中“真正的自我”。这样长期积累沉淀才能最终形成有意义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2] 刘元平.论艺术作品的生成——从郑板桥“画竹三段论”谈起[J].艺术百家,2007(8).

[3] 冯舒奕.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

[4] 田佳佳.狄德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狄德罗郑板桥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隔桌对谈
原创性的艺术史研究如何可能?
——《专注性与剧场性: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评介
狄德罗的睡袍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