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指挥课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2018-07-23 07:57高剑霞
艺术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指挥者合唱团歌唱

摘 要: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为我国合唱音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唱指挥教学的拓展是对合唱指挥专业整体素质的拓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学习专业技巧方面要不断扩大知识结构,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要促进社区合唱文化的构建。本文对高校合唱指挥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合唱指挥教学;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与文化素养的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成为中国合唱团体中的新生力量,合唱与指挥教学的完善必须从加强教育开始。我国合唱音乐事业发展起步较晚,教育体制相对落后,只有吸取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教学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合唱教育发展的策略,能促进合唱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 高校合唱指挥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合唱与指挥音乐教育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各阶层的重视。教学进程不断前进,教学体制发展有了很大进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更多的社会合唱团体迫切需专业的指挥人员进行指导,因此指挥者壁纸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艺术类高校担负着培养合唱指挥音乐人才的重任,要求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特点及训练方法。能运用形象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合唱指挥教学的目标。目前合唱指挥教育中,对合唱指挥课程的定位缺乏合理培养目标,对合唱指挥课程音乐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权重分析。音乐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应围绕专业教育目标设计。合唱指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当前音乐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影响其未来发展。[1]

合唱指挥方向研究生教学专业化分为指挥法,合唱史,合唱训练学及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合唱与指挥是集合声乐,视唱练耳等多门学科的综合专业,在合唱与指挥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关联共用的知识点,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应根据合唱指挥具体要求系统化学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目前音乐院校的教师整体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中小城市的高校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合唱与指挥缺乏完善的教材是音乐院校教育的诟病,高校教师在授课中多按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在合唱教学中,教学方法不统一,指挥动作规范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应制定完善的教材,避免出现系列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学有序进行。

目前社会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校应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当前音乐院校在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学生的表演能力,师范院校侧重于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合唱表演艺术需符合表演艺术的逻辑性,与舞台实践紧密相连,才能发挥合唱的实用性。

2 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改进

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对合唱团的合唱非常重要,指挥者是掌控合唱的灵魂,优秀的指挥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个人魅力。包括对基本指挥技巧及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很好地驾驭合唱团,在合唱团中树立威信,提高排练效率。

指挥中要坚持准,省,美的基本原则。在指挥的节奏,速度及乐曲把握等方面要求精准。在指挥中用简单的动作表达明确的思路。[2]指挥者的动作要自然大方,将合唱队员带入良好的歌唱状态。

指挥动作的特征是由连续击拍动作基本轨迹构成,指挥基本拍子由加速线,拍点与反射角构成。指挥中要严格遵守指挥的基本图示进行,熟练运用指挥图示时,可在基本拍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指挥合唱作品时,其中的内容情感非常丰富,指挥要通过手势及表情表现作品。指挥中如仅按基本图示进行拍点,会造成效果平淡无味,歌曲中的力度,色彩需通过手势变化传达与歌唱队,因此为增加音乐色彩,在指挥中应适当加入艺术处理。合唱是集声乐学,钢琴,和声学等多门艺术学科的综合体,优秀的指挥者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准确把握作品。

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是合唱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如合唱队缺乏对声音的正确把握,在演唱中必然会影响歌唱水平。正确的声音包括声音变化协调统一,音色优美,歌唱状态大方,歌唱力度自然,表现力丰富。训练合唱队的好音色需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

歌唱要求处于轻松的状态,在排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轻松舒适的歌唱状态才能唱出悦耳的音色。歌唱的呼吸与正常呼吸不同,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指挥者与歌唱者应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摸索。气息控制要根据歌曲需要适当调整,不可刻意追求气息深度,指挥中演唱者要根据歌曲积极调整,确保保持歌唱的最佳状态。

优秀的指挥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熟练的指挥技巧与合唱团演员进行交流,如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户直接影响演出效果。演出中如有紧张情绪会影响演员水平的发挥,要求指挥者能积极带动团队达到理想的状态,因此,指挥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发现解决团队中的问题。确保演出的成功。

我国高校合唱指挥传统教学中,常出现由教师排练,学生演唱的现象,合唱课中,学生以合唱队员的身份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指挥课上,缺少指挥的对象,仅能单纯打出指挥图式。对作品的分析不够深入。才教学模式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对此,应将合唱教学内容与指挥教学相结合,进行综合教学。双向交流体验教学模式,使合唱队员能充分理解指挥的意图,配合指挥进行演唱。指挥通过表情提示合唱对眼,不再单纯打出指挥图式,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手势传达与合唱队员。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唱与指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高校合唱教育是合唱音乐事业的重要部分,高校合唱教育事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我国合唱指挥发展历史较短,加强对合唱指挥教育教学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合唱音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的问题,应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推动中国合唱指挥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宁.新时期高校合唱指挥课教学实践探索[J].北方音乐,2018,38(08):107-108.

[2] 王天波.浅谈高师合唱指挥课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音乐时空,2015(15):59.

作者简介:高剑霞(1979—),女,甘肃兰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合唱与指挥。

猜你喜欢
指挥者合唱团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难忘的合唱团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探究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
一位富有创见的指挥者——邓华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二三事
甲午海战中出色的指挥者刘步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