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美术创作是美术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力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美术教育就更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在我们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实践中,长期偏重于“教师技能”的培养,对其应具备的美术创作能力甚少涉及,或者不够全面,甚至通过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将其扼杀。因此,本文展开了对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思考与调查,并以一线教师的身份提出建议。
关键词:六年制;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
1 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中原文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恢复免费师范生教育,迄今已有3700多名免费师范生走上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目前在校免费师范生近1.2万名。2010年,在总结小学教师培养多种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承担了湖南省“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简称“六年制”),为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免费定向培养本科学历的多科型小学教师。“六年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的县市区以下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将从第一师范走向湖南的广大农村,为湖南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增添新的力量。
教师的基本素质将决定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对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将影响未来湖南甚至全国的农村小学教育。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等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
2 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学籍管理采取“二·四分段”制,即学生入学后前两年注册为中职学籍,两年期满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成绩达到省当年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升入本科层次学习四年。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以初中毕业为起点,整体年龄偏小,等同于中学的高中阶段。由于生源多来自各地州市及县城,大环境下素质教育的不均衡,美术专业方向的部分六年制免费师范生除外,95%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美术基础几乎为零。部分师范院校针对六年制免费师范生设计的培养目标,课堂内容过多侧重于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较少考虑到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成长背景及实际情况。
2018年5月,笔者针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调查问卷”,共发放10个班级458份。我们可以从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上观察到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的真實现状:
第一,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整体以临摹的形式来完成美术作品的比例超高,美术创作能力较低。很显然,核心素养视域下,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不达标的,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美术专业班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在作品原创度上要高于非美术专业班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而每一届六年制免费师范生非美术专业人数达1300余人,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第三,大部分美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美术创作能力”概念的次数较少。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必须从教师抓起,专业教师的美术素养及创作能力如何?是否有提升的空间?
综上所述,除以上三个较大的问题以外,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的现状调查中还集中反映了师范生们对于“美与美术”的认知,对“美术创作能力”的理解程度,对“美术课程内容”的感兴趣板块,对“美术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以及对“持续性美术学习”的规划与安排。
3 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建议
3.1 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统计报告显示,学生针对常规美术课堂教学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学习板块区分过于多样化”“学习内容多而不专”“绘画造型板块内容较少”“院部创新实践活动少”“教师课堂讲授太多,学生动手少”“课后美术作业布置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等。随着新一轮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与时俱进,合理优化美术课程内容设计,并在美术专业与非美术专业的美术学习内容异同上进行区分,是当前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3.2 丰富美术创作实践活动
课堂中,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育”,侧重“学生活动”,给予学生施展“创新实践”的活动空间;课堂外,丰富“第二课堂”学生活动,开设大量“以学生兴趣为主、技法教授为辅”的美术兴趣班。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大型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平台。
3.3 改善美术创作能力的评价模式
建设正确合理的美术创作能力评价模式,包含美术课后作业评价、美术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综合美术素养评价等,多角度调整与完善评价制度,提升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4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美术专业教师必须自身具备良好的美术创作能力,拥有开阔的艺术视野、良好的审美趣味,以及前沿的创新开拓精神,才能带好自己的班级,引导学生整体提高美术素养,具备美术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恩菲德(美).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 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4.
[3] 赵春艳.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4] 蒋蓉,李金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模式与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2017(04).
作者简介:胡慧英(1984—),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