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研究

2018-07-23 08:13杨佩红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演奏民族性

摘 要:只有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对于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价值与意义。总体而言,20世纪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可以大体划分为五个时期:初创期——1910年至1932年;发展期——19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转变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静默期——“文革十年间”;复兴期——1978年至20世纪末。同时,我国20世纪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风格与特质,以及鲜明的现代性、规范性与专业性。20世纪我国的钢琴艺术所展现出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无论是对于当前及未来我国的钢琴创作和实践演奏,还是其他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性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钢琴作品;创作;演奏;民族性;现代性;融合

我国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从古至今,音乐艺术始终与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不可或缺。20世纪初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古老帝国的社会各个层面都开始全面转型,伴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潮,欧美音乐开始在我国发展,钢琴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并发展的,其逐渐在我国城市音乐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钢琴音乐是所有传入的音乐形式中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形成和确立阶段,钢琴音乐创作和教学活动迎来了第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文革”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各方面都百废待兴,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很多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大量涌现。

20世纪对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再到初具艺术规模。在多元文化席卷全球的今时今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每种文化艺术形式都在努力探索和寻求自身文化风格与特质的确立与彰显,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我国的钢琴艺术也必然如此,而面对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冲击,我国的钢琴艺术在21世纪的发展中,在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风格的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从更高的世界多元文化视角着眼,这种艺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是不符合多元文化的艺术理念与发展要求的,我们必须清晰、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的钢琴艺术要想在世界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占据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形成并完善自身的艺术风格,即民族风格。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和衍进历程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和深刻的了解、理解与认知,只有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了解历史,才能在当下的艺术活动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对于我国当前的钢琴艺术发展而言,对于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价值与意义。

1 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概况评述

史料记载,钢琴作为一件乐器出现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喜好新鲜事物的康熙皇帝得到了当时西方传教士所“进贡”的钢琴,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间,钢琴在我国仅是宫廷中皇帝偶尔把玩的一个器物,始终没有更多的流传与发展。当时代前进至20世纪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政府走到了尽头,我国社会也开始了巨大的变革,伴随着当时的“西学东渐”浪潮,东西方文明开始了又一次巨大的碰撞与交融,在这一时期,西式教堂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的各大城市涌现,这使钢琴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新式学堂在我国的创立与大范围普及,使我国的钢琴艺术得到了真正的传播与发展。虽然纵观过去百年,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国都处于一种战乱与社会动荡交织的状态之中,但历史与社会的变革对于任何一种艺术来说,都存在两面性,尤其对于20世纪上半叶来说,一方面战乱与社会动荡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时钢琴艺术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同时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为我国当时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提供了更多的灵感与空间。到了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钢琴艺术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特质。

总体而言,20世纪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可以大体划分为五个时期:

1.1 初创期——1910年至1932年

1910年以后,现代教育与艺术在我国萌芽,并迅速取得发展,越来越多的欧美钢琴家来到我国举办专业的钢琴音乐会,为我们带来了专业的钢琴作品和演奏风格,同时我国的一些作曲家们也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带有自身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与当时我国方兴未艾的专业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当时的北平和上海,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院校,其对专业的钢琴教材有着极为迫切的需要,一方面,欧美的专业钢琴教材被广泛应用,但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的钢琴家与教师们虽然具有较高的西方古典音乐素养,但同时又大多都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艺术与民族责任感,因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和推广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并演奏和实践这些作品,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很多都是出自我国各大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师之手。但由于此后我国战乱频发,社会动荡,此类作品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只有寥寥几首。1915年,音乐家赵元任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钢琴独奏作品《和平进行曲》,这是我国第一首由我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与特征的钢琴作品。此后,同期同类的作品还有肖友梅于1916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哀悼引》;赵元任于1917年创作的《偶成》,及其于1919年创作的《小朋友进行曲》;李荣寿与1921年创作的《锯大缸》;肖友梅于1923年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黄自于1930年创作的两首《创意曲》等等。另外,此时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还与我国当时的艺术歌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创作成为这一时期我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钢琴独奏曲创作与演奏并驾齐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与意义。比如,青主于1920年创作的两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肖友梅于1922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問》;赵元任于1926年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于1932年创作的《春思曲》等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作品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钢琴独奏曲,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很多学者在评价这一阶段我国的钢琴作品时往往会冠以“萌芽”“初期”“程度较浅”“构思简单”“篇幅短小”等词语,诚然,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但如果我们对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做一个纵向的比较,尤其是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作品为参照,以时间为轴,就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无论是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创作技巧,还是艺术表现、艺术美感、民族风格表现上,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与规格,尤其以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为例,其可谓我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最高艺术水准代表,时至今日,我国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仍鲜有能够与之匹敌者,这是十分值得我们肯定和继承的。但这种开始即巅峰的现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琴作品此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可悲,从这一角度而言,今时今日的钢琴艺术工作者们仍然没有将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创作形容和定义为“初浅”的资格,这十分值得我们警醒与深刻反思。

1.2 发展期——1934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之所以将1934年定义为发展期的开始,是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于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一年,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举办了一场“中国风格钢琴曲征集活动”,其影响范围很广,参与度很高,最终六首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是贺绿汀创作的《摇篮曲》和《牧童短笛》、俞便民创作的《C小调奏鸣曲》、江定仙创作的《摇篮曲》、老志诚创作的《牧童之乐》和陈田鹤创作的《序曲》。这一事件及其所推出的六首作品的问世与传播,对于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划时代的作用、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为我国后世留下了极具代表性的高水准钢琴作品,同时也为我国此后的钢琴创作与演奏创立了一种理念、模式与风格。在此之后,虽然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受到客观环境的一定制约,但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秉承教育优先的方针政策,当时的学者、教师、艺术家与学生们都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较为优渥的工作环境,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音乐家们仍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如江文也于1935年创作的《五首素描》;马思聪于1938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丁善德于1945年创作的《春之旅组曲》;瞿维于1946年创作的《花鼓》;丁善德于1948年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等。在这一时期,虽然不断的战乱对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当时教育先行的政策与方针,以及赋予文化学者、艺术家、教师及学生们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创作自由度,给了音乐家们更大的创作空间,外地的入侵与社会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转化为艺术灵感的源泉,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创作呈现出了更强的古典音乐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更具有清晰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审美特质,在演奏风格的把握、表现与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上也有了极大的突破,使这一时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仍然占据着当前我国钢琴教学教材中国钢琴作品部分的主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卓越成就,及其对我国20世纪及当前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的启示性作用、价值与意义。

1.3 转变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我国的社会形态也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战争结束了,外部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这一阶段我国的钢琴创作与演奏仍然基本秉持以民族风格为主,但之前我国的钢琴艺术基本师承欧美国家,而在这以后,则转为以学习苏联钢琴艺术为主流,无论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还是在演奏方面皆为如此。这期间的钢琴创作代表作有江文也于1950年创作的《乡土节令诗曲》;丁善德于同年创作的《第一新疆舞曲》;汪立三于1953年创作的《兰花花》;蒋祖馨于1955年创作的《庙会》;黄虎威于1958年创作的《巴蜀之画》;储望华于1964年创作的《翻身的日子》;殷承宗于1965年创作的《快乐的嗦》等等。从这些作品的名字便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走上了一条“人民群众”的路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视作我国钢琴风格的转型期。

1.4 静默期——“文革十年间”

1966年至1976年,我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十年间,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钢琴彻底沦为一种机械的服务工具,虽然仍有一些作品问世,但失去灵魂的钢琴作品即使外形和演奏花哨,也仍然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对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而言,这一时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5 复兴期——1978年至20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又一次打开沉重的国门,文化艺术复苏。随着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与音乐发达国家的交流日趋全面和加深,我国的钢琴创作和演奏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与态势。这一时期,除了仍然秉持彰显民族性的钢琴作品以外,我国的作曲家们还开始对现代音乐理念与创作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运用无调性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作曲理念与方式创作钢琴曲,如周龙创作的《五魁》、赵晓生创作的《太极》、彭智敏创作的《风景系类》等等,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何种理念与风格,民族性都是我国作曲家与演奏家们所秉持的核心内涵与特质,这也十分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挖掘和研究。

2 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核心特质与风格

2.1 我国20世纪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风格与特质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气质与个性。虽然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多民族共存的状态,但客观地说,我国的汉族人口及汉族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因此,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语境中,提及较多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特质,皆指我国的汉族文化属性与艺术风格及特质。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在20世纪的百年间,虽然在创作的模式、手法、方式上基本依照西方古典音乐,但其核心思想、精神与内涵方面始终秉承对于民族性的不懈追求。无论任何时期的作品,即使是在“文革”的“靜默”时期,我国的钢琴作品也能够体现出清晰的、浓郁的、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审美特质。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土民情各异,音乐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有民歌、戏曲、曲艺、传统乐舞、传统器乐、古曲乐等等,这些都被我国钢琴创作广泛地采纳与运用,成为我国20世纪钢琴创作百年间的艺术土壤与灵感源泉,这也使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风格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性特质。尤其是在20世纪末,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快速、便捷、全面和深入,人们对于民族性的认知、理解与把握也更加全面和深刻,我国的音乐家、作曲家们开始对民族性有了更开阔和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并创作出了很多更具有现代性的优秀的、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内涵与风格,使我国的钢琴作品更具有多元性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例如,汪立三于1953年创作的《兰花花》,就是以陕北民歌《兰花花》的曲调为主题乐思,在此基础上将其主题旋律加以发展和变奏,整首作品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西洋古典音乐的叙事曲曲式,在和声编配上大量运用了具有强烈色彩性的不协和和弦,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借此表现出音乐人物角色兰花花的悲惨境遇与悲情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与标题性,这种意境的渲染与营造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审美标准与特质之一。同类作品还有瞿维于1946年根据江苏民歌所创作的《茉莉花》、刘福安于1956年根据福建民歌所创作的《采茶灯》、黎英海于1972年根据同名古曲所创作的《夕阳箫鼓》等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不断地尝试运用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钢琴作品创作,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风格的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与意义。进入90年代后,少數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喜爱,成为我国钢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石夫根据新疆民歌创作的《喀什噶尔舞曲》、王建中根据云南民歌创作的《云南民歌五首》等等。

由此,民族风格的追求与彰显始终是我国20世纪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表现的主题,同时通过时间和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条值得我们继续继承和坚持的钢琴艺术发展之路。

2.2 我国20世纪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始终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规范性与专业性

如前文所述,民族性是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核心精神与内涵,这也是我们必须秉承的发展理念,但同时必须清晰地指出,钢琴对于我国来说,毕竟属于一种外来乐器,因此,其在形式上也必然是西式的、古典音乐式的,这一艺术创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贯穿了20世纪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始终。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西方古典音乐的规范性、系统性及专业性与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并不是矛盾的,而是能够有机结合,并产生无穷魅力的。20世纪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精神、价值与魅力,而这种东西方文化艺术在钢琴领域的成功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我国其他文化艺术学科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作用、价值与意义。因此,20世纪我国钢琴创作与演奏的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也是十分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挖掘和研究的重要学术课题。

20世纪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纵观这一百年间,我国始终处于不断的冲突与变革中,东西方文明在此期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其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性,无论是对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的钢琴创作和实践演奏,还是我国其他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性作用、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再生.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23-134.

[2] 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234-235.

[3] 卓非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256-257.

[4] 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汤蓓华,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12-15.

[5] 魏廷格.中国钢琴名曲30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4-15.

[6] 约瑟夫·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缪天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4-45.

[7]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 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9] 程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10] 岳巍.论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及其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1.

[11] 吴榆.论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D].西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杨佩红(196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士,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演奏专业,副教授,音乐教育学院键盘系主任,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演奏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