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鹏 安宏 耿克
摘 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建立节水型管理体系,要将目前供水型管理体制调整成节水型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关键词:创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2008年10月安阳市作为水利部确定的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先试先行,大胆探索,做活节约文章,抓好循序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靠示范带动引领全民节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在示范实施过程中,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市从理顺体制入手,逐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单位的管理体制机制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水利部文件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市)的通知中,要求地区(市)要建立以试点地区(市)人民政府为主导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深入推进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试点各项工作。大纲要求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
市水利局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结合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夯实了水行政主体,为实现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资源涉水事务工作,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建立节水型管理体系,要将目前供水型管理体制调整成节水型管理体制。首先要求人们在思想上要有胆量去扭转现实,并在行动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建设地区(市)节水型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及形成条件。
一、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按照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大纲中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建设节水型地区(市)首先要捋顺我们的管理体制,建立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应包括:
1、《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为常设机构。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探索性强,为按时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和全面推进安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局委领导任成员,着手完善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力度。
2、設立节水科研机构。开展节水科研工作。协助市领导小组开展管理体系研究,水与经济体系研究,节水工程科技研究,全民用水规范体系研究。
3、健全节水协会。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推广节约用水工作。
4、完善节水型社会水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有以下几个管理机构组成:
(1)水资源管理机构。以水资源科为主,负责水资源管理,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
(2)供水售水管理机构。以自来水公司为主,负责供水管理,保证供水,合理收费;
(3)节约用水管理机构。以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为主,负责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监督节水设施建设。
在水资源统一管理15年的涉水事务工作中,市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尚未统一管理进来。南水北调中线已经通水,安阳城区分得每年2.3亿m?水量,为减少自来水取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硬度,将自来水全部改用南水北调中线软水,这样做的作用在于以下几点:一、对人民身体健康很有益处;二、不用地下水,将地下水储存于地下,作为备用水资源其特点:不蒸发,不污染,无需管理,天然储存;三、利用自来水井将多余的地表水回灌地下,升高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水位,减少自备水井、农业水井的抽水扬程,减少用电量。自来水5个水厂总设计能力为42万m?∕日,1.53亿m?∕年,目前自来水供水量5140万m?∕年,14.08万m?∕日,应尽力发挥现有的供水能力,做好6水厂、7水厂建设管理工作,自来水、污水管理要统一到水行政管理部门内。
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用水需求,发挥水资源更大效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战略举措最根本的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尽快组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及职责
市水利局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结合夯实了水行政管理主体,为实现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水资源涉水事务工作,分级分部门管理走过30年漫长的道路,目前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尚未到水行政主体中来。在分级分部门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在供水事业中都取得很大成就,并从供水管理的各方面逐步走向节水的道路。水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满足需要的供水职责,现在已认识到节约用水措施不容少,满足供水的前提是节约用水,以节水保供水。安阳城市规划区年拥有水资源量为2.3亿m?,而城市用水量在10亿m?以上,约有8亿m?的节水量。预计到2020年需要用水18亿m?,而水资源算上南水北调水共计4.6亿m?,尚需要13.5亿m?节水提供保证用水。需要以节水措施保证用水的需要,节约用水任务十分繁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而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我们的脑海里要时刻紧绷节约用水这根弦,用节水保供水。
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15年中,通过水利员工的努力逐步走上节约用水管理道路,在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适应节水型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制定出各项涉水事务管理制度,节水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2、《河南省实施水法办法》[2006]
3、《安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2013]
4、《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4]
5、《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2006]
6、《安阳市城市规划区地温空调、地热井取水管理暂行办法》[2007]
7、《安阳市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管理办法》[2011]
按照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大纲要求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与管理体系,完善促进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用水行为,健全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完善节水激励政策,水资源涉水事务管理体制捋顺是关键。按照已形成的法律、法规文件,各项管理机构的职责如下:
1、水资源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大气降水(人工降雨)河塘水库灌渠水量、地下水量(包括热水)、外调水量的储存、开采、调配、排放等,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管理,各种水量、水质保护管理,水生态与环境管理。
2、供水售水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供水管网建设及维护管理,中水管理,水价管理,水费收缴。
3、节约用水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计划用水及用水量考核,节水工程建设及设施的运行监督管理,节水器具推广使用,节水科研,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评估管理,水平衡测试管理,节水定额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国策,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必然,统一管理机构是保证,各机构领导班子亲自领导是强有力动力。各机构各负其责,互相合作,互通信息,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安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