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

2018-07-23 04:06农庆通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管线配电网电力工程

农庆通

摘 要:本文对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电缆的敷设方式入手,进一步分析了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电缆敷设

前言

在现代城市体系中,电力资源是维持工业生产、企业运行、群众生活的重要资源,因此电力生产、供应、输送等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工作。在电力体系中,10kV电力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其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先进技术,保证施工的科学性,从而促进配套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1、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电缆的敷设方式

就当前国内的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状况而言,其电缆敷设方式会因为施工方式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类型,比如直埋、穿管、浅槽、架空敷设等等。其中,直埋敷设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其显著优势在于施工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对场地的要求比较宽松。

直埋敷设的施工方法被运用于城市地带时,必须注意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电缆敷设表面和地表间的间距不能小于0.7m,其对应的埋设沟底部必须处于洁净的状态,需要铺设约100mm厚的软土细沙。敷设环节之后,工作人员要根据地下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其拉伸度设置恰当的活动空间。

其二,当直埋电缆遇到横穿道路的情况时,施工人员需要在设施的外围增设一保护管,而保护管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塑料居多,而部分核心地带的道路则可利用拉PE管的方式,将保护管的两侧控制在超出路基大约2m的范围,两侧管口可以设置为喇叭形状,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涂上土层防腐漆,对管道形成保护。

直埋敷设的原理图如下:

2、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配电网的结构因素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建设,10kV电力线路穿越地带的环境可能存在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只要配电网构造达不到安全要求,系统内存在明显故障且未能得到妥善修理,就可能使得系统整体的稳定功能因此降低,无法高效运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都推行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配电线路模式,许多城市地带的10kV配电线路网则采取“手拉手”的供电模式,这种模式的运用,使得线路网络的安全性大大增强。而城市容量的扩大,用户的增多,导致电力需要量激增,用电负荷因此提升,因此为配电事故的出现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管线施工的不合理

在目前的管线施工过程中,尚且存在一系列的不科学之处,比如管线错综复杂等等,现在很多后期施工搭建的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线路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这主要是因为几点,其一是施工人员未能形成正确的管线位置埋设理念,错误的观念引起了“串线”“骑线”等错误的施工行为,这是影响前期搭建好的线路系统的重要表现。其二,因为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所利用的器械设施功能不够先进,或者是对设施的运用不科學,如工作人员在地下电缆线分布集中地带,用机械粗暴地完成挖掘施工,这无疑会对原有管线形成巨大的破坏。2.3非故障停电非故障停电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单位的计划性停电。这一现象在当前许多发达地区的发生率极高,比如地区的工程停电、检修停电等等,都会实行计划停电,由此引起的停电次数往往是城市总数的半数以上。

3、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3.1重视配电网的可靠性管理

为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人员需要设计科学的系统性方案,强化配电网的管理质量,打造可靠的、具有可实施性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设置一个专业的10kV配电线路管理部门,将相关的管理职责全权赋予给部门及其内部工作人员,并且设计出精细的、可靠的管理机制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管理责任能够被细化各个员工身上。当然,管理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会议对重要问题进行商讨,及时总结某个阶段内的管理工作成效,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实践做出科学的指导。而且,管理方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满足岗位条件的员工担当责任,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强化不同部门的彼此协调与配合,做好配电、停电、电网改造等等一系列工作的全面管理。

3.2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合理

结合当前国内对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的施工现状看,施工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牵涉要素众多,对不同技术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做好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排水体系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技术,保证有压让无压。在工程体系中,无压部分的管道往往是依靠重力来完成排水的,因此必须对排水坡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的把握,其他的管网在运行中需要注意让道,保证无压率先通过。此外,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坚持内外深浅的原则,当全部管线都被埋设在地下的情况下,不同管线因为实际性能和技术规范的差异,其对应的排列次序和敷设深度也会存在不同,考虑到不同管线会对建筑物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最为合理的施工次序是先对建筑物周边的、深度比较高的管线进行施工,将对建筑的破坏力度控制在最低。

3.3提高外网管线勘察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首先,施工建设单位要依据于施工的具体环境,提高管网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由于施工过程包含的施工项目较多,如热力、自来水、燃气、排水以及电力等的单项管网设计,在进行施工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再者,等到单项设计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管线进行重新的综合规划,减少其与规定的标准出入。

3.4施工组织模式的统一有序

在施工中,管理方要从施工的总体出发,形成统一的指挥调度,由施工总监理负责人进行施工现场的统一协调规划。除此之外,还要编制一套符合施工工程实际状况和施工要求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明确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探讨,对于保证电力体系的顺利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电缆的敷设方式;同时把握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如配电网的结构因素、管线施工的不合理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重视配电网的可靠性管理,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合理,提高外网管线勘察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保证施工组织模式的统一有序。

参考文献

[1]唐小甲.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20.

[2]朱一凡.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3(20).

(作者单位:贵港市农村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管线配电网电力工程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